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特色文化城市建设中的几个核心问题

时间:2024-08-31

梁光焰

(湖南文理学院 美术学院,湖南 常德 415000)

近30年来,中国城市建设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经济城市阶段、功能城市阶段和文化城市阶段。经济城市阶段是指改革开放初期到邓小平南巡讲话的十多年时间里,以深圳经济特区为龙头,延伸到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经济开发区以及海南经济特区等一大批以经济指标高低为衡量标准的城市,这些城市以市场经济为导向,勇于破除意识形态坚冰,为中国城市的经济发展找到了方向。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全面深化、推动了改革开放政策,中西部城市为了仿效沿海城市的经济发展模式,着力于城市硬件设施建设,通过改善城市交通、美化街道、新建开发区等手段,为城市营造优秀的投资环境,客观上完善了城市功能,扩大了城市规模,城市建设进入功能化发展阶段。2005年1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其中明确提出“宜居城市”的概念,这标志着我国城市建设“从以物为中心向以人为中心的转变,不仅关注城市的物质生产,经济积累以及城市各方面的建设在数量上的增长,更关注文化的发展”[1],城市建设开始进入文化自觉时代,许多城市因此把打造文化名城作为其发展战略之一。

城市建设进入文化自觉阶段,意味着人们对于城市的理解由先前单一注重城市经济指标、规模程度和功能性,转向城市的精神文化建设,城市开始摆脱资本强制和现代工业标准体系的制约,走向注重个性化和特色文化建设时期。特别是近几年来,许多城市提出品牌文化城市、特色文化城市的建设规划,把打造独具特色的文化城市作为规划蓝图,城市建设摆脱了此前盲目跟进、简单模仿的阶段,进入更高的个性发展阶段。

一 城市文化的内涵

学术界一般是根据文化的三种存在形态——器物、体制和思想理解城市文化,把城市文化形态分为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方面。这里面有两个问题。一是器物、制度和精神思想是就整个人类文化存在形态来讲的,用文化的普遍特性(文化)去理解某一特定文化现象(城市文化),就好像用“动物”的特征去分析“狮子”的特点一样,必然会忽略个体的特殊性。比如物质文化,我们并不能从建筑、马路、商场等物质设施本身看出北京、上海、成都和广州之间的实质性区别。再看城市的行为文化,那些所谓的卫生城市、宜居城市、生态城市等并不是某座城市的特色,因为既然是城市,它就必须卫生、必须宜居、必须生态,否则的话何以能成为一座合格的城市呢。至于城市的精神文化,那就更加宽泛和抽象,几乎无所不包。二是就城市文化这一特殊的文化现象来看,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是一种交叉关系,物质文化和行为文化往往是精神文化的直接表现,它蕴含着精神文化。比如北京的胡同文化,既以胡同及其相关建筑的物质形态存在,又以“胡同人”的生活、行为方式存在,而北京的胡同文化精神又都是通过这些物质形态和行为方式反映出来的。

事实上,英国人类学家泰勒对文化的定义极具启发性,他说:“文化或文明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具有的其它一切能力和习惯。”[2]泰勒告诉我们,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中历史积淀的结果,它体现于社会生活的各个细节之中,并呈现出独特的整体风貌。因此,我们可以这样定义城市文化:城市文化即某一特定区域空间聚居群体生活实践的历史积淀。特定区域空间聚居群体并不局限于城墙以内的居民,而是指一座城市所能影响的区域。这个定义既避免了由于对城市文化概念进行无限制的抽象,而抹煞了城市与城市之间的区别,又重点突出城市的地域性、历史性、特殊性和多样性,注重了城市的个性特色。

由此,我们可以进一步得出这样的结论:城市的特色文化是以特定的城市历史积淀下来的精神内涵为基础,通过形象外观展示和城市的管理维护所传达出来的城市个性。从这个角度看,城市文化就包括城市的总体精神内涵文化、城市的形象外观文化和城市管理文化三个方面。就现代城市文化建设实践来说,城市的总体精神内涵文化是城市建设规划的理念和方向,起根本性的决定作用,城市的经济发展、建筑开发、运作管理、发展规划都应该以此为中心。城市的形象外观是城市特色文化最直接的展示,表现在城市的建筑、街道、标志及公共空间的设计规划和城市美化等方面,是以具体可感的视觉形象展示出来的。城市管理文化则包括城市的经济管理、社会生活管理和文化管理,也包括城市自身的历史遗迹的管理和保护等,它是城市文化的间接表现。

也就是说,城市的精神内涵与城市形象外观、城市的管理文化之间是表现和被表现、传达与被传达的关系。在具体实践上,城市的精神内涵是被城市的历史和地域文化客观决定了的,需要建设者深入研究、敏锐捕捉、准确判断和科学论证。城市的外观设计则包含了一切与城市相关的视觉系统,如色彩、元素、线条、造型等,侧重于艺术的审美方面。而城市管理文化则是理性的、科学的,是城市的内部结构系统和组织系统,渗透于社会生活和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

二 城市文化特色的决定因素

特色就是事物自身所拥有的独特形态。像世界上其它事物一样,城市也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城市的普遍性是指城市所能提供的生产、生活及社会服务功能,最终落脚于其功能的完善程度。城市的特殊性就是一座城市区别于其它城市的独特价值,这种价值主要是通过文化表现出来的。也就是说,城市特色主要归结于城市的文化特色,而不是指其功能特色。比如,某城市交通系统特别完善,几乎完全解决了现代城市经常出现的拥堵问题,但它并不是该城市独一无二的特色,因为其它城市完全可以通过借鉴学习,实现与该城市一样完善的交通功能,并且功能上的完善是所有城市发展的共同方向。文化则不同,它本身就蕴涵着独创性、个性和特殊性的含义,无法通过学习和模仿去实现。可见,城市特色根本来说指的就是其文化特色,因此,有些城市为强调城市的文化竞争力,提出了“城市即文化,文化即城市”[3]的口号。

笔者认为,城市的文化特色首先取决于城市的历史。虽然在起源上,城市大都发端于军事守卫或商业贸易的需要,但在本质上,人是城市的灵魂和核心,城市的历史就是人的创造史、人的生活史。城市居民像原始的部落族群一样,作为一个聚居的共同体,他们有着共同的信仰、理念和情感判断,从而形成了稳定的、相对封闭的文化集团,这种特定的文化随着历史的演化发展,逐渐外化为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最终通过建筑、工艺、文学艺术、服饰、饮食以及各种风俗、仪式表现出来,构成一座城市的历史传统。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的传统,而且这种传统是独一无二的,它决定了一座城市的本质。其次,城市的文化特色还取决于城市的地域空间。地域空间不仅代表着城市所占据的地理位置和拥有的自然资源,还包含着各自不同人文景观、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方言艺术等,构成了鲜明的地域特色。比如中国湘西的凤凰城,除了占据了湘贵边界独一无二的地理位置外,还集中体现了湘贵边界独特而神秘的文化。也就是说,地域空间使每座城市都获得了地理分布的独特性,成为特定区域的地理、自然和人文的象征符号。

所以,城市的文化特色决定于城市自身的文化历史和城市所在的空间地理位置,城市历史是城市的时间经线,城市的地理位置是城市的空间纬线,经纬相交锁定了一座城市的文化特色。因而现代城市建设规划,要着眼于一座城市自身的地域优势,研究它的历史文化,发掘该城市本有的特色文化。可见,城市的文化特色是被城市自身的历史和地理空间决定了的,是客观存在的,它需要的是通过现代城市建设去发掘、张扬和传播,而不是人为地打造出什么特色城市文化。在城市建设中,我们经常听说深圳学习香港,上海学习纽约,苏州学习新加坡等,如果能够立足自身历史文化,通过学习来发扬自身的文化个性,那么学习是必须的;如果机械地抄袭和模仿别人的外观和形象,就会淹没本身固有的文化特色,这种东施效颦的行为将是城市建设的灾难。

三 城市形象、城市外观和特色城市文化的关系

城市形象就是人们对城市的感受和印象,里面包含着复杂的理性和情感因素,其内容相当丰富,既有人们对于城市历史、经济发展水平的感受和认识,也包含着人们对于城市建筑、风景名胜、管理制度、文化教育以及居民的行事风情等的感受认识。城市建设者为了宣传城市形象,精心拍摄宣传片,制作城市宣传口号,设计城市的视觉识别系统,其目的是为了引导和加深人们对某城市固有文化特色的接受和记忆,以此推销该城市的个性理念,加强市民生活实践的自觉性,更好地为城市全面发展服务。可见,城市形象是通过把城市特色文化符号化、视觉化,然后借助公共媒介或以其它手段进行表现和传播,最终落实到公众的心目中,形成具体可感的形象。所以说,城市形象就是城市文化的形象化和感官化。

作为概念的城市特色文化比较抽象,它就像人的名字一样,并不像对象的直接给予那样丰富。比如成都一直在传达“休闲”的文化理念,但什么是“休闲”,怎样把“休闲”这一抽象概念转化为公众心目中具体可感的休闲形象,这需要运用城市语言来描绘传达。所谓城市语言,是指城市的建筑、规划、街道、公园、古迹、博物馆以及城市的各种经济活动和文学艺术活动等。就像绘画运用色彩和线条,音乐运用节奏和音符,文学运用语言和文字一样,现代城市为了表现其特色文化理念,当然会自觉地通过街区规划、建筑、公共空间的装饰设计等,用固定的色彩、线条、符号等去表现这一理念,这最终就形成了城市外观。所以说,城市外观是指城市建设进入文化自觉时代,为了表现特定的文化理念而呈现出来的外在样式。如果说城市特色文化理念是城市的主题,城市形象是公众心目中的具象,那么城市外观则是城市的主要“文本”,人们对城市形象的接受,除建设者借助现代传媒主动宣传外,最主要、最直接的信息还是来自于对城市“文本”的阅读,来自人们对城市外观的感知。

在文化城市建设过程中,建设者们往往着眼于城市宣传片的制作、城市口号的策划,而忽略了城市外观的设计,虽然许多城市的理念和口号宣传各不相同,但马路一样的油黑笔直,建筑同样的方正高耸,购物广场和街心公园装饰雷同,有的甚至冠以巴黎风情、浪漫威尼斯等名号,使人身在城市中,感受到的是经济发展的破坏力、过度美化的冗赘感,至于城市的文化个性却荡然无存,城市个性实际上已迷失在现代工业和现代科技的迷宫里。

城市形象的宣传只是借助现代传媒进行城市特色文化传播的途径,真正要实现城市的个性文化理念,只有通过打造与之相符的城市外观来实现,外观才是城市特色文化的展演方式和存在方式,是给予公众最直接、最具体的感受,是人们对于一座城市的直接读本。因此,城市的特色文化建设过程中,要充分做好与城市历史文化和地域特色文化相符的外观设计,而不单单是标语口号、宣传片、形象大使的策划、编排和挑选。

总之,城市的文化个性并不是城市建设者追风逐潮、主观商定的产物,而是由城市的历史文化和城市所在地域空间文化决定的。城市的文化特性就像人的精神个性一样,虽是内在的,但要通过外在的语言和行为举止表现出来,城市文化是通过城市语言和城市行为来表现。城市语言就是城市的规划、建筑、街道、标志、公园等,它通过切合自己文化底蕴的设计来传达其文化理念;城市行为则包括城市对于自己历史的态度以及城市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管理等方面。城市通过自己的语言和行为,为公众树立起独具特色的城市形象,这样,城市以文化为依托,才能获得独特的个性价值。

[1]单霁翔.从功能城市走向文化城市[M]//城市文化国际研讨会暨第二届城市规划国际论坛论文集.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7∶90.

[2][英]泰勒.原始文化[M].蔡江浓,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1.

[3]王琳.文化产业的发展与预测[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211.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