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关于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战略地位的论述及启示

时间:2024-08-31

蒋利平

(湖南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湘潭 411201)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职责和使命,科学认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战略地位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我们必须深刻领会***关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战略地位重要论述的深刻内涵和精神要义,准确把握“新时代”的重大意义、目标任务和形势要求,既发扬传统优势,又积极主动作为,在守正与创新中找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战略定位,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贡献更大力量。

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战略地位的科学内涵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以高校党政部门为主体,以党的教育路线、方针、政策为基本遵循,以提高广大师生的思想素质、政治素质、道德素质为目标开展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的统称。从词源上讲,“地位”表示人或事物在空间所占的地方或者在各种关系中所处的位置,着重指在社会关系中处的位置。任何事物的地位只能存在于与其它事物的联系当中,中心地位、核心地位、重要地位等都是人们在纷繁复杂的联系中比较鉴别出来的经验总结,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也要放在社会结构的框架内去考察[1]。因此,探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战略地位首先必须明确它所处的时间、空间和关系范畴,即从什么角度、什么层次、什么框架体系内认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这是界定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战略地位科学内涵的基本前提。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战略地位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是指思想政治工作在高校系统内部的战略地位。高校具有人才培养、知识创造、文化传承、社会服务等多项功能,这些功能表现在学校的各项具体工作中,呈现出思想教育、课程教学、科学研究、组织人事、后勤保障、学生管理、财务审计、工会群团等丰富多彩的具体形态。这些工作形态在高校内部都扮演着一定的角色,发挥着自身的功能。高校就是由这些具体工作形态组成的复杂系统,思想政治工作是其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从系统论的角度看,系统的各个部分并不是均衡存在的,高校内部的各项工作因性质、角色的差异在不同时间、空间条件下不都处于相同位置、发挥相同功能,由此决定了它们具有不同的地位。在高校这一独特空间内,在与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工作的联系中所处的位置就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高校内部系统的战略地位。二是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社会大环境系统中的战略地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社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思想上层建筑的独特部分,在培养和造就合格社会成员、推动经济发展、增进社会和谐、创造文化繁荣、营造环境氛围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高等学校是社会的有机细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发挥社会功能的同时必然与社会经济系统、政治系统、文化系统、生态系统等产生联系,在由这些联系构成的社会有机体中所处的位置就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社会系统中的战略地位。从社会实践活动的归属来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既是高校内部的管理事务,又是社会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在高校系统内部和社会系统中都扮演着一定的角色,发挥着重要的功能。

二、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战略地位的核心要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新目标,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战略定位划定了时代坐标。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围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战略地位进行了深刻论述。从高校系统内部来看,他先后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是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是推进学校改革发展的重要保障;从社会系统来看,他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的重要保证。这些论述为我们科学认识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战略地位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

***总书记曾多次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培养什么样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他进一步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各级党委、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党组织都必须紧紧抓在手上[2]。《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明确提出“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3]。***总书记也借用“生命线”概括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战略地位,形象地指明了思想政治工作对高校其他各项工作的基础支撑和方向引领作用。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说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其它一切工作的基础,是其它一切工作存在和顺利开展的最根本条件。我国的社会制度决定了教育的根本性质,高校的一切工作都必须围绕着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进行,这是旗帜和方向。脱离了教育的根本性质或离开了正确的发展方向,社会主义高校将不复存在,高校的一切工作也就无从谈起。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具有“生命线”地位,本质上就是因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决定其它一切工作的性质和发展方向,为其它各项工作提供方向引领。教育的目的是促进人的社会化,一方面把教育对象社会化为一个劳动者,另一方面把教育对象社会化为一个社会人[4]。从教育与经济基础的关系来看,现代学校教育产生于社会化大生产和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必须教会社会成员掌握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使之成为适应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的劳动者。但同时教育还是上层建筑的重要内容,生产和再生产着社会关系,它必须把反映一定社会关系要求的意识形态“灌输”给学生,使其成长为满足统治阶级要求的社会人,以维护现有的社会关系和统治阶级的统治。从根本上讲,“社会人”决定着“劳动者”的方向,把学生培养成“社会人”的工作决定教育的性质和方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本质是意识形态的“灌输”,是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地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政治品质和道德素质的活动,是促进学生社会化的重要途径,承担着巩固和发展社会关系的重要功能,体现了教育的根本性质,必然成为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

(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

高校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主要包括以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品质为核心的意识形态塑造系统,以知识传递、技能训练为核心的能力培养系统和以后勤保障为核心的管理服务系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因此意识形态塑造是工作的核心,是我国高等教育区别于其它社会形态高等教育的根本标志,是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

首先,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引领学生全面发展中居首要地位。***在全国教育大会讲话中指出:“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2]“要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踏踏实实修好品德,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2]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首要任务是立“德”,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观念,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从人才培养的要求来说,德育是人才全面发展的核心要素,指引着高校人才培养的方向,决定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其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激发人才培养动力的根本保障。教师和学生是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两大主体,要顺利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首先必须解决人才培养的动力问题,即教师为什么教和学生为什么学的问题。人们“行为的一切动力,都一定要通过他的头脑,一定要转变成为他的愿望和动机,才能使他们行动起来”[5],这种思想的转变工作就是思想政治工作。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教师是“教”的主体,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效果。***强调:“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2]高校人才培养最终要落实到学生主体上,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只有明确了为谁学习、为什么学习这个问题,学生才能获得稳定持久的学习动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正确认识远大理想与脚踏实地的关系,在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学习建立强大的精神支撑。再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内容。***强调,高校“人才培养体系涉及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等,而贯通其中的是思想政治工作体系”[6]。人才培养体系是高校育人的基本框架,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人才培养体系中不是可有可无的,必须贯通到人才培养体系之中;也不是孤立存在的,必须融入到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等各个环节,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整体架构。第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检验学校人才培养效果的重要手段。***与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时指出:“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6]从人才培养的整体目标来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衡量学校办学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指标;从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劳育的关系来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又是检验学校人才培养效果的重要手段。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还对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运行效率进行综合检验,不仅直接检验学生培养的效果,还检验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整体运行效率,考察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度、与社会需求的适应度和满足度,促进学校人才培养体系高效运行。

(三)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推进学校改革发展的重要保障

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是深化教育领域改革的主战场。***强调:“全国高等院校要走在教育改革前列,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加快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学校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当好教育改革的排头兵。”[7]高校落实全面深化教育改革战略部署,发挥教育改革“排头兵”作用,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推进学校改革发展的重要保障。

第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为学校改革发展提供思想保障。深化学校各项事业改革,思想导向必须明确。无论怎么改革,高校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不能变,党对高校的绝对领导不能变,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不能变,教育的“四个服务”面向不能变,这是基本立场问题,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和落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能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和认识水平,促进思想统一,加深广大师生对为什么改革、改革什么、如何改革的理解,进一步明确改革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基本原则,画出最大同心圆,形成改革的最大公约数。第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为学校改革发展提供组织保障。学校推进改革的顶层设计、路径规划、宣传动员、组织实施必须依托各级各类组织来进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加强组织建设的基本途径,可以通过加强组织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等途径来强化组织成员对组织目标、组织制度、组织原则、组织任务的认同,规范和优化组织的基本运行,更好地提升组织效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还是组织整合的润滑剂和黏合剂,能够有效地把高校的党政工团群等不同类型的组织团结起来,把基层组织的目标和行动统一到学校改革发展的大局上来,促进各级各类组织同向同行。第三,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为学校改革发展提供动力保障。***总书记强调:“改革开放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必须坚持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坚持在党的领导下推进。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和党的领导的统一,紧紧依靠人民推进改革开放。”[8]高校改革发展是广大师生的共同事业,改革的根本动力来源于广大师生的现实需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一方面激发广大师生主体意识,增强他们参与改革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其做学校改革事业的参与者而不是旁观者,做推动改革的运动员而不是裁判员,汇聚起推进改革发展的强大合力。另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激发广大师生的担当精神,增强他们的进取意识,树立敢于迎难而上、攻坚克难的信心和决心,直面改革的困难和问题,为学校改革发展注入持久动力。第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为学校改革发展提供氛围保障。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化解矛盾、促进校园和谐稳定的重要方式。改革步入深水区、攻坚期,必然要触及深层次的体制机制障碍,涉及到既有权力、利益格局调整,必然会在部分师生员工中产生一些负面效应,甚至出现局部的矛盾和冲突。如近年来不断深化的高校人事分配制度和职称评审制度改革,高校事业编制、合同聘用制、劳务派遣制等不同类型制度在职工的劳动报酬、职称评审、职务聘任等方面分别有不同的管理政策,职工在职称、住房、薪酬等方面的待遇差别越来越大,导致部分教职员工心理不平衡,改革的负面效应也在逐渐放大。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广大师生正确认识学校改革进程中面临的暂时性困难,对出现的负面效应和局部矛盾冲突开展有效的疏导,及时释疑解惑、化解矛盾、凝聚人心,为维护高校和谐与稳定、创造有利于推进改革的良好条件提供氛围保障。

(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的重要保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一场接力赛,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砥砺前行,接续奋斗。党的十八大以来,***多次强调,“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9],“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10],“办好学校思政课,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11]。我们正在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人类历史上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前进的道路上不可能一帆风顺,各种风险、挑战、困难必将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战略工程、固本工程、铸魂工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的重要保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这种保证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才培养方向上的保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的重要途径,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历史的选择、时代的选择和人民的选择,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同时激励广大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坚定四个自信,把个人的奋斗理想同国家发展的目标要求结合起来,增强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信心和决心。二是人才培养质量上的保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不仅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学习目标,激励学生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还是加强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创新创业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通过培养学生顽强拼搏的奋斗精神和进取意识,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政治素质,能提升其担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综合能力。

三、落实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战略地位的关键举措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战略地位不能只停留在文件里、会议中、观念上,必须全面加强党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促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与业务工作有机融合,积极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守正创新,从培养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新人的高度来贯彻落实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战略地位。

(一)全面加强党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

加强党的领导与落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战略地位相辅相成,密不可分。一方面,加强党的领导是深入落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战略地位的根本要求和基本保障;另一方面,重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落实其战略地位,又是加强党对高校领导的重要途径。***指出:“办好我国高等教育,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牢牢掌握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权,使高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9]高校党委是学校各项事业发展的领导核心,必须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保落实,承担管党治党、办学治校的主体责任,确保高校成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坚强阵地。落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战略地位,加强党的领导,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也是我国大学最鲜亮的底色,新时代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7]我们要牢牢把握马克思主义这个强大的思想武器,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运用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中,推动学校各项事业顺利发展,不断巩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战略地位。落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战略地位,加强党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还必须正确处理高校学术自由与坚持党的领导和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的辩证关系。当前,一部分高校教师以学术自由、言论自由为名,在课堂上公开发表歪曲历史事实、丑化党和国家形象、伤害民族感情、逾越师德师风底线的错误言论,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战略地位的要求背道而驰。学术自由是高校的基本价值理念,但即使是真理也具有相对性,是一定时空范围内的真理,追求真理的过程必然离不开价值判断、价值取向和价值规范。学术自由不是完全没有规则,不是无节制地降低要求,不能逾越国家法律法规的底线,不能成为淡化党的领导、弱化马克思主义指导的借口。高校必须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将加强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指导与坚持学术自由有机结合,以正确的学术导向、学术规范保障学术自由。

(二)促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与业务工作有机融合

我们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其它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是推进改革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总会面对这样的疑问:高校是否要以思想政治工作为中心?以思想政治工作为中心会不会冲击高校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落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战略地位,有必要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与其他业务工作的关系做进一步的澄清。在处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与其他业务工作的关系问题上,邓小平同志有深刻的论述,他说,“毫无疑问,学校应该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但“这并不是要把大量的时间用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生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不仅不排除学科学学文化,相反的政治觉悟越高,越要学科学学文化”[11]。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不是孤立存在的,***总书记也多次强调,“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要围绕这个目标来设计,教师要围绕这个目标来教,学生要围绕这个目标来学。”[2]可见,作为社会主义大学,不关心、不重视思想政治工作肯定不行,把思想政治工作摆在“高于一切”“统帅一切”“冲击一切”的位置也不行。落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战略地位,要把思想政治工作摆在服从、服务于人才培养这个中心的位置上,不能自立中心,也不能搞“两个中心”或“多个中心”,必须改变思想政治工作与其他业务工作“两张皮”现象,真正把思想政治工作与各项业务工作紧密结合起来[12]。当前在具体工作中“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还是比较普遍,必须加强党的政治建设,进一步完善各级领导干部“一岗双责”制度,把思想政治工作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凝心聚力的优势,为业务工作注入持久动力和创新活力。

(三)积极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守正创新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把握新时代的“时、势、事”,坚持与时俱进,守正创新,在新时代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中不断彰显自己的战略地位。第一,要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开创新的工作格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必须坚持多方协同、全面推进。各级党委要负起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协同配合的工作格局。第二,要坚持因人而异、因地制宜,牢牢把握时代特征谋求创新发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充分考虑青年学生的特点和需要,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上通天线、下接地气。第三,要创新主渠道、主阵地,提升工作效果。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立德树人的核心课程,是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必须坚持八个“相统一”,不断增强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和针对性;其他课程要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第四,要善于利用新媒体新技术创新方式方法,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必须紧跟网络社会的时代变革,学会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团结、凝聚亿万网民,推进网络宣传理念、内容、形式、方法、手段等创新,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入眼、入脑、入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中央国务院通过一系列决策部署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摆在了更高的位置,对其寄予了更大的期望,这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战略地位的应然状态,也是一种理论状态、制度状态,要进一步落实和巩固高校思想政治的战略地位,还必须将这种应然状态转化为实然状态,将理论状态转化为实践状态,将制度状态转化为成效状态,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创新发展。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