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徐闻,回得去的故乡

时间:2024-08-31

徐闻,回得去的故乡

文/衷 声 编辑/吴冠宇

现在的徐闻,就像世界还小的时候一样,

可以骄傲地成为她孩子们舌尖上的故乡、眼神里的故乡,

那些庄重事物依然坚固存在的故乡。

故乡的田野。 摄影/陈北跑

我们在两次台风的夹缝中抵达徐闻。车在黑色湿漉的林子里滑过,海峡对面,海口像一条幻觉里的星河,明明灭灭。

徐闻,中国大陆最南端的小城,用真实且梦幻的面目接住了我们。第二天一早,依旧风雨飘摇,虾蟹浮泛,没来得及成熟便脱离树木的香蕉堆成小山。来者五六个,一群长年在广州打拼,把去徐闻当作一次“放风”的城市生物。与这次的带路人黄礼孩不一样,徐闻是他的故乡,不似我们,只为在山水乡间截获一次短而奢侈的喘息。

黄礼孩是徐闻小苏村的孩子。记得八年前第一次认识他,有朋友善意地模仿着他浓重的雷州话口音,他在一旁羞涩地笑。不得不注意到了他的眼睛。最近有朋友在微博上提抽象问题:“你觉得世界有多大?”其中一个答案是:“从一个孩子的眼睛里可以看见。”我当时来了一句:“礼孩你有一双婴儿般的眼睛。”于是这成了流传在朋友间一个历久弥新的段子。而我则越来越相信,从一双眼睛里,能看见一个人的过往与将来,更能看见他的出生地——载满他最初世界和一生元气的地方。

“要是有阳光,就更好了啊。”这句话,礼孩在整个旅途中默默念叨了不下十遍。那种遗憾,仿佛他本想分享的一部彩色纪录片,不得不用黑白制式放了出来。我们站在“菠萝的海”前,还是被震撼了。眼前的土地像一块巨大的蒙特里安的抽象画,风则是清甜的,裹挟着某种古老的密码。

一路上,我总在不自觉地,把两个徐闻进行对比和叠加。存放在脑子里的徐闻,是诗人礼孩用文字和一次次讲故事搭建起来的天地:半岛之南的红土地,三面环绕着蓝色大海,一年四季阳光和雨水丰沛,植物疯长。四面是无尽头的果蔬之海,香蕉海遮天蔽日,木瓜像沙丁鱼一样挂挤吊,一个个菠萝果立在剑般的叶丛中,这里不缺的是海,菠萝的海,茶园的海,甘蔗的海,故事的海,风的海……礼孩常喜欢说的几桩童年小事很“活色生香”。比如,一场雨后,菠萝的海里长出蘑菇,一群孩子用鹧鸪煮蘑菇,或是小鲨鱼山泉水煮菠萝;在隐秘、轻盈的凌晨,跟着母亲在夜色中割香茅,一手露水,空气里满是香茅的汁液……

回乡。 摄影/蔡战

只是,周边的速度引发了我的多疑。国在变,城市化摧枯拉朽,“每个人的故乡都在沦陷”,似乎大家都在寻找如何逃离故乡、求生获胜而保持发型不乱的方式。像礼孩写到的:“许多事物在失去/风失去翅膀/鸟失去鸟巢/光在黑暗中消失/大地无一遮蔽。”学者梁鸿回到故乡,写出一本《中国在梁庄》,那似乎是大多数中国乡村的模型:老屋坍塌,田地荒芜,人走楼空,表面内里千疮百孔。

我有点担心,礼孩文字里的那个徐闻,是不是只停在过去的时间轴上?

这一次,我终于见到徐闻的肉身和最细微的肌理。当我站在菠萝的海前啃着菠萝,当我喝到深夜路边糯软的羊骨粥,当我在台风里的新寮岛上跟台风比赛尖叫跟风电车比赛科幻感,当我拍下水墨画一般的红树林,当我看见图腾般的土狗石雕,当我听着一段段雷州话趣闻……我明白了礼孩说过的那句话:“出生地的地气是一个人一生的元气。”那个他不断离开又不断靠近的地方,现在仍旧可以触摸到亲人的体温和完整的家族谱系,可以把果实还原为花朵。

乡味。 摄影/陈北跑

触到的最深肌理,藏在礼孩家的一顿大雨晚餐里。黄家老屋是个四合院,院子当中灌满了雨水,一张大圆木桌,躲在宽宽的屋檐下。从老父亲到兄弟嫂子小辈十几号人,丰盛的食物自不必说,从襁褓娃娃到家中豆蔻的话题也是亮色。最意外的是,黄家大哥和礼孩的同学原来都写诗,他们揉出一张张纸,用雷州话念着自己用经验酿出来的句子,未能全懂,却能通感到对诗的热情,以及一些渴望被分享的本能。此情此景,让我突然想起一句诗:“我偏爱写诗的荒谬,胜过不写诗的荒谬。”诗意何处不在,你信则有。四个小时转眼过去,雨还在下,杯盘辗转,谈笑未止。

“菠萝的海比北海道还美。”徐闻很小,但可以很自信。就像小苏村口那棵200岁的不知名老树,在这个不断往高处迁徙的年代,能不断回到自己的本来之处,是多么限量的奢侈品。

我想此行得到了答案,现在的徐闻,就像世界还小的时候一样,可以骄傲地成为她孩子们舌尖上的故乡、眼神里的故乡、那些庄重事物依然坚固存在的故乡。“你爬上树,从叶片里/取出一滴水,还给河流/取出一朵花,还给土地/取出一条经脉,还给了方向。”在越来越多人被连根拔起时,徐闻,是他可以安心回去的故乡。

乡貌。 摄影/蔡战

拥抱故乡的夜。 摄影/游坚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