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你还守岁吗?:古老春节的新变化

时间:2024-08-31

文/张 晶 编辑/任 红

斗转星移,日新月异,随着时代大潮的滚滚向前,中国人祖祖辈辈流传下来最重要的节日——春节,也难以避免地附着上了时代变迁的烙印,一些新的观念和事物出现在了中国人的“大年”里,有些甚至还成了新的传统,是“过大年”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新的体验,新的滋味,新人新事新观念赋予了古老春节越来越多的新意,使她展露出了别样的风貌,与此同时,我们也不禁要问:那股子纯正的“年”味儿,她还在吗?

2011年2月6日,澳大利亚悉尼举行春节游行活动。摄影/CFP

春晚——中国人的精神年夜饭

中国人过年讲究的就是合家团圆,几代同堂,围坐在一起,暖暖和和地吃上一顿丰盛的年夜饭,于其乐融融中开始新的一年。这年夜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可自上世纪80年代初起,中国人除夕的这顿年夜饭多了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看“春晚”。

1983年,那是一个普通大众对彩色电视机还很新鲜的年代。那一年,人们第一次在电视里看到了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春节联欢晚会。这是央视首次以现场直播的方式正式播出春晚。现场直播——意味着所有的演职人员是真真正正地陪伴着千家万户的中国人一起辞旧迎新、欢庆新年。从此以后,每年的除夕之夜,晚八点整,数以亿计的海内外华人都会端守在电视机旁,一边吃着年夜饭一边观看春晚,她已经成为了中国人的一种新民俗、新文化。至今,春晚依旧保持着综艺晚会中演出规模、演员阵容、播出时长和海内外观众收视率等多项世界之最。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是春晚最火爆的巅峰时代。改革开放不久的中国人,刚从思想文化的禁锢和压抑中解放出来,迫切渴望能带给人以美感和快乐的文艺节目。春晚应时而出,让广大观众在除夕的团圆守岁时刻,于歌声与欢笑中辞别旧岁,迎来新年。尽管那时还没有专业的主持人,演员们的着装也质朴得很,布景更是连现在一个大型企业的联欢晚会都比不上,但是,那个纯真年代特有的朝气、朴实,积极向上,昂扬乐观,对新生活的憧憬与希望,对爱与美的渴求与呼唤,透过一曲曲歌舞、一段段曲艺、一个个小品,深深传达进了人们的心里,得到了喜爱,引发了共鸣。欢声笑语,是当时的中国人渴求了多少年才又重新收获的美好,藉由春晚这个大舞台,被精彩呈现,从此春晚在国人心中便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

其后数年,春晚凭借在国人心中强大的影响力和无人能及的平台优势,制造了一个又一个一夜成名的奇迹。李谷一、毛阿敏、韦唯、陈佩斯、赵丽蓉、宋丹丹、马季、姜昆、冯巩……他们都通过春晚的舞台被广大观众所熟知和喜爱。当年,在港台地区并不算大红大紫的张明敏和费翔也因为登上春晚舞台而成为红遍华人世界炙手可热的明星人物。当然,春晚创造的最大奇迹当属“小品王”赵本山。伴随着春晚的脚步,赵本山从一个草根笑匠逐渐蜕变为喜剧大亨,历经二十年春秋,老赵的小品依然是春晚上最被观众期待的重头戏。“春晚”的一些语言类节目,还往往能制造出许多流行词汇,在新的一年里被人们津津乐道、广为引用,如“领导,冒号”“不差钱”“忽悠”等等。

进入21世纪以来,春晚在蓬勃发展的地方卫视和网络媒体等新兴娱乐形式的冲击之下,日渐式微。如今的电视荧屏,五光十色的文艺节目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观众难免审美疲劳。打个比方,二十多年前的春晚,就好像一个平日里很少吃到美食的人,只有过年时才能享受到的丰盛大餐,自然受人期待;而现在的人们,品尝惯了各式花色的美酒佳肴,口味越养越刁,想要让他们再吃出当年那美妙的滋味来是绝对不可能的了。尤其是近些年来,春晚成了越来越难办的烫手山芋,好的创意缺乏,生硬植入广告,节目形式不新颖,内容贫乏无趣……当年那种凭借春晚一炮而红的明星传奇已经再难复制,不过即使如此,也依然会有小沈阳这样的幸运之星脱颖而出。

长期以来,我一直抱持一种观点:我们是不是把“春晚”看得太严肃太重要了,给她加诸了太多的期望与负担,搞得办的人压力巨大、战战兢兢,看的人期待过高、难免失望,其实我们都应回到春晚的初衷上来,她不是为了精彩绝伦、天下第一而办,而是为了给中国人的除夕之夜锦上添花、增添喜乐而来,她是为了快乐的放松与喜庆的团圆而来,是为了守在一起辞旧迎新的家人们能够有更多欢声笑语、美好心情而来。只要做到了这些,她就是中国人心中长久的《难忘今宵》,除夕夜有滋有味的精神年夜饭。

圣诞节——春节遇到的新挑战

在许多中国人的童年记忆中,祖辈们是不知“圣诞”为何物的,即便是知道“圣诞节”的人,也从来不会大张旗鼓地去庆祝。因为,那根本就是与中国人毫无关系的外国人的“洋节日”。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圣诞节本是一个宗教节日,它的英文名称Christmas,即是“基督弥撒”的缩写。弥撒是教会的一种礼拜仪式。每年12月25日,是基督徒庆祝耶稣基督诞生的庆祝日,因而名曰圣诞节,又名耶诞节。这一天虽然是基督徒们最盛大的节日,但实际上她与新年的概念并无直接的关联。公历1月1日,才是西方人真正意义上的新年第一天。

改革开放后,中国与西方的交往日渐频繁密切,圣诞节作为西方最重要的文化标识也传入了中国。她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认同和接受,这其中,许多人甚至并不了解她的来龙去脉,但却丝毫不妨碍他们对这个节日投入热情、纵情狂欢。与之相对,独生子女家庭的普遍化,传统年俗的日益流失,使得中国人春节的“年”味儿反而越来越淡了。现在想起春节,仿佛只剩下“家人朋友在长假里吃吃喝喝”这样并无特色、索然无味的画面了。

如今在中国,每逢圣诞,大街小巷气氛之浓郁、庆祝之规模,老外看了估计都会咋舌不已。我觉得,圣诞节之所以能受到如此众多年轻人的喜爱,一方面是因为她的种种标志和意象,充满了童话世界的梦幻美:戴着红色绒帽造型可爱的圣诞老人,驯鹿拉着的金色马车上堆满了礼物,被各种饰物点缀的闪闪发亮的圣诞树,“铃儿响叮当”的悦耳歌声,壁炉里的温暖火焰,造型各异的彩灯、蜡烛、糖果、星星……这些意象对于年轻人来说,都极具亲和力和吸引力,符合他们的审美追求和兴趣取向,受到如此重视和欢迎也就不足为奇了。

春节,纳西族放河灯的少女。摄影/李风

福建闽南地区客家围楼里点起一盏盏灯笼,庆祝新年。摄影/李风

另一方面,圣诞节的受追捧,也与商家的推波助澜有很大关系。节日是商家促销的最好时机,聚会、庆祝、送礼物,都会产生消费行为。与传统节日相比,洋节日还往往被不少年轻人与时尚新潮联系在一起。为迎合这种消费心理,众多商家可谓是使出浑身解数,创意迭出,搭台造景,营造气氛。说是与国际接轨也好,赶时髦、跟风也罢,反正这节日经济是做得红红火火,让商家尝够了甜头,估计他们心里都盼望着天天过节那才好,至于过什么节倒成了无所谓的事情了。于是,继圣诞节之后,越来越多的西方节日被引进了中国,且声势影响日盛,情人节、愚人节、父亲节、母亲节、感恩节、万圣节……而当代中国年轻人对本国的传统节日,如元宵节、端午节、七夕节、重阳节、中秋节,甚至是春节,反应却在渐渐冷淡。

这或许是因为:对于崇尚个性、追求时尚的青年人来说,洋节日更能让他们张扬自由的心情,释放激情和活力。春节等中国的传统节日传承了几千年,往往与农耕文明和宗法制社会结合在一起,一般比较注重文化内蕴,仪式化特点明显,比较庄重,对现在的年轻人缺乏足够的吸引力。还有,中国的传统节日更强调团圆,这对于很多青年人来说反倒成了一种负担,而西方的节日则大多带有狂欢的色彩。中国的年轻人正缺少这样能尽情狂欢的节日,于他们来说,圣诞节更为自我、尽兴一些。

除此之外,中国社会正处于急剧变化的转型期,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是工作节奏的加快、生活压力的重荷,大家都希望能在过节时放松平常绷得太紧的神经、宣泄压抑太久的情绪,给自己一个释放与狂欢的理由。洋节日恰好在某种程度上迎合了这种需求,也因此越来越受到国人的青睐。

云南西双版纳的傣族不过汉族新年,但是他们会在这一天把村里愿意进入庙宇修行的小孩送去当小和尚,接受教育。摄影/李风

对于这种现象,有人称之为文化入侵。我倒觉得大可不必表现得这么如临大敌。有几个中国人能说得出这些洋节日的来历,又有几个人知道它们源自何处,其涵义与演进史是怎样的?过圣诞的主力军,正处于比较热衷社交的年龄,自然比较需要这样的节日,对他们来说,这只是一个娱乐的机会和狂欢的理由,还达不到文化入侵的严重程度。

辩证地来看待,世界文化本就是多姿多彩的,可以交流,可以互融,就像外国人也爱喝中国茶、喜爱中国功夫一样。我们要在热爱中华五千年优秀文化传统的基础上,以更积极更自信、更包容的心态去芜存精,吸收其他文化的精华,发展繁荣自己的文化。只有被动的、不愿意学习和进步的文化,才会固步自封,惧怕所谓的“文化入侵”。

总之,不论是“洋节日”还是“土节日”,让人开心就是好节日。我们看到,不论是日韩还是我国的台湾、香港,人们都在欢天喜地享受着洋节日,然而他们的传统依然良好地保存着。只要我们记得在过洋节日时把握好“度”就好,毕竟,老祖宗的精彩文化还要靠咱们年轻人发扬光大呢。

年俗——乡村在坚守,城市在怀念

对于生活在都市里的年轻人来说,年俗于他们已经是越来越陌生的事物了。事实上,中国年俗有很多,而且并不仅止于春节期间。老话说,不过完正月十五元宵节,春节就不算过完。在从前一年的腊月初八开始,人们就要忙着熬腊八粥、祭灶神、守岁、拜大年、祭财神、逛庙会、游八仙……一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闹花灯结束,历时一个多月。

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春节期间的这一系列年俗活动都无不体现了农业社会的形式特点。中华文化发轫于农耕文明,数千年来中国长期处于封建宗法制农业社会的意识形态中。阖家团圆、访亲探友、拜神祈福,无不体现了农业社会的形态特征。因此,对春节民俗保存最完备的地方一直都是中国的乡村,那里的“年”味儿才足,才是地地道道纯正的“中国式新年”。人们依然会恪守千百年来老祖宗传下的规矩:一大家子人聚在一起自备丰盛的年夜饭,包饺子,挂灯笼,贴窗花对联,放烟花爆竹……南方的一些地方还要舞龙舞狮,祭奠祖先,祭祀神祉,祈求丰年。

与之相比,这套完备的春节民俗在城市里却越来越难得一见了。城市居民自居一隅鲜少接触的住宅格局,渐渐缩小的亲缘关系网,快节奏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强调自我和个性的新式观念,都使得古老的年俗在城市里难觅踪迹。城市的新年变得不再那么喜庆,不再那么热闹,更像是一个“饮食化”的悠长假期:一家人不再一起准备年夜饭,而是选择“出去吃”;除夕夜不是聚在一起热闹,而是各自守着一台电脑自娱自乐;给亲友拜年不再顶风冒雪登门祝福,而是发送手机短信或电子邮件,宅在家里动动手指就好;不再守岁到凌晨,而是保持平时正常的生活习惯,熬得困了就去睡;更有人不在家里过年,而是选择外出旅行的新方式度过春节假期。年景好了,年味淡了,“现在过年越来越没有感觉了”,曾经那个令人无比企盼、红火而又喜悦的春节,已渐渐成为城市人怀旧的内容。

藏历新年,是藏族人的春节。2008年的藏历新年与春节在同一天。藏民要在新年那一天,在房间的地面上铺满松针。摄影/李风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