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我们的春节记忆

时间:2024-08-31

文/黄 沙 编辑/罗婧奇

江西婺源,每年过年,全村人都要清理一次古井。摄影/李风

春节,既是春的节令,也是中国人的农历新年,是每个中国人眼里、心底最隆重、最特殊的传统佳节。春节的记忆,不只属于每个人心底的欢腾,也属于一个时代,因为它承载着几代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幸福的憧憬,或许,它也记录着一个时代国家社会生活的历史变迁,浓墨重彩。

60后的希望年

“当时的香味,我至今也忘不了,成为对那个年代最深刻的记忆。”

——张颐武教授回忆儿时春节

对于已经迈入或者正在迈入“知天命”年岁的60后来说,春节应该算得上是一年辛苦忙碌下来最大的享受和收获吧。那个年代,物资短缺,经历了大大的起伏和转折,人们过得甚是艰辛。然而,再困难,对于春节人们也不会马虎凑活。每一年,人们都起早贪黑地忙碌,省吃俭用,就为了能过一个实在的春节,祈愿来年有个好盼头。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先生回忆起他的1971年的春节,至今感慨不已。当时9岁的他随家人在河北干校过年,印象最深的就是煮在大锅里的饺子散发出的诱人香味。那时置办年饭和年货都要凭票、凭证购买,每家也只能买到两斤带壳的大花生,“还能配点黄花鱼或者带鱼,黄花鱼一斤三毛八,带鱼一斤两毛五,”张教授坦言,“每次都是我排队去买,所以价格记得特别清楚。”

1975年的春节,张颐武教授享受到了人生的第一顿、也是最难得的一顿“饕餮大餐”。说是“饕餮大餐”,其实不过是几只鸡而已,然而在那段艰辛的岁月里,这已弥足珍贵。“那年春节,舅舅从山西阳泉带来六七只鸡,我们家过了一个最辉煌、最丰盛的春节。在那个年代里,过年有几只鸡,感觉家里都可以摆‘百鸡宴’了。”时间虽已久远,艰苦下的香甜却总能在人心里生根发芽,愈沉醉愈觉着想念。

因为艰难、因为希望物质生活越来越好,“吃”成为这代人记忆长河中的最大水流。七十年代中后期,环境渐好,温馨和欢乐成为主旋律,人们的精神生活越来越丰富,灯会、庙会、套圈、放鞭炮是经久不衰的传统;样板戏、革命歌舞、纪录片是新中国成立后一年年保留下来的娱乐形式;看香港电影、听音乐会、参加文艺晚会则是人们开始接触到的新年俗。

70后的幸运年

“1983年2月12号,那天是1982年的农历除夕日。全国人民和往年一样围坐在一起吃团圆饭,晚上8点之前,人们完全无法预料到,从这一天开始,人们度过除夕夜的方式将彻底改变。”

——1983年央视春晚总导演黄一鹤

那是一台青涩的晚会,青涩得在现在看来有些老土,从主持人到演员,从服装到妆容,从舞台设计到灯光摄像,从节目编排到互动方式,许多细节都处理得非常粗糙,甚至让人觉得有吃力感。

然而就是这样的青涩,让人津津有味地藏入记忆的一隅,忍不住回放、偷笑——年轻的赵忠祥穿着一身灰色中山装有些拘谨地站在舞台上,用一种似乎刻意压抑的语调念着一大串台词;王景愚用一种近乎疯癫的状态围着桌子“吃鸡”;李谷一独占荧屏演唱了包括《乡恋》在内的九首歌曲;姜昆手上拿着观众点播节目名频频留住即将下场的演员;四部古董式的电话在镜头下亮相;《难忘今宵》的旋律正式开始第一次的压轴唱响。

第一次表演的青涩催生出了热闹的“春晚效应”,邮局空前热闹,看了晚会的观众忙着把自己猜出的谜语寄给电视台,唯恐错过了时机;亲朋好友、邻里乡人见面拜年多了关于“春晚”的话题,争着发表各种观后感;各种曾被称为靡靡之音的歌曲被越来越多的人传唱;而最有意思的当数彩电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消费高潮。

春节前全民“抢购”彩电算得上八十年代最新鲜、最时髦的潮流消费。大约从1984年开始,进口彩电就出现了供应紧张的趋势,很多商店一度无奈宣告彩电无货。有意思的是,为了缓和彩电供需矛盾,竟然出现了所谓“彩电票”,相比早些年的粮票、邮票、布票之类,彩电票可以说是最昂贵的购物票了。也正由于彩电紧俏,还要凭票购买,所以那几年在春节前能够买到一台彩电可是件值得全家人骄傲的大事,自家母亲扯开嗓门一句“他大舅,家里新买了电视,春节来看呀”,真能羡煞旁人!

80后的幸福年

年夜饭必备的卤味,按照卤鸡爪、卤鸡翅、卤鸡腿、卤猪脚、卤蹄髈的发展顺序,食材块头越来越大,价格越来越高,对应折射出家里人的腰包也越来越鼓。

——我家的年夜饭

人若要问,80后这代人最大的人生感悟是什么,我的答案是——幸福感。生活的时代日新月异,从解决温饱到部分富裕再到全面小康,生活总在前行。春节固有的传统习俗仍然留存,却也兴起了越来越多的新花样。过去,人们燃放鞭炮、贴春联、逛庙会、张灯结彩忙过年,图的是一个团圆热闹;现在,人们更多的选择走出家门,感受过年的喜庆,感受节日的气氛。

年夜饭是一定要坚持的,却有了不再让父母一整天辛苦忙碌的选择,很多人开始愿意将年夜饭转移到酒店饭馆,包席守岁一样是过年,不仅轻松便利,而且还能和其他家庭欢聚一堂,更添热闹。餐桌上的菜式开始出现全国各地的风味,不但讲究丰盛,更讲究食材和料理手法,更加注重健康。

年夜饭依旧是除夕之夜少不了的,但餐桌上在悄然发生变化。能记事起,我家的年夜饭好几年都没什么变化:腊鱼、腊肉、腊鸡、腊鸭,还会有些干笋、蘑菇佐之。虽连年如此,却也不觉得腻,可能还是人小吧,只要到了年底可以大吃特吃,哪里还会生出腻味的心理。之后入了学堂、长了见闻,也不知是舌头刁了,还是心理作祟,不再巴望着大鱼大肉了。再到一年除夕,惊喜地多出了河鲜、荤素熟食、罐头之类的新鲜货,火锅、西式餐点、北方饺子,天南地北的各式菜肴齐上桌。年年变化,团圆饭的菜肴越来越精细,健康养身渐渐成了主旋律。

闽南山区,大年初一,村里人要从庙里请神回家。摄影/李风

湘西苗族在过年前后会在山上对歌。对歌并不是春节的专属活动。平时闲暇,他们也喜欢对上几句。摄影/李风

90后的花样年

花样百出的90后,有的网上过春节,有的外出旅行“漂”过春节,有的利用假期进行社会观察。

——新浪网有关90后过春节的调查

他们是社会的新鲜力量,年少和防不胜防的社会问题,使得他们总被人担心悠久的传统和文化会在他们身上缺环断链。纯粹只为了一个“年”而忙碌的充实与快乐必然逝去,穿上新衣的甜蜜和收到压岁钱的喜悦也在越行越远,还有什么能勾起浓郁的年意?

不管“洋节”如何冲击,“过大年”的习俗总是少不了,热热闹闹、团团圆圆才有过年的韵味。90后能从这些大气象中获得一些微妙的关于“年”的情感,总会生出不舍和怀念的情绪。他们的心里其实都有两个春节,一个是随着家长一起过的传统春节,还有一个便是属于他们自己的春节,吃要吃出个五花八门,邀上三五好友,中式的、西式的、快餐、火锅、大排档、自助餐……怎么欢腾怎么来,祝福的话语也不再是干巴巴的“新年好”,而是利用短信、飞信、QQ等方式发送逗趣的、生动的、恶搞的、温馨的段子和卡片。

无论是辛苦的60后、幸运的70后,还是幸福的80后、新新的90后,春节,对于所有中国人来说,首先代表着温暖和亲情。俚语说得好,“有钱没钱,回家过年”,“一年不赶,赶三十晚”。不论平日里生活多艰难,能够回家过年就是一种莫大的欣慰和福气。这也是每到年关,铁路运输总会出现越来越繁忙的“春运”的缘由吧,年关在即,每个羁留异乡的人总是归心似箭。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