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论生态文化与“两型社会”建设

时间:2024-08-31

邱跃华(贵阳中医学院人文学院,贵州贵阳550002)

论生态文化与“两型社会”建设

邱跃华
(贵阳中医学院人文学院,贵州贵阳550002)

摘要:生态文化是对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理性呼唤的历史回应,它契合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倡导自然生态平衡、社会生态和谐有序和人的全面发展,是“两型社会”建设的思想基础和精神支撑。弘扬生态文化有利于推动中国社会建设不断前进。

关键词:生态文化;“两型社会”;技术创新生态化

“两型社会”是一种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形态。建设“两型社会”,是人类解决资源瓶颈问题和走出环境污染困境,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生态文化是一种倡导人与社会及自然和谐共存的文化形态,其价值取向高度契合“两型社会”建设的内在要求,是引领“两型社会”建设的精神旗帜。因此,加强生态文化建设,在全社会树立起生态价值观是我国转变经济社会发展方式,推进“两型社会”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生态文化内涵解读

(一)生态文化产生的背景

“人类文化是人与自然结合的产物。”[1]根据马克思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任何文化的产生必然离不开人和自然的互动,离不开物质基础和现实背景。近代科技革命以来,在企业对经济增长的欲望和需求中,科学技术迅速运用于生产过程,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发展。一方面,在唯经济增长的“物本主义”发展观的指导下,“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通量经济”增长模式在给人类带来极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使得自然环境日益恶化,自然资源日益短缺,人类的生产活动成为了一种人本身不能驾驭的、异己的、同人本身对立的力量,对经济、社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另一方面,受经济利益的驱动,人成为经济增长的工具和手段,人的主体性和精神要素、道德水准被忽视,人类价值世界出现分化和迷失,引发精神空虚、道德沦丧、物欲泛滥、贫富悬殊,从而导致了人的发展单向度化和社会发展失衡。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生态危机和社会危机。为克服危机,人们不得不对发展模式及自身的实践活动进行深刻反思,逐渐认识到人与人、人与自然及人与社会之间是一种平等共存、和谐共处的关系,开始探索能够维系自然生态平衡、社会生态和谐有序的新型发展模式和文化价值体系。在这种情境下,生态文化应运而生。

(二)生态文化内涵解析

狭义的文化是指一个群体或社会共同创造、共同具有的并能从物质形态上反映出来的价值取向和意识体系。广义的理解,文化就是一种生活方式。关于生态文化,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阐释。余谋昌认为:“从狭义理解,生态文化是以生态价值观为指导的社会意识形态、人类精神和社会制度……;从广义理解,生态文化是人类新的生存方式,即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存方式。”[2]王如松认为:“人与环境和谐共处、持续生存、稳定发展的文化简称生态文化,涉及人的意识、观念、信仰、行为、组织、体制、法规以及其它各种形式的文化形态。”[3]李钧则认为,“生态文化”主要是指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它主要是自19世纪以来,人类在重视自身生存的生态环境保护过程中,逐渐产生的一系列的环境观念、生态意识,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系列有关生态环境的人文社会科学成果[4]。综上可见,生态文化迄今为止没有统一的定义,人们对这一概念的理解并不完全一致,甚至可以说差异很大。人们提及生态文化时,往往更多地停留在讨论人与自然关系的层面上。然而,随着生态学、环境科学以及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深入发展,“生态”这个词已经日益哲理化、观念化,它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自然生态内涵,它不仅仅是对事物与环境之间保持动态平衡、和谐共生关系和状态的描述,而是对整个客观存在表现出来的系统性、层次性、和谐性、协调性、动态平衡性的高度概括,从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层面上诠释事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依存的价值意义,引导人们从哲学生态学的角度,从整体上审视事物的演化进程,日益成为一种价值理念、思维范式和方法论体系,成为一种文化的代名词。实质上,生态文化是人类在不协调、不和谐的发展中应运而生的,它的适用空间具有广泛性,有着狭义和广义的区别。狭义的生态文化是一种反映事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意识形态、价值取向。广义上的生态文化指的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存方式。生态文化的核心思想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协同进化。具体地说,生态文化把事物之间平衡相依、发展协调、相互促进的关系作为逻辑起点,把人与自然及社会视为一个协调发展、相互依存的整体,强调人的价值观念从唯经济增长的功利主义价值取向过渡到人与社会及自然和谐共存、协同发展的价值取向。它在自然生态上,认为人与自然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主张通过健康、文明、合理的生产方式,消除人与自然的紧张关系,使人与自然协调。在社会生态上,主张遵循公平性原则和协调性原则,倡导合理化消费,关爱他人与社会,协调人与人的紧张关系、避免社会的无序竞争、维护社会成员间的平等及区域和国家间和平相处[5]。在人的生态方面,它认为社会发展最终目的是人的发展,应坚持以人为本,倡导人文关怀,强调人的社会关系全面和谐、生态环境全面改善、生活质量和精神水准全面提高及人的个性得到充分、自由、全面发展。生态文化的内容十分广泛,主要包括产业生态文化、技术创新生态文化、教育生态文化、艺术生态文化、消费生态文化等等要素,这些要素互相依存、互相促进,共同构成生态文化体系。

总体来说,生态文化是代表当代社会进步的文化尺度和标杆,是生态文明的必然选择。它所倡导的人与自然及社会和谐共存的价值理念里蕴含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代内公平、代际公平准则。在生态文化的影响下,经济高速增长、自然生态平衡、社会和谐有序,人将从被异化的关系中解放出来,愈来愈成为自由全面发展的人。

二、生态文化与“两型社会”建设的内在关系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两型社会”建设目标。但对于“两型社会”的含义,至今国内外都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以往学界主要就资源节约和自然生态环境层面来界定“两型社会”,但就“两型社会”建设对科学发展观的实践回应来看,其意蕴必然包含于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基本要求中;从科学发展观来看,其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由此可见,不仅人和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是“两型社会”的应有之意,而且人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也是“两型社会”的内在意蕴。因此,笔者认为,人文环境友好、社会生态和谐有序也是“两型社会”的应有之意。所谓“两型社会”就是资源节约、自然环境优美、人文环境和谐有序的社会形态。建设“两型社会”的核心是突破资源瓶颈,优化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目标是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协同发展。

由此可见,建设“两型社会”是我国政府思考如何求解既不能为了发展而破坏生态,也不能为了实现生态而停滞发展这一矛盾做出的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科学决策,是适应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现实诉求,也是实现人和自然及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厘清“两型社会”的内在本质、基本要求和建设目标并结合生态文化价值取向,我们不难发现,生态文化正是对“两型社会”建设的文化回应。生态文化蕴含的人与人、人与社会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宽容竞争、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取向正是“两型社会”所倡导的价值理念。生态文化主张通过技术创新生态化转向,在实现以社会经济增长为中心目标的同时追求自然生态平衡,因此,社会生态和谐有序和人的全面发展也正是“两型社会”建设所追求的终极目标。“两型社会”要求突破资源瓶颈,实现经济增长,而优化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生态环境的核心内涵,也只有通过技术创新的生态化转向才有可能实现。由此可见,生态文化正是“两型社会”建设迫切需要的文化,它们之间是相互促进、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辩证统一关系,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一方面,生态文化融合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用人文理性引导科学理性,它内化于人的思想,为“两型社会”建设提供精神动力,既是“两型社会”建设的引擎器,又是“两型社会”建设的思想基础和精神支撑,主导着“两型社会”建设的发展进程。另一方面,从某种意义上而言,“两型社会”建设既是生态文化践行的重要载体,又是丰富、提升和发展生态文化的重要实践源泉。因此可以说,生态文化是引领“两型社会”建设实践活动的思想指南,是契合“两型社会”建设内在需要的先进文化,而“两型社会”建设是提升和丰富生态文化的实践平台。

三、生态文化对“两型社会”建设的价值诉求

文化是一种人文熏陶,是一种精神力量,它虽不如政治和经济制度对社会发展的影响那么强烈和直接,但却更为稳定和深远。因此,“两型社会”的建构离不开文化的建设,而文化建设特别是生态文化建设对“两型社会”建设有着基础和先导意义,为构建“两型社会”提供思想保证、精神支撑、道德基础和文化条件。

(一)有助于人们树立生态理念

建设“两型社会”,观念要先行。生态文化的价值取向和内涵实质契合了“两型社会”建设的需求,是“两型社会”建设的文化保障和精神动力。因此,必须依靠先进的生态文化,引领全社会树立生态发展理念,使生态观深入人心。生态文化中蕴含的和谐共荣,协同共生的价值观、发展观和伦理观渗透于“两型社会”建设的各种生产、生活领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有助于人们在“两型社会”的实践活动中科学地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及人与社会的关系,逐步改变功利主义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引导人们树立生态价值观和发展观,把生态文化中蕴含的伦理价值作为一种评价原则和评价标准,来审查、判别、规范人们的认识,矫正和调整人们的行为和实践活动,使之符合“两型社会”建设的准则和要求,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及社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二)有助于促进生产和消费方式的转变

马克思曾经指出:“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6]由此可见,现代社会向“两型社会”的转变,根本问题是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的转变。生态文化不仅为“两型社会”的建设提供思想保证、精神支撑,还通过影响人来调整生产关系进而作用于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的调整。首先,生态文化通过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发展观,把生态文化理念嵌入产业结构调整目标体系,限制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扩张,鼓励低能耗,高产出的产业开发,建立节约资源、减轻环境污染的生态技术体系,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按照资源高效利用、生态环境损害最小和废弃物循环利用的原则来经营和管理传统产业,优化资源配置,推行生态生产方式,实现产业生态化。其次,生态文化引导人们改变过去那种奢侈消费、炫耀消费的消费观和利己主义伦理观,让人们认识到人的需求的多层次性:既有物质享受的需求,也有精神享受的需求和发展的需求。因此,我们不仅要关心自己的需求,而且要关心别人的需求,树立起绿色消费、合理消费、可持续消费的观念及人文关怀的理念,把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态观渗透到每一个单位、每一个家庭、每一个社区,以营造和谐的消费环境,彻底改变传统的生活消费方式。

(三)生态文化有助于推动“两型社会”的制度建设

首先,“两型社会”的制度建设是在一定的理念、思维方式的指引下形成的,同时也是以人的价值取向、观念、意识等文化品性为基础的。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奠基人诺斯认为,文化不仅是不同知识的混合,还包含对行为标准的价值判定,是一种非正式制度。而非正式制度是正式制度的来源之一,因此可以说,生态文化就是“两型社会”制度设计的来源之一,生态文化作为一种非正式制度为建设“两型社会”的各种制度设计提供宏观价值尺度和微观价值标准。政府通过立法把自然生态平衡,社会和谐有序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理念嵌入到各种政策、法律、法规、条例中去,在自然生态制度的建设上,创新有利于环境优化、资源节约的产业发展政策和法律法规,遏制企业破坏生态的风险行为,实现自然生态平衡。在社会生态制度的建设上,建立生态利益协调机制,促进社会利益合理分配,避免“马太效应”和社会生态失衡。其次,生态文化可以降低“两型社会”建设的制度运行成本。根据新经济制度学的观点,一项新的正式制度,如果符合制度作用对象的精神理念、文化诉求,其运行的成本就会降低,而且会产生对制度有利的社会效应。生态文化契合“两型社会”建设的需求,能够真实反映“两型社会”的伟大实践,反映人类向“两型社会”不断前进的发展趋势,并能潜移默化地改变人们的观念,升华人们的思想,重塑人们的精神,使人们自觉地按“两型社会”制度要求来规范约束自己的行动,抵制和反对违反“两型社会”建设制度的行为和现象,间接降低“两型社会”建设的制度运行成本,加快“两型社会”建设的步伐。

(四)生态文化有助于引导“两型社会”建设的技术创新生态化转向

熊彼特曾指出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特征就是技术创新。在“两型社会”建设中,要突破资源瓶颈就必须走技术创新的道路。以往的技术创新所关注的仅仅是经济效益,其创新观是一种线性创新观,这种传统的技术创新模式,已无法求解人和自然及人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函数的矛盾,必然要在生态文化的引导下向生态文明时代技术创新方式转型,走技术创新生态化转向的道路。

在“两型社会”建设的思路中,宏观层面上要把生态理念纳入国家制定科技发展和技术创新规划的目标体系中,调整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统筹城乡、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减少无序竞争,以达到优化资源配置,突破资源瓶颈,实现经济增长,优化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生态环境的目的。微观层面上要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理念嵌入到技术创新的各个环节,一方面,企业通过生态化技术创新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改善生产的物质结构和技术基础,促进新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通过生态构思和设计、重新组合生产要素,创造绿色新产品影响生产和消费需求,改变消费结构,促使产业结构不断趋向合理[7],从而引导技术创新朝着有利于资源、环境保护及其与经济、社会环境系统之间良性循环的方向发展,使技术创新真正成为建设“两型社会”的驱动器。

总之,“两型社会”建设是前无古人的事业,其成熟为社会进步的标杆,是要在生态文化的支撑和引导下,借助制度的合理安排,通过技术创新生态化转向,才能真正达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经济社会发展状态。而在“两型社会”建设过程中如何使生态文化这一引擎变量最大化,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最紧迫、最重要的课题,我们一定要把“两型社会”建设和生态文化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整合有效资源,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在“两型社会”建设中培育生态文化,在生态文化的构建中推进“两型社会”建设。

参考文献:

[1]易显飞,李兆友,张扬.论技术创新的文化驱动[J].科技管理研究,2009(7):65-67.

[2]余谋昌.生态学与社会[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8:16.

[3]孙江,韩也良,王如松.扬州生态文化建设的战略构想[J].科技与经济,2003(4):43-45.

[4]李钧.生态文化[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09(4):1-5.

[5]彭福扬,等.人文精神视野下的技术创新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101-104.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04.

[7]彭福扬,刘红玉.实施生态化技术创新促进社会和谐发展[J].中国软科学,2006(4):98-102.

(责任编辑:张群喜)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014(2015)02-0051-04

收稿日期:2015-01-18

基金项目: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2ZDB38);湖南省研究生科学研究创新项目“科学发展观视域下我国产业生态化发展研究”(CZ2011B148)。

作者简介:邱跃华,男,湖南怀化人,贵阳中医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可持续发展和产业生态化。

Eco-culture and Construction of Two-oriented Society

QIU Yuehua
(College of Humanities, University of Guiyang Medical Sciences, Guiyang 550002, China)

Abstract:Eco-culture is the historical response to the call of ration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time. It conforms to the scientific spirit and humanistic spirit, advocates natural and ecological balance,harmony between society and ecology and overall development of people. It is the ideological basis and spiritual support of the“two-oriented society”and is beneficial to the Chinese social advancement.

Key words:eco-culture;“two-oriented society”; ecology-oriented technology innovation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