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凸显检察特色 报道有声有色——检察日报“庆祝改革开放40年”主题报道阅评

时间:2024-08-31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适逢检察机关恢复重建40周年。检察日报社把庆祝两个40周年有机结合,以“40年·光荣与梦想”为总栏目,主题突出,内容丰富,多媒体融合,多平台互动,多栏目聚焦,策划了一系列有声有色的报道。

一是深入基层采写,报道持久有序。2018年5月,在“40年·光荣与梦想”总栏目下,检察日报启动了“走进100个基层院”大型采访活动。活动动员了报社和记者站60多名编辑记者,深入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100个基层院采访。从刊发的稿件看,这100篇来自基层一线的实地采访报道,事例鲜活,语言生动,可读性强,以小见大,以检察见社会,从检察机关恢复重建的40年发展中,折射中国改革开放40年波澜壮阔的画卷,为“庆祝改革开放40年”主题报道起到了很好的预热铺垫作用。由这组报道开始,每逢重要报道节点,以新栏目推动,形成报道高潮。

二是彰显检察特色,稿件质量上乘。10月至12月,检察日报先后推出“大检察官访谈”“检察新征程”“人物访谈”“映像岁月”“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暨检察机关恢复重建40周年·特稿”等多个子系列栏目,多视角、立体化地展示了40年间的巨大成就。

“大检察官访谈”栏目以各省级检察院检察长为采访对象,注重零距离采访现场感,凸显大检察官所在省份检察工作特色和新时代检察工作的深度思考。“人物访谈”栏目采访了19位检察系统老领导、老同志及著名法学家,通过重温过往、还原现场,把读者带进改革开放的历史岁月。“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暨检察机关恢复重建40周年·特稿”栏目共计刊发7篇,全部由在任的最高检领导亲自撰文,分别对恢复重建以来检察机关机构改革、检察业务工作变迁、检察精神传承等进行阐述,站位高,格局大,论述深。

三是创新报道形式,强化版面效果。“高大上”的主题报道怎样做得版面好看、读者爱读?在“映像岁月”栏目这组综述报道中,检察日报做了一定的创新探索。在报道形式上注重读者视角,每篇都以一幅老照片故事开头,以片段和细节将主旋律宣传报道写得有声有色;在版面安排上,老照片故事在一版刊发,主题综述报道转二版展开,这样既分解了一版版面紧张压力,又增强了报道的吸引力和可读性。

11月27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召开庆祝检察机关恢复重建40周年大会。当天,检察日报推出了版面设计新颖独特的四个特刊。封面版右上角引用***总书记的一段话,版面中心是一幅检察官宪法宣誓的照片,其余大胆留白,十分抢眼。

次日,《检察日报》再次推出“岁月”“传承”“情怀”“影像”四个专版,分别以“检察岁月的标记”“两代检察人 一样检察情”“最初灵感来自在检察机关的采访”“大山深处的独龙族检察官”的图文报道,形成每个版面的视觉中心,从四个侧面记录改革开放40年检察事业发展的闪光印记。

四是媒体融合联动,平台互动跟进。检察日报所属正义网、“两微一端”、《人民检察》杂志、《方圆》杂志开设多个专栏专题,跟进“庆祝改革开放40年”主题报道。

据统计,检察日报“光荣与梦想”大型系列主题报道共刊发文章170多篇。检察日报“两微一端”推出原创视频《讲述》系列,微博微信播放总量13.5万;推出原创视频《博物馆里的检察故事》系列,微博微信抖音播放总量11万;推出“方寸之间40年·检察记忆”等客户端专题,共发稿300余篇。正义网刊发原创文章243篇,网络点击量19.5万。正义网“两微一端”推出“看卷漫画中的‘老百姓打官司’40年之变”“这40年哪些变化惊艳了你的时光?”“与改革开放共成长,检察院里的潮流变化”三个原创系列,阅读总数38.2万。

《人民检察》杂志推出“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暨检察机关恢复重建40周年”特辑;《方圆》杂志推出“湖湘检察40年”专题;《法治新闻传播》杂志推出“检察新闻宣传·40年40人记忆”专辑。

整体上分析,检察日报庆祝“两个40周年”主题报道做出了声势、做出了特色,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加强改进。

一是报道节奏把握需更加精准,建议进一步加强统筹安排。检察日报庆祝“两个40周年”的主题报道跨度长达8个月。从总体上来看,报道推进和版面安排较为有序,但依然存在统筹兼顾不够,版面安排节奏把握有所欠缺的问题。比如,“检察新征程”开栏“编者按”说“本报记者近期走进20个地市检察院”,但实际上最后只发了15篇。据了解,在活动推进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意外情况,但读者不知情,如果想办法补足报道数量,效果会更好。还有,开栏第一篇9月28日发稿,直到一个月之后才刊发了第二篇,间隔时间太久。而且,刊发第二篇时,栏头也进行了重新设计,与开栏时相比变化太大。“走进100个基层院”栏目开始在一版刊发,后来改为一版发图片和导读、二版发正文,刊发形式不统一。活动有启动仪式和消息,却没有收官仪式,有点虎头蛇尾的感觉。

二是文章标题不够活泼简洁,建议进一步在标题制作上下功夫。“大检察官访谈”稿件,虽然注意到了现场感,但是阅读起来依然稍显呆板。一些标题是“以”或“为”开头,比如,《为海南自贸区建设贡献检察力量》《以新理念为引领建设美丽新宁夏》《以法治方式筑牢首都“护城河”》等,这些口号化标题形式雷同,意思笼统宽泛,缺乏吸引力。还有一些标题太长,缺乏文采。比如《走出一条有别于东部不同于西部的检察发展新路》《老百姓是天:朝着实现全体人民美好愿景的方向再次出发》,这两个标题不仅没有新意,字数还多达20多个字,排在报纸上十分局促,既提不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也影响了报纸版式的美观。标题被称作是文章的“眼睛”,既要简洁,又要富有文采,标题长而枯燥,影响了读者对文章的阅读体验。

三是典型宣传篇数不多,建议进一步加大检察英模宣传力度。在这期间的报道中,检察日报虽然对获得“改革先锋”的新疆检察官张飚专门作了报道,在特刊里报道了全国模范检察官王书田,但为数不多的检察英模报道没有形成规模、形成亮点。另外一个方面,尽管报道十分注重对基层检察官的报道,但以小见大、可读性强、让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的报道,在整个主题报道中篇数并不多。

四是媒体融合力度不够,建议进一步深化融合报道工作。报纸、杂志、网站、“两微一端”,诸多终端为全面立体地报道庆祝“两个40周年”提供了多种平台。在开展融媒体报道中,虽然各平台做到了各具特色又相互补充,但彼此融合的力度还需要进一步加深加大加强。比如,报纸的原创文章是网络、“两微一端”重要的转发来源,出于融媒体报道的考虑,报纸报道在采写之初就要具有新媒体意识,这就要求记者自觉贴合新媒体传播特点,比如保持明快的行文节奏,多讲生动的故事、少些说教性的论述,加入一些揭秘性的事例,形成易于网上传播的兴趣点等。从检察日报这期间的报道看,记者的新媒体意识还需加强。

另外,新媒体作品的种类还不够丰富。检察日报“两微一端”仅推出了原创视频《讲述》和《博物馆里的检察故事》两个系列;正义网“两微一端”虽然通过漫画、话题对改革开放40周年法治变化进行互动宣传,但生动性略显不足。

观点速递

在大数据时代,隐私侵权初期隐私主体似乎常常不会产生精神痛苦,所以许多隐私侵权似乎没有发生,其实,这是一种法律上的认知误区。事实上,大数据时代公民面对隐私侵权之所以会“无感”,并不意味着“伤害”没有发生。只是因为感受这种伤害具有滞后性。从某种意义上讲,无感伤害所造成的伤害导致的社会危害性更加严重,会因为伤害的无感而令伤害滞后并持续,最终导致伤害后果扩大。同时,由于侵害主体和被侵害主体对伤害的无感,会导致对违法行为的无感,从而整体上消解全社会的法治精神。

——顾理平,《新闻大学》2019年第2期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