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中华鲟幼鱼配合饲料的研制

时间:2024-08-31

王京树

(编辑/田宗伟)

对很多人来说,“中华鲟幼鱼配合饲料的研究”都是一个相当陌生的领域,然而,正是这项研究,彻底改变了中华鲟幼鱼饲料完全依赖活饵料的局面,解决了当时一直困扰我所的中华鲟苗种大规模培育面临的活饵料不足的难题。

中华鲟研究所成立于1982年,那时,世界水产养殖年均增长速率远高于畜禽动物,但水产饲料工业的发展明显滞后于畜禽饲料工业的发展。由于起步晚、投入不足、研究基础薄弱,我国水产饲料工业发展远远滞后于发达国家,水产动物营养来源主要依赖于有限的天然资源。

作为我国唯一的中华鲟人工繁殖放流专业科研机构,经过三十年的不断努力,已向长江放流不同规格中华鲟苗种及成鱼五百多万尾。纵观中华鲟的摄食习性,中华鲟是以动物性食物为主的偏肉食性鱼类,天然水体中的中华鲟,幼鱼期主要摄食营底栖生活的动物,如舌鳎、鲬、鲽、蚬类等。在人工养殖条件下,中华鲟幼鱼的饲料分为活饵料和配合饲料。活饵料主要有水生寡毛类(水丝蚓、颤蚓等)、枝角类(蚤状蚤、隆线蚤等)等。在研究所成立的第一个十年,在苗种培育过程中完全依靠活饵料(主要是水蚯蚓和水蚤),由于活饵料成本较高,来源困难,营养不全面容易导致苗种品质下降和病害频繁发生。后二十年,随着中华鲟苗种培育规模的不断扩大,活饵料越来越不能满足生产放流和人工养殖规模的需要,因此,开发研制中华鲟幼鱼配合饲料是解决苗种培育问题的关键和重要任务。

中华鲟研究所研制的中华鲟人工配合饲料。摄影/何燕强

用人工配合饲料喂养中华鲟幼鲟。摄影/黎明

九十年代初,中华鲟研究所科研人员准备开始解决中华鲟配合饲料问题的时候,我们已经得知:在鲟科鱼类中,有一些种类是能够在流水池中用人工饲料饲养的,如白鲟(Acipenser transmontanus)、俄罗斯鲟(Acipenser gueldenstaeti)、西伯利亚鲟(Acipenser baeri)以及杂交鲟等,在世界上已有几十年的养殖历史。但是他们的工艺和技术都严格保密,可供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内容微乎其微,而且国内有些专家发表文章,从理论和实践方面证实,中华鲟不吃配合饲料。加上当时中华鲟苗种培育不稳定,前几次都以失败告终,遇到的困难是可想而知的。面对困难,科研人员不仅没有退缩,而且于1997年在葛洲坝集团公司进行了科技立项。先后查阅了国内外鲟鱼养殖及有关鲟鱼营养研究资料,立足本所实际,深入生产第一线,仔细观察、认真研究中华鲟苗种的生活习性,在化验分析了仔鲟、幼鲟的鱼肉及卵的营养成分的基础上,应用营养生理学理论和国内外较新科技成果,从零开始,没有饲料加工设备,我们借助国内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相关设备,首次加工出配合饲料,掌握了中华鲟幼鱼消化吸收的特点,先后完成了“中华鲟幼鱼对蛋白质、脂肪、糖及纤维素的适宜需求量的研究”,“中华鲟幼鱼配合饲料最适蛋白质含量的研究”、“中华鲟幼鱼配合饲料最适脂肪含量的研究”、“中华鲟含肉率及其肌肉营养成分的分析”等四个研究专题,对中华鲟幼鱼阶段的营养需求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试验均获得成功,这是配制中华鲟幼鱼配合饲料的第一步。

中华鲟幼鱼配合饲料相对于畜禽饲料来说,是一个专业化要求更高、技术要求更严、生产工艺更为复杂的产品,其特点不仅要求具有全面的营养,还要求在水中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诱食性。也就是说,既要保证中华鲟的营养需求、促进其快速生长,同时又要能对养殖水域环境进行有效保护,生活环境的特殊性更是加大了中华鲟幼鱼饲料研发的难度。

再来看一看中华鲟的摄食方式,中华鲟的形态结构是典型的底栖鱼类,口下位,中华鲟幼鱼对投喂的食物,不会一哄而上地进行抢食,而是慢慢地探索食物,靠触须感知食物后,再把伸缩度很大的口,伸长呈圆筒状把食物吸入口中,而且一直处于游动状态的中华鲟幼鱼,频繁接触食物,极易将饲料碰散,饲料浪费就特别严重。针对中华鲟幼鱼特殊的摄食方式,解决幼鲟饲料在水中的稳定性问题是科研人员研究的关键指标,因为饲料在水中的稳定性决定了其营养成分的溶失率,营养成分的散失不仅会影响到中华鲟幼鱼的生长,同时也会增大对养殖环境的破坏。科研人员就从这个问题着手,组织攻关,那些日子,科研人员长期吃、住在研究所,生活、工作条件较艰苦,在养殖池边一站就是几个小时成为家常便饭,有时为了连续观察,甚至24小时不睡觉。

中华鲟天然食料——鱼肉块。摄影/何燕强

中华鲟幼鱼配合饲料配方是根据前期试验得到的幼鲟蛋白质、脂肪、糖和纤维素等主要营养素的需要量,同时根据中华鲟幼鱼的生理特性以及白鱼粉、全脂膨化大豆、酵母、肝粉、扇贝粉、乌贼内脏粉、鱼油、粘合剂、复合维生素、复合无机盐、防霉剂、抗氧化剂、引诱剂等近二十种原料的主要特点,并充分考虑动植物蛋白比、蛋白与能量比和钙磷比的基础上,通过粉碎细度调整和粘合剂改进等方法,经过不断探索配制而成的,该配方营养全面,适口性强,富含各种营养添加剂,能引诱中华鲟幼鱼摄食,促进食欲,加快消化吸收,加速成长,提高成活率,是养殖中华鲟幼鱼较理想的配合饲料,其养殖效果好于活饵料(水蚯蚓)。同时,首次进行了中华鲟幼鱼配合饲料流水养殖试验。1996年11月28日,随机挑选平均体重4克的中华鲟幼鱼10尾,放入长6米,宽1.35米,水深只有0.34米的长型流水鱼池中,主要目的是观察采用该饲料配方投喂时中华鲟幼鱼的生长潜力,刚开始的粉状饲料用绞肉机制成面条状,用菜刀切短后进行投喂,一天投喂两次。随着鱼体一天天长大,幼鱼活动能力增强,摄食欲越来越旺盛,长势更加喜人,投喂的饲料粒径越来越大,由绿豆大小逐渐变成了手搓的小汤圆,最后变成了小馒头,经过一年左右时间的精心饲养,1997年11月21日进行了称重,中华鲟的确是生长速度惊人的淡水鱼王,在养殖条件并不理想的情况下,平均增重到5千克,最大月增重1千克,成活率100%,平均饲料系数1.3。在我国分布的8种鲟鱼中,中华鲟是生产速度最快的鲟鱼,本试验在国内也是首次,饲养结果表明:中华鲟不仅可在实验室内驯养成功,也是集约化流水养殖的理想品种,其对配合饲料有较高的接受能力和很快的生长速度,具备人工养殖的条件,填补了国内外在这一领域的空白。中华鲟苗种饲料被攻克后,在九十年代末,从南到北,掀起了一股养殖中华鲟的热潮,特别是广东、湖北、福建、北京等地,中华鲟的养殖迅速崛起,中华鲟研究所实施的中华鲟南移珠江流域项目实现了对珠江流域的首次放流。

当然,针对中华鲟的配合饲料,还需进一步研究其不同生长阶段、不同养殖方式下的营养需求,研究酶制剂、促生长剂等非营养性添加剂,研究不同营养物质的代谢过程和饲料投喂技术,包括饲料投喂对水环境的影响、不同营养物质代谢最终产物,如何使氮和磷等有害物质的排放降到最低等,并开发出具有营养均衡、污染轻、不含有害物质和高效率等特点的绿色环保型中华鲟系列配合饲料,这将是今后一个阶段中华鲟饲料发展的一个主要趋势,能为提高培育苗种的质量、扩大养殖规模及实现健康养殖提供可靠保障。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