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 文 | 谢泽 编辑 | 吴冠宇
在政府和三峡集团的帮扶下,
杨春燕一家的百亩桑园已经建成。接下来,她要带领更多的人从事桑蚕产业,脱贫致富。
穿过一大片桑田,经过一排排蚕棚,一座平房前,一个穿着景颇族服装、精心打扮过的妇女,端出一锅鸡汤,用景颇语和汉语招呼我们坐下。
“这是我们家在桑田里放养的鸡,纯绿色食品,请你们尝一尝!”
她是杨春燕,陇川县出了名的致富带头人。三峡集团挂职干部、陇川县扶贫办副主任叶代公在我陇川采访的行程中,多次提到她,不停地赞扬。卖了一路关子后,终于在陇川之行即将结束时,带我们来到了她位于清平乡清平村的蚕桑养殖基地。
“其实我是汉族,我的老公是景颇族。”杨春燕大方地作起了自我介绍,而与她性格“互补”,有些腼腆的丈夫赵早发跟我们打了招呼后,就躲到桑田里干活去了。“他是我同学,比我低一级,小我两三岁,和我弟弟是同班,我们在一个学校上了八年学。”
杨春燕出生在陇川县地势最高的清平乡赵家寨村的一个贫困家庭中,她是家中的长女,有一个妹妹和两个弟弟。在她记忆中,父母为供几个孩子读书省吃俭用,从来舍不得吃一回肉。为了不让她们辍学,父亲想办法把家从山上搬到坝子(平地),全家住着茅草房,家徒四壁,就靠父亲去打临工、母亲租种土地赚一点钱维持生活。
“我心疼父母辛苦操持这个家,自读初中后就再也不吃早点,起床就靠喝一大杯水填肚子。”杨春燕一边擦着眼泪一边回忆,“我后来考上了高中,但看到爸爸拿着通知书在学校走廊里偷偷掉眼泪。我知道家里根本凑不出我继续上学的钱,就是找周围的穷亲戚们借,也借不齐。我决定不上学了,带了仅有的两套衣服出去打工挣钱,帮父母撑起这个家。”
文化水平不高的一个女孩子,在外打拼几年,也并未给这个贫困的家庭带来什么起色。但当杨春燕回到村里时,发现她同龄的女孩子们早已结婚生子,父母开始替她愁嫁。被父母催了几道婚后,本就对生活失望的她赌气地大声吼道:“只要有人来提亲,管他是谁我就嫁!”正巧赵早发来找她弟弟玩,听到这句话,他马上跑回家,拉着父母马上来提亲。
杨春燕和丈夫在蚕棚收获蚕茧 摄影/黎明
毫无准备被提亲、突然知道弟弟的同学暗恋自己多年,杨春燕一下子蒙了,但好强的她不愿收回自己的话,便被赵早发娶回了家。
突如其来的爱情和婚姻,并没有改变杨春燕贫穷的命运。丈夫的家境比她家更贫寒,父亲患病,家中的大部分收入都用于治疗。赵早发读书期间,不但几乎没有生活费,还要每天中午晚上在学校和家两边奔波,为父亲做饭。婚后,他俩有了两个孩子,在女儿刚满三个月的时候,小两口就带着全部家当来到县城开快餐店赚钱。生活刚有起色,三岁半的女儿又病倒了。杨春燕关闭快餐店陪伴在孩子身边到芒市、昆明四处求医治病,高昂的治疗费用花光了做生意攒下的所有积蓄,家里能卖的都卖了,能借的亲戚和朋友已经全部借完了。女儿病愈后,本就贫困的他们,又欠下了5万多元的债务,全家几乎陷入了绝境。
“我们全家都不知道生活该怎么继续的时候,命运出现转机,我们感激党和国家的好政策,感激三峡集团对我们的帮扶。”杨春燕擦干眼泪说道。
赵早发在桑园劳动 摄影/黎明
2014年,杨春燕家被列为建档立卡户,政府开始对她进行政策扶持。第二年,她获得德宏州妇联组织到昆明的一次养殖、种植技术培训机会。培训结束后,在赵早发的支持下,杨春燕用向亲戚朋友东借西凑的7000元钱作为启动资金,开始了艰苦的养鸡创业之路。盖鸡舍没有钱,那就一切从简,用废弃的纸板做围墙,用油毛毡当作瓦,用白炽灯做取暖设备,700只小鸡带着全家人的希望,在简陋的鸡舍中成长。第二年,她们又通过团县委申请了10万元的创业贷款,开始扩大养殖规模,养殖了3000只鸡苗。一年的辛勤努力付出,让他们赚到了3万多元,更让他们掌握了一套较为科学的养鸡技术。
2016年,杨春燕响应乡里的扶植桑蚕产业的政策,开始种桑养蚕。此时又适逢三峡集团启动帮扶陇川县脱贫攻坚工作,杨春燕因所在的清平村是景颇族聚居区,受到三峡集团的产业帮扶。经过两年的试种-失败-改良-再种,2017年,杨春燕的桑苗茁壮成长,一批批蚕养殖成功,当年创收3.8万元,他们在这个贫困的寨子里走在了脱贫致富的前列。而且,在乡党委政府当年的种养能手评比中,杨春燕获得了新桑园高产奖,拿到6000元奖金。
杨春燕说,虽然过去贫穷,但她不缺志气、不缺勤劳,可由于缺知识、缺技术、缺资金,她和丈夫、孩子始终在贫困的生活里挣扎。党和政府,还有三峡集团,送她去学习,参加培训,还给了她产业帮扶资金。她现在什么都不缺,不但要自己富,还要感党恩,感三峡集团的恩,回报社会,带着贫困乡亲卯足力气奔向脱贫致富之路。
杨春燕得闲的时候,就会到农家乐里亲自下厨。 摄影/黎明
村里的干部告诉我,杨春燕所在的清平村下回还小组是一个纯景颇族村寨,全村共有38户170人,其中建档立卡户就有26户106人,由于思想落后,产业结构单一,生产方式陈旧,村民一直处于贫困状态。
杨春燕脱贫后,把自己家里建成了乡亲们学习的培训室,办起了“农家课堂”,积极联系县农业局、科技局等部门的专家来上课,手把手、“零距离”地讲授各种科技致富实用技术;同时向他们讲解种桑养蚕、养鸡技术,以成本价向他们提供鸡苗,并主动帮助他们联系客户。一年多时间里,十里八乡的农户,纷纷搭上了养鸡和种桑养蚕的“顺风车”。2016年7月,杨春燕正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被评为了党员致富带头人。
为了带领更多的建档立卡户一同脱贫出列,杨春燕组织成立了陇川县早发养殖专业合作社,招募建档立卡户合作社员59户118人。为了拉近与景颇族同胞的距离,让更多贫困户参加合作社,同时方便向他们传授技术,杨春燕常年穿景颇族的民族服装,甚至还学会了说景颇语。2018年,社员种植桑叶面积已达到480亩,同时,社员在桑田里放养土鸡,合作社放养的“桑园鸡”备受市场青睐。种桑养蚕养鸡鼓了乡亲的钱包,大家对生活有了盼头。
三年的打拼,让杨春燕这么一个贫困的农村家庭妇女,成长为拥有百亩桑园、养殖合作社、农家乐等多种产业的致富带头人。这么一个坚忍不拔的女性,终于改变了自己和家人的命运,改变了乡亲们的命运。她不忘感恩,在桑园里竖立起“吃水不忘挖井人,脱贫致富感党恩”十四个红色大字。她对我说,她特别感谢三峡集团,以前从未想过只在电视上听过的三峡,会来到千里之外的寨子里,帮助她这么一个默默无闻的人。她不知该说些什么好,只是希望能通过我邀请更多的三峡人到她这里来做客。
“希望你们记着,我就是三峡养在这里的女儿!”杨春燕动情地说道。
杨春燕的产业不但有蚕桑、养殖,还有农家乐。她不但带动乡亲致富,连缅甸的女孩子们都来她的农家乐打工。图为缅甸姑娘在上菜。 摄影/黎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