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春运:一场为了“回家”的战役

时间:2024-08-31

文/张 晶 编辑/任 红

每年的冬天,都会有40天左右的时间,一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人口周期性迁徙运动在壮观地进行。在这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将会有20多亿人次的人口流动发生在一片土地,一个国度。这迁徙和流动不为踏上新家园,而为回归久违的故乡;不因寻觅新生活,而因难舍对家的牵挂。这是中国内地特有的“春运”,一场亿万人为了春节回家而打响的“战役”。

2011年2月1日,一对恋人在北京站的站台上拥抱,不知道他们是即将分离,还是刚刚相聚。摄影/Lintao Zhang/Getty Images/CFP

“回家过年”是种信仰

俗话说:“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无论多么恶劣的气候条件,多么艰辛的归途辛劳,都阻挡不住中国人回家过年的脚步。家是不变的惦念,家是温馨的港湾,家能抚慰伤痛,家能暖人心怀。无论你身在何处,无论你离家多远,每到一年中的这个时刻,每个漂泊在外的游子,都能格外强烈地感受到家的召唤。这是一年中最重要的团聚时刻。团圆和相聚——成为这一刻无数中国人共同的热望,这热望如信念般化作了他们脚下坚定的执著。

古人云:“父母在,不远游。”时代风云变幻,沧海桑田间这句古话早已成为了难以达成的遥远梦想。越来越多的人们背起了行囊,走出了家乡,或为求学,或为生计;或为追梦,或为淘金;或踌躇满志,或身不由己。人们为着各种各样的理由离开家,去远方。于是,中国大地上出现了“空巢老人”和“留守少年”这样的特殊群体。挚爱亲人,平日里却鲜少见面,一年一度的春节成了他们盼望已久、彼此无比珍惜的团聚时光。离家在外奔波辛劳了一年的人们,都盼着吃一口母亲煮的地地道道的家乡菜,喝一碗父亲藏的纯纯正正的故乡酒,亲一下孩子那常常只能在梦境中看到的笑脸,看一看家乡的山山水水、久违的亲朋好友有了什么新变化、添了什么喜庆事儿。

团圆是春节自古以来的传统,是春节的第一主题,也是春节最重要的情怀,这情怀使得中华大地上所有城乡、所有家庭都变成情感的磁场,吸引着人们从四面八方赶回家去、共叙天伦。独在异乡,有人或许看到了风光无限,采摘到累累硕果,春节快到了,他就会想要回家去汇报这一年来的点滴收获,与家人一道分享他的成功与进步、成长与精彩,精心采购的特产年货是他给家人爱的礼物,侃侃道来的憧憬希望是他对家人许下的幸福未来。“没人分享,再多的成就也不圆满”,对于这一年奋斗成果的总结,那份辛勤耕耘后收获的成就与喜乐,我们最想与之分享的就是家人,所以,春节我们要回家团圆。离家在外,有人或许遭遇了重重荆棘,春节快到了,他就会想要回家去暂时卸下这一年来沉重的包袱,寻求家的温暖和慰藉,在家人的支持与鼓励下振作起精神、让心灵坚强,鼓足勇气,重新出发,因为他确信,家一直是他坚强的后盾、不变的依靠、栖息的港湾。无论走多远,有多难,都有家在守望着他、思念着他,累了都可以回去歇歇脚、喘口气。“没人安慰,苦过了还是酸”,家人的安慰是疗伤的灵药,家庭的温暖是休憩的乐土,家人的殷殷期盼让我们有勇气战胜磨难,家庭的平安喜乐是我们辛勤打拼的最大动力,所以,春节我们要与家人在一起。

2012年1月3日,随着春节的临近,跟随父母在异乡生活的孩子们像候鸟一般,开始陆续返回故乡。摄影/王新/CFP

春节团圆是中国人最朴素也最执著的信仰,回家过年心才安,于是,在社会人力大量流动的现代中国,春运便成为了春节无可避免、必须直面的问题。

“一票难求”的无奈

加入春运大军的主要有三种人:以农民工为主的在外务工人员,放了寒假的高校学生,已在外地定居回老家的探亲人员,此外还有少量的旅游客流。这几类人的出行需求于春节之前短期之内汇集到一起,使中国的交通运输网络不堪重负,便形成了年复一年与春节相伴相生的春运难题,考验着中国人的意志与智慧。

年年春运年年难,春运就像是一场场准时到来的大考,给国人布下种种难题:超过全国一半的人口量,要在40天内有车能坐,准时出发,安全到达,不忍饥挨饿,有热水可喝,这是“春运大考”面临的第一道难题。春运期间的交通压力,主要集中在陆路方面,航空因为价格偏高,压力增长有限,水上交通则因可及范围有限及行程缓慢等原因,压力增长极不明显。而在陆路交通中,尤以铁路交通压力最大,因为较其他出行方式而言,铁路交通受天气影响较小,不会遭遇堵车,也更为安全,且价格经济,成为了旅客首选的出行方式。于是,每逢春运,火车票都是“一票难求”。为买到一张回家过春节的火车票,许多人吃尽了苦头,也未必能如愿以偿。

每年从春运的第一天开始,我们都会看到各大城市的火车站增加了不少位于户外的临时售票窗口。每个售票窗口前都会排起一眼望不到头的长长队伍,人们冒着严寒往往排队十几个小时都买不到一张回家的火车票。2011年春运,有记者采访到一位连续三天都没有买到返乡火车票的农民工兄弟,记者问他为什么不试着改换其他出行方式回家,他给记者算了这么一笔账:从杭州回长沙,乘坐飞机或是汽车分别需要800多元、300多元,而火车硬座只要130元。尽管排了三天都没能买到火车票,但他仍然想“再试试”。

通常只有排在队伍前几位的少数“幸运者”能够如愿买到回家的火车票,然而这样的“幸运”却是以彻夜排队不眠不休忍冻苦等换来的。夜晚就用带来的棉被把自己裹起来御寒,累了就坐在随身携带的小马扎上歇歇腿。而且,这排队还是个单兵作战解决不了的问题,因为人总得吃饭,总得如厕。所以还得有同伴送吃送喝、轮流替换才行。排队的过程,真可以用风餐露宿来形容。但即使经历这样的艰苦历程,最后能买到票的也依然只是少数人。2011年春运第一天,在零下1摄氏度的雨雪天气里,排队14个小时、站在队伍第三位却依旧买不到车票回家的陈姓外来务工人员实在难以想开,于是将全身上下脱至仅剩一条短裤,“裸奔”至浙江金华火车西站办公室表达诉求。这一幕被当地记者拍下照片并传到网上,引发了网友的热议。

多年以来春运火车票的一票难求,是亿万春运大军的心头之痛,不少人甚至因此患上了“春运恐惧症”,对此,有人归咎于中国铁路的运力不足,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旅客出行需求。中国铁路里程虽然位居世界第三,但是人均铁路里程却不够一支香烟的长度,被戏称为“香烟铁路”。为此,中国政府也制定了诸如《中长期铁路网规划》,采取春运期间加开临客、拆改卧铺车厢增加座位等措施来缓解运力不足的问题。

另一方面,由于“黄牛党”的趁火打劫,更是使通过正常渠道买到春运火车票的可能性微乎其微。“黄牛党”通过特殊社会关系或雇用大量人员以多种方式购得大量车票,囤积居奇,加高价销售,加剧了春运火车票的供求矛盾。“黄牛党”的猖獗肆虐,已经引起了中国政府的关注,并明令打击。不过由于错综复杂的情况和实际操作的难度,黄牛行为实在难以被完全杜绝。

“你要是不怕冷,可以考虑骑自行车甚至步行回家,要么,买匹马试试?”在互联网上,一本包括“春运购票不完全攻略”等在内的网友自制《春运手册》引发共鸣。有网友认为,草根式的戏谑口吻背后是对春运购票难的无奈。

“在路上”的艰辛

2011年12月30日,赶在春运前启程的两位乘客。摄影/徽骆驼/CFP

准备回家过年的小孩等待发车。摄影/黎明

买不到票的人心酸无奈,买到票的人要承受的考验也不轻,要过关斩将挤得上车,要身处拥挤不堪几无立锥之地的车厢,即使如此,他们也依然会觉得自己运气不错,因为距离家乡越来越近了,终于可以如期回家了。

火车票的一票难求,迫使不少春运大军改以公路方式出行,而公路对于天气和路况的依赖程度很高,这便产生了“春运大考”面临的第二道难题:可能发生的雨雪冰冻灾害会不会挡住“回家路”?犹记得2008年春运期间,中国南方地区遭遇罕见雨雪冰冻灾害,道路凝冻严重,大量人员滞留,报道说有人见无法继续前行,便弃车徒步往家赶,路遇来迎接的家人,才顺利返家。2011年1月重庆东南地区受到严重的冰雪天气影响导致部分客运车辆停运,在国道319黔江至彭水段,成群结队的滞留民工冒着冷风,踩着积雪,扛着行李,徒步开始了回家的最后100公里旅程。这些我觉得不可思议之举,却又的的确确是真实的存在。当时惟余感叹:任谁也无法阻止中国人回家过年的坚定。

也是2011年的春运,第一次有这样一支队伍出现在春运的大军中:一批批骑着摩托车返乡的农民工队伍向着他们各自的家乡开拔,他们身穿厚实的棉衣外加雨衣,头戴防风头盔,腿捆绑腿护膝,冒着雨雪长途跋涉骑车还乡,成为春运交通线上一道引人注目的壮观景象。摩托车不能上高速,只能走国道省道,有时还要经过盘山公路,天气恶劣,路况不好。有人好几次想要放弃,扔掉摩托不走了。这时几个老乡就会吼几嗓子,给他鼓劲儿。经过几天的寒风甚至是雨雪中的骑行,他们到家时手脚都冻得麻木了,但在终于看到了自家窗户里透出的温暖灯光时,好些人的眼眶都湿润了,觉得这一路上受再多苦也值得了。

回乡心切的中国人承受着身体和心理的双重煎熬,不亲身经历,你不会理解为什么那么多人千里奔波挨冻受累、花钱受罪,只求这短短几天的团聚。

善意温暖回家路

2011年1月底,在北京西站汹涌的春运人潮中,人们看到有不少穿着蓝背心,戴着红帽子、红手套的年轻人在人群中往来穿梭着,为乘客指路、帮忙拎行李,他们是来自北京各高校的150名学生志愿者。与此同时,公益人士熊伟和同伴也带着50个塑料小板凳来到了北京西站,免费赠送给无座返乡旅客,希望能减轻他们旅途的辛苦。

在广东肇庆,相关部门在国道沿线设置了23个长途摩托车“驿站”,为骑摩托回家的农民工提供暖炉、方便面、姜粥,同时新增十几条摩托车检测线,免费检修,并派警车护送民工返乡。

细心之举暖人心,服务之行显责任。正如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周孝正所说:“启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化解春运难,需要一个过程,但提供更人性化的服务却是当下可以努力做到的。”

北京大学生志愿者和公益人士为车站旅客送温暖是自发行为;而肇庆相关部门为农民工摩托车队保驾护航,则是政府有意为之。希望这种助人暖心的善意能持续释放、传递下去,并且实现常态化。只要我们上下协力,多措并举,多一些爱心,多一份保障,将这样的善意释放和汇聚起来,老百姓回家的路也许就会顺畅和温暖许多。

最后的话

关于春运的话题,年年有,次次同。而我觉得春运难解的根本性症结所在并不是什么运力不足,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再多的运力也很难容纳得下民众持续增长的春节出行需求。造成春运困局的深层次原因真正在于:中国经济地区发展的极度不平衡,以及教育资源分配过于集中在少数大城市。

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呈现出区域严重失衡的状态,主要体现为城乡差距、东西部差距、内陆和沿海的差距。与此同时,产业结构调整还造成了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出现。这些原因,都使得农民工队伍成为春运大军中最庞大、最受关注的群体。中国仍处在社会结构急剧变化和转型的过程中,如果区域经济发展失衡格局难有根本性的改变,那么,中国式的春运必然还会周而复始,成为长期难题。

历史经验早已表明,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和人口的自由迁移,特别是从农村和落后地区向城市和发达地区转移与定居,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过程。但由于城乡二元结构、地区发展差距、户籍壁垒等一系列深层次因素的影响,使得劳动力可以自由流动,人口却不能自由迁移。由于社会保障、住房、子女就学等问题都与户籍制度联系在一起,外地劳动者难以真正融入当地社会。这迫使以农民工为代表的大量外地务工人员在春节期间不得不长途奔波,为中国式的、蔚为壮观的迁徙大潮不断增添压力。

我们在期待,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区域失衡的局面能得到根本性的改变,不再有如此多的人们以候鸟的方式生存,相信到那时,老百姓回家过年,感受到的将是惬意舒畅和暖意融融。

2011年2月1日,走向北京站出站口的人们。此时,距离农历新年只有2天。摄影/Lintao Zhang/Getty Images/CFP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