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 文 | 谢泽 编辑 | 吴冠宇
蓝天白云、透亮的空气和平整的山路,伴着我们来到一个刚脱贫的景颇寨子——温泉村。
蓝天白云,透亮的空气将郁郁葱葱的绿色从眼前延伸到几十公里外的远山上,阳光将山谷加温到怡人的20多度,越野车行驶在陇川县勐约乡里一条用水泥块铺就的山路上,微微的颠簸按摩着我们,幸福像一杯酒一样让人微醺。
勐约乡的广瓦村、温泉村是景颇族聚居区,是三峡集团帮扶景颇族精准脱贫攻坚工作的两个对象,听说有三峡的客人要来,勐约乡乡长丁勒堵早早在广瓦村村委会的院坝里支起桌子、摆好板凳、烧好开水,等着我们到来。
“乡里空气好、生态好,但是过去日子不好过。”丁勒堵一边倒茶一边说,“扶贫前的2014年,我们做过统计,全乡有1857户7332人,建档立卡户1034户2600人,贫困发生率39.5%,远高于当时全国大概不到10%的贫困发生率。”
关于扶贫,作为乡长的丁勒堵关注三大块:建房、铺路、搞产业。他说,从2015年底开始,勐约乡开始重点推动民房建设,动用1.25亿资金,通过原址重建(1114户)、易地搬迁(160户)、修缮加固(46户),让全乡住在危房里的1320户百姓在两年左右时间里彻底解决安居问题。另外,寨子里老百姓住得散,门口能通上水泥路的一半都不到。从2014年开始,全乡投入1.77个亿的资金进行道路建设,45个寨子全部通了硬化道路。
“现在老百姓都说生活好得很啊!住在新房子里通水通电通网络,出门就是水泥路,晚上还有路灯,大家都买了摩托车甚至小汽车,去田里干活还是把农产品运出去都方便,再也不担心明天下不下雨,能不能出门了。”丁勒堵说。
建房、铺路,资金投下去,成果就能很快展现,但是住进新房走上新路,日子还得富起来,这得靠产业。
我们跟着丁勒堵沿着村里的水泥路一路前行,经过大片的桑田,又来到一个养牛场。蚕桑和养殖,正是勐约乡给百姓们铺就的脱贫致富之路。
“过去,我们乡里农户习惯种甘蔗,也只会种甘蔗,一户一年也就能收入两万元左右。而蚕桑和甘蔗在种植周期上可以互补,百姓可以在不放弃甘蔗的同时种植蚕桑,每户每年最少可以再增收一万元。”丁勒堵说,当地老百姓没种过蚕桑,他们就引进相关企业给老百姓提供苗种并指导种植,并在建蚕棚上给予补助,同时对于收获的蚕茧统购统销。现在全乡有1000多户开始种植蚕桑,种植面积已经有1万亩。
勐约乡还在寨子里建起一个个肉牛养殖场,进行肉牛集中养殖。由于农村青壮劳动力外流,百姓缺乏养殖技术,另外加上草场资源退化、散养环境压力等因素,乡里要求寨子里统一进行集中养殖。可怎么集中,丁勒堵当初动了动脑筋。
“我们当初考虑的是村党支部+合作社+企业+农户的模式来建场养牛,党支部牵头,建立合作社,引进专业企业,但最大问题在于农户怎么参与进来。”丁勒堵说,“我们在每个寨子里说服老百姓,将每家每户所获的产业扶贫资金换购成肉牛,放在专业企业在寨子里建设的养牛场里集中养殖。”
丁勒堵拿我们所处的温泉村养牛场为例解释,温泉村每户将自己产业扶贫资金换购的牛和自己购买的牛放到寨子里的合作养牛场养殖,大概每户3到5头。之后饲养、繁殖、防疫、屠宰、销售的事情都不需要操心,而且各种风险大大降低,每头牛每年可以分到300块钱,相当于每户什么都不用干,年底还可以多收入900到1500元钱。有闲的农户还可以到养牛场打工,足不出村每月还有一份打工收入。
“说实话,过去扶贫主要方式往往就是将钱发给农户,很多农户拿到钱买买家电、吃吃饭、喝喝酒,扶贫款很快就花完,全家马上就返贫。”丁勒堵说,“汲取以前教训,咱们劝说老百姓把产业扶贫资金拿出来换成肉牛入股,就是为了让产业扶贫资金用到真正长久的产业上,让老百姓能长期持续受益。”
陇川县勐约乡集中养殖肉牛帮扶项目 摄影/黄正平
陇川县勐约乡温泉村建档立卡户谭勒旺一家在新居小院前边聊天边做家务。 摄影/黎明
“乡里通过做群众工作,让百姓们将政府和三峡集团给予的产业扶贫资金集中起来统一发展产业,种蚕桑给苗种、建蚕棚给补助、养肉牛发分红。看起来是股份合作制,其实通过县、乡、村和咱们集团的周密考虑,所谓农民入的股份,几乎没有什么风险,其效益成为农民长期稳定的收入。” 三峡集团帮扶景颇族精准脱贫攻坚工作的挂职干部、陇川县扶贫办副主任叶代公对勐约乡景颇族聚居区的扶贫工作也深有感触,“买股票哪有这么低的风险和这么稳定的收益,我看这更像是把农民的产业扶贫资金存进一个集体银行,每年大家都能享受利息红利。”
勐约乡还只是三峡集团帮扶陇川县景颇族精准脱贫攻坚工作的一个点,我从叶代公那里得到一份全面的材料:“当前,三峡集团帮扶陇川县的资金到位2.5亿元,已经拨付使用204215.54万元,结余4578.46万元。自2016年以来,通过使用帮扶资金,实施帮扶项目250多项,帮助2250多户景颇族聚居区建档立卡贫困户群众解决住房困难问题,惠及建档立卡贫困人口7800多人,建成了规模养殖小区8个,发展桑种植4.4万亩,种桑农户达到了5150多户,发放猪、牛、羊等项目,实现了景颇族聚居区贫困人口产业帮扶全覆盖的目标,聚居区内的已脱贫建档立卡户年人均纯收入稳定超过3600元;建设了山区小学项目1所、农村道路17条,农村水利项目6项、文化活动室39个,使全县20户以上的景颇族聚居区村民小组通村道路全部硬化,全县景颇族聚居区村组全部建成文化活动室,全县景颇族聚居区电力和卫生室等基础设施建设全部建成,全力破解了制约贫困地区发展的最大瓶颈。”
这不是一组冷冰冰的数字,套用叶代公的比喻,三峡集团将一笔笔扶贫资金,存进了景颇族同胞的建房帐户、交通帐户、产业账户、教育账户,将一份份温暖感动,存进了景颇族同胞的心里,将一个个美好的未来,存进了寨子里的幸福银行中。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