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景颇盛会:目瑙纵歌

时间:2024-08-31

◎ 文 | 乔丽 编辑 | 吴冠宇

盛大的目瑙纵歌现场 摄影/ FOTOE

很多到德宏的外地人都知道,每一年的头半年在德宏,等于是月月在过节,仿佛隔三差五就会放假过节了。国家法定的节假日要过,民族节日更要过,不单是一个地方过,一种民族节日还会在不同的县市轮番过,真是热闹得不行。要论盛大与其他民族的参与度,景颇族的目瑙纵歌节、新米节,傣族的泼水节,阿昌族的阿露窝罗节,德昂族的浇花节,都非常隆重。

目瑙纵歌是景颇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因其规模大、参与人数多,又被称为“万人舞”,在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十六举办。

“目瑙”是景颇语,“纵歌”是景颇载瓦语,意思是大家一起来跳舞。相传在远古时代,目瑙纵歌是太阳王宫里的舞蹈,凡间没有一个人懂得怎么跳。后来有一天,太阳神邀请地上的生灵到太阳王宫里一起跳目瑙纵歌。于是地上万物派遣鸟儿去参加这次盛会,与神仙同舞同乐之。宴会结束后,鸟儿们返回地面,正当又饥又渴之际,看见停歇的大青树上结满了熟透的果实,很是高兴,便模仿着天宫里的舞蹈跳了起来,场面热闹喜庆。刚好景颇族的先祖宁贯娃在附近,被这种热烈奔放的舞蹈所感染,便将鸟儿们的舞蹈记了下来,并将这种舞蹈在人间广为传播。

我们这些当地“土著”从小就浸润在民族的节庆文化中长大,每年的目瑙纵歌也是必不可少要参加的。目瑙纵歌从过去到现在自然也是有些变化的,但这种变化只在举办场地上,类似“毛坯房”和“精装修”之别。记得更早些年的时候,任何一块空地上都可以成为目瑙纵歌场,场地中央的示栋(图腾柱)是木制的,绘上了太阳和星月,和一些神秘的回纹。现在的目瑙纵歌,有了固定场所,高大的示栋也从木质换成了钢筋水泥,不用年年做,年年麻烦,场地扩大到足够所有舞蹈的人们狂欢。

2018年2月27日在瑞丽盛大开幕的目瑙纵歌就是德宏州当年最早的一场目瑙纵歌。瑞丽的目瑙纵歌场设在市区北侧,瑞章路和环城北路交叉口的西南侧,场地大约有60亩。

景颇族目瑙纵歌现场 摄影/ FOTOE

人们在舞场正中央竖起了日月神牌,中间两棵最高的雄柱上绘上了太阳和螺旋形等图案,以表示对太阳神的崇拜和感谢;两边的雌柱上画着星月、蕨叶花及宝石花等图案,代表景颇族从青藏高原的日月山迁徙而来,同时也喻示着阴阳搭配,下端的螺旋型舞蹈图案代表景颇祖先当年迁徙的路线;下方两块长长的横牌描绘着五谷六畜,寓意祈祷五谷丰登、六畜生长;正中交叉着锋利的刀剑——作为大山之子,刀剑是景颇族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品,狩猎、自卫、日常所需均离不开。

还未到舞场,已经是人山人海,远远就有人守在路边,车辆只能停在外面,步行进去。周遭人群涌动,看面容听声音,有外地人,也有本地人。本地人多数已经穿上了景颇族的服装,喜笑颜开。进得两百米左右的光景,一座堪称“豪华”的大门竖立在一片空地上,两侧是威猛的犀鸟。我和朋友是受邀而来,她是宁夏的汉族姑娘,嫁了德宏的景颇小伙,今天就穿了一身景颇服装,窈窕,好看。我则穿了傣族的筒裙。

领舞的瑙双身穿颜色艳丽的红、黄或靛蓝色长袍,头戴犀鸟帽,手持长刀,戴白手套,表情平淡,目不斜视,径直踏着舞步徐徐前进。瑙双的袍子上有精美的刺绣,绣着孔雀或者其他具有景颇元素的图案,犀鸟帽上装饰着长长的孔雀翎,两串彩色的绒球从头部两侧垂下。能领“万人舞”的“瑙双”都不是普通的舞者,而是有名望的景颇长者。排在瑙双后面的姑娘全是盛装,她们大多戴着以红色为主基调的羊毛包头,下身着膝羊毛裙、绑腿,黑色天鹅绒上装缀满了亮铮铮的银泡,随着节奏发出“唰唰”的声音。舞队在瑙双的带领下,长龙一般的队形丝毫不乱。朋友拉着我插进舞队里去,舞步很简单,我老早就会,只是手上没有景颇姑娘拿的手绢。伴舞的音乐极其优美婉转,节奏却有铿锵之意,血液一下子就燃烧起来。太阳高悬,阳光刺目,音乐无边,火热而沸腾的人群中,我几乎以为自己是景颇姑娘了。

景颇族目瑙纵歌现场 摄影/李鹏

这一天除了火热的舞场,还有各种各样的小摊,就摆在舞场的四周。平时不怎么看得到的景颇服装和各种配饰都会出现,而且价格亲民。一家一家地逛过去,问问价钱,还个价,不卖也不会跟你翻脸,只是笑着跟你说:“哎呀,这个价钱么,我们自己都买不到呢!”

我最期待的一个环节是目瑙纵歌主办方安排的绿叶宴。顾名思义,绿叶宴就是用新鲜的芭蕉叶铺起,将景颇特有的焖肉、烤鱼、舂菜等美味盛放在上面。绿的是叶子,红的是涮涮辣,黄的是山岩姜,白的是鸡肉丝;还有些一堆堆地放在叶子上,却看不出是什么名堂的食物,好吃到让人连鼻子都要舔了。

在很早以前,景颇族聚居区的目瑙纵歌举办者和主持都是由当地的山官,或有财力和地位的人承担,主要是为祭祀、庆祝农业丰收和战争胜利而办。举行时,凡山官辖区内的各村寨都要送牛、猪、鸡、鱼等祭品。每举办一次,都要耗费大量的财物。德宏民族出版社出版的《景颇族风俗文化》里有记载:“过去于家寨的翁麻早堵举办一次目瑙纵歌,杀牛120头……商人普嘎当记得他家办过四次木瑙纵歌,第四次是在1953年春天举办,主要支出如下:“杀牛25头,猪100头,鸡300只,干鱼1700条,大米1615公斤,盐45公斤,鸡蛋3000个,鸦片3.7公斤,草烟22.5公斤,水酒15大瓮,米酒400公斤,另用缅币1800盾和酬谢念鬼的斋瓦等人牛3头、骡子一匹等物品。”因为举办一次目瑙纵歌需要耗费巨资,不是一般族民做得到的事,所以举办和主持目瑙纵歌也是一种阶层、身份的象征。到了1983年,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确立目瑙纵歌为德宏州法定的民族节日之一,举办方也从原来的个人变成了村寨。

2006年5月20日,云南省陇川县申报的目瑙纵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若是想要完整地感受景颇族文化,最好每年目瑙纵歌节时来德宏。这个季节的德宏气候宜人。在和煦的阳光下,踏着强劲而奔放的鼓点,随着铿锵节奏踏步起舞,景颇姑娘衣服上的银泡在身体的韵律中跳跃,发出“唰唰”的声响;景颇汉子的长刀铮亮,散射出耀眼的光芒。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