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李蕊怡
(吉林大学 文学院,吉林 长春 130000)
据《辽史》记载,辽代曾在汉字与回鹘文等的影响下创制了契丹大字与契丹小字两种文字,但后来皆随时间流逝而长埋地下,不为人知。1922年,辽庆陵被盗,契丹文字才得以重见天日,随后不断有契丹语言文字学者进行细致的研究与解读,亦取得一些突出成果。随着出土石刻资料的不断增多,为研究契丹文字提供了较多有利资料,解开了诸多疑惑,但仍有不少谜题尚未破解。笔者不揣浅陋,拟对近十年来的研究做一梳理,以求教于方家。
近年来,出土石刻资料不断增多,为契丹小字研究工作的展开奠定了坚实基础。《契丹文字90年回顾与前瞻》一文发表于契丹文字出土90周年之际,该文对契丹文字的发现、契丹小字的最初研究、国外对契丹小字的研究、契丹文字研究小组的成立及研究成果、契丹大字的研究情况及契丹文字研究的前景进行了总括性的归纳与分析①契丹文字90年回顾与前瞻[J].辽金历史与考古(第七辑),2017(1):224-234.。张亭立《21世纪以来国内契丹语言文字研究述略》一文,对2000年-2012年间学界对契丹语言文字的研究状况做一简要梳理,有助于把握该时段研究的概况②张亭立.21世纪以来国内契丹语言文字研究述略[J].华西语文学刊(第八辑),2013(1):97-107.。阜新地区是辽代契丹贵族主要生活区,亦是契丹小字的集中发现地之一。刘德刚、刘小红、石金民在《阜新地区出土辽代契丹小字墓志综述》一文中,对该地区汉契对照墓志、契丹小字墓志的出土及其解读情况进行了分析与归纳总结③刘德刚,刘小红,石金民.阜新地区出土辽代契丹小字墓志综述[J].辽金历史与考古(第九辑),2018(1):313-320.。傅林在博士论文《契丹语和辽代汉语及其接触研究——以双向匹配材料为基础》中,对契丹大字及小字的解读过程进行研究,分析其面临的瓶颈及控制条件。在辽代汉语研究方面,以契丹汉字音为基础,根据匹配原则确认了七音系,最后还综合利用上述成果,探讨了契丹语中“汉人”的词源④傅 林.契丹语和辽代汉语及其接触研究——以双向匹配材料为基础[D].北京: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3.。陶金《契丹文字创制的新思考》一文,对契丹文字深入研究后产生的疑问进行新思考,对契丹大小字的辨别历程、契丹大字与突厥字母比较、契丹大字与回鹘文比较、表意契丹小字与契丹大字、契丹大小字共有字形、契丹大字中的合体拼音字与表示汉字的重复字、契丹小字使用上限考证等内容进行分析与总结①陶 金.契丹文字创制的新思考[J].华西语文学刊(第十三辑),2016(2):231-249+403.。呼格吉乐图在《契丹语与蒙古语共同词汇研究》一文中,对前期契丹小字的研究状况进行总结,对已释契丹小字进行梳理,并整理出契丹语同蒙古语之间的共同词汇,试图阐明二者之间的语音对应关系②呼格吉乐图.契丹语与蒙古语共同词汇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7.。
吴英喆继《契丹小字释读问题》《契丹语静词语法范畴研究》与《契丹小字的新资料:萧敌鲁和耶律详稳墓志考释》之后,又出版《契丹小字新发现资料释读问题》一书,对于新发现资料进行归纳、分析与解读。宫海峰对该书进行总结与评价,认为该书对新资料的介绍与公布值得肯定,考释重点突出且有新见解,对少有学者涉足的契丹语语法方面亦做出可贵探索,对于前人研究成果的尊重值得称道。同时,宫海峰亦指出该书的几大不足之处,如书中有些拓片未与原碑进行对比,存在某些校对不精与录入错误之处等③宫海峰.吴英喆:契丹小字新发现资料释读问题[J].华西语文学刊,2013(1):253-256+260.。刘凤翥在原作《遍访契丹文字话拓碑》的基础上增加了2005-2015年间的拓碑活动,及数十年来积累起的辨识赝品意识,附录《已经释读的契丹小字语词》,完成新著《契丹寻踪——我的拓碑之路》一书,郭玉春对该书进行简要评介,认为该书保留了大量史料与学林掌故,深刻揭露了制造赝品的行为,深入浅出地解释了研究契丹文字的意义,并介绍了拓碑技术的精要,为自学提供指导④郭玉春.寻契丹探绝学——评刘凤翥及其《契丹寻踪——我的拓碑之路》[J].博览群书,2016(10):126-128.。康鹏《即实:<谜田耕耘——契丹小字解读续>》一文认为,该书是即实利用母语蒙古语语言优势,通过仔细校勘墓志文字,提出诸多极富创见的观点,并随着新资料的出土与研究不断被证实为正确论断。认为该书的三部分中,第一部分针对19件契丹小字墓志进行释读,是最见功力,也是最有价值之处,对其中汉语典故的解读亦甚有价值⑤康 鹏.即实:《谜田耕耘——契丹小字解读续》[J].华西语文学刊,2013(1):231-236.。
自契丹文字重见天日,不少学者为揭开其神秘面纱而不断探研。《凯尔温与瓦林茫哈——纪念契丹文字出土九十周年》一文,对九十年前凯尔温在瓦林茫哈首次发现契丹文字的经过进行回顾,以纪念契丹文字之出土⑥刘凤翥.凯尔温与瓦林茫哈——纪念契丹文字出土九十周年[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8-1(03).。《文汇报》记者单颖文《刘凤翥:半世纪只为契丹学》一文,对“契丹文字的首席学术权威”刘凤翥的学术生涯做一简要回顾,充分展现出其对契丹学的热忱⑦单颖文.徐文堪谈契丹语文的全球研究[N].文汇报,2016-8-26(15).。其另文《徐文堪谈契丹语文的全球研究》提到,徐文堪先生认为国内学者在文字的识读方面更扎实、更强;国外学者则更倾向于将契丹文字纳入语言体系中去研究,包括探究其语法结构、词汇特点⑧单颖文.徐文堪谈契丹语文的全球研究[N].文汇报,2016-8-26(15).。此外,李俊义《刘凤翥先生在契丹学领域的学术贡献》一文,亦对刘凤翥学术成就做出总结:对契丹大字与契丹小字的深入研究、对契丹辽史进行研究、对契丹辽朝石刻文字的搜集、整理与研究、对契丹文字文物进行辨伪、将南北朝时期最难理解的六十多篇古汉语翻译为现代汉语及不遗余力地培养契丹文字研究人才等⑨李俊义.刘凤翥先生在契丹学领域的学术贡献[J].辽金历史与考古,2018(9):333-336.。并且,刘凤翥曾撰文《王静如先生对契丹文字的学术贡献》,认为王静如秉持科学的态度研究契丹语言特点,提出契丹小字是以原字拼成,并对第一批契丹小字字义之释读与词尾进行推测,为学界进一步研究做出突出贡献⑩刘凤翥.王静如先生对契丹文字的学术贡献[J].西夏学,2013(19):14-17.。张少珊《潜龙师对解读契丹文字辽代国号的学术见解》一文提到,其师潜龙对契丹文字诸多领域均有较为突出的成绩,并着重对其师在解读契丹小字辽代国号中的突出贡献进行总结归纳①张少珊.潜龙师对解读契丹文字辽代国号的学术见解[J].辽金历史与考古,2017(7):39-44.。
清格尔泰在契丹语言文字研究中有极高造诣,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孙国军《清格尔泰先生与蒙古语、契丹语研究》一文简要概说了清格尔泰在蒙古语及契丹语研究中提出的见解与所作贡献,认为他将契丹文字研究推向世界前沿②孙国军.清格尔泰先生与蒙古语、契丹语研究[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7(5):1-6.。孙国军、陈俊达《清格尔泰先生学术生平述略》认为,清格尔泰先生在蒙古语族诸语言、满语、契丹的语言和文字等领域均有着极高的学术造诣,并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受到学界的高度重视。《契丹小字研究》《契丹小字释读问题》等著作,将我国的契丹文字研究推向了世界前沿③孙国军,陈俊达.清格尔泰先生学术生平述略[J].赤峰学院学报,2018(4):1-6.。
李艺《刘浦江的契丹小字研究》一文认为,刘浦江第一个明确提出要利用契丹文和女真文的相关资料来研究辽金史。在师从刘凤翥学习契丹文字之后,很快就将所学运用到契丹碑铭的整理和考订中去,并发表了一系列有创见性的文章著作④李 艺.刘浦江的契丹小字研究[J].黑龙江史志,2015(14):44-45.。高树伟《契丹文字研究之外的厉鼎煃》一文,对厉鼎煃在契丹文字学领域的成就及其他方面的建树做了概述⑤高树伟.契丹文字研究之外的厉鼎煃[N].中华读书报,2017-7-26(09).。
契丹小字的释读问题一直是学界的一大难点。目前已有不少针对契丹小字词汇及墓志的字音、字型与释义进行研究。刘凤翥《若干契丹小字的解读》一文,在参考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若干契丹小字进行释读工作⑥刘凤翥.若干契丹小字的解读[J].辽金历史与考古,2017(1):351-355.。即实《简说契丹语的亲属称谓》一文,对学界契丹语亲属称谓的研究历程进行回顾并提出个人见解,又释读出前人未能成功解读的若干契丹语亲属称谓⑦即 实.简说契丹语的亲属称谓[J].华西语文学刊,2013(1):68-73.。李思齐《辽庆陵东陵人物壁画契丹小字墨书的复原与考释——兼论东陵圣宗陵说》一文,对以往学界忽略掉的东陵人物壁画肩膀处所题契丹小字墨书进行复原考释,成功还原出壁画上真实存在于《辽史》中的人物,进而论证东陵圣宗陵说法的准确性⑧李思齐.辽庆陵东陵人物壁画契丹小字墨书的复原与考释——兼论东陵圣宗陵说[J].北方文物,2019(1):22.。傅林《论契丹小字与回鹘文的关系及其文字改革》按时间线索梳理契丹小字文献的拼写方式差异,观察到契丹小字在初始的符号系统设计上受到了回鹃文的直接影响,具体表现为同部位的塞音或塞擦音用相同符号表示舌根辅音及其小舌变体,用不同符号表示后元音,按松紧分为两套符号,但不注重区别舌位高低不同的音素。后期的文献通过自发的文字改革改变了上述格局,但不同部位的辅音改革起始点和速度不同。改革总进程在金代趋于结束⑨傅 林.论契丹小字与回鹘文的关系及其文字改革[J].华西语文学刊,2013(1):58-68.。其文《论契丹语中“汉儿(汉人)”的对应词的来源》,基于契丹小字原字和汉语的语音对应以及文献资料,论证了“汉儿(汉人)”的契丹语对应词是汉语借词“朝”加上契丹语词“人”构成的,并指出了这一词形在后代语言中的流变⑩傅 林.论契丹语中“汉儿(汉人)”的对应词的来源[J].辽金历史与考古,2013(4):132-149.。唐均《契丹文“卯兔”论》梳理了迄今已知的契丹语“卯兔”的六种不同文字载体形式,包括两种汉字记音、三种契丹大字形式和一种契丹小字形式。通过对契丹文的文字学剖析,将其记录的契丹语音形式进行到位构拟,再将这些契丹语的拟测结果置于阿尔泰语源学的广阔视野中加以检验,从而得出了契丹语“兔”的不同语音形式的各自语源地位,进而对阿尔泰语源学的精微化,以及蒙古语族的理论建设起到积极的作用①唐 均.契丹文“卯兔”论[J].青海民族研究,2016(2):195-198.。此外,其文《契丹文“戌犬”考述——王元鹿教授古稀寿辰生肖诠释》对“戌犬”一词进行合理阐释,认为现存关于契丹语词“戌犬”的材料中,契丹大小字和汉字记音通过构拟可得相当一致的结果,而这个拟测结果上溯至汉字记音的鲜卑语词“若干:狗”,下延至女真—满洲语乃至多种通古斯语汇,其间体现出鲜明的“狼~犬~狗”词汇演化脉络,以此推知鲜卑语和契丹语虽然在谱系归属上归属蒙古语族而远离通古斯语族,但就“犬~狗”系列语汇而言,更多体现出了其中浸润的通古斯特质②唐 均.契丹文“戌犬”考述——王元鹿教授古稀寿辰生肖诠释[J].华西语文学刊,2016(2):171-178.。康鹏《契丹小字“地皇后”考》一文,结合多方墓志,探析契丹小字“地皇后”的字形、音译等③康 鹏.契丹小字“地皇后”考[J].西北师大学报,2016(5):107-111.。康鹏《<马卫集书>中的契丹语词“Sh.rghūr(汉人)”》对阿拉伯文献《马卫集书》中载有的名为Sh.rghūl/Sh.rghūr的民族进行考述,认为他们居于水泊、稀泥之中,该词源自契丹语“汉人”一词的复数形式*iaukūr;S·nqū为北宋王朝,源自契丹语化的“宋国(*sugkur)一词,所谓的水泊、稀泥则是指北宋河北地区的塘泊工程④康 鹏.《马卫集书》中的契丹语词“Sh.rghūr(汉人)”[J].西域研究,2016(3):30-39.。刘凤翥《契丹大字和契丹小字的区别》一文,分析了厉鼎煃、王静如、金光平、阎万章等学者对于契丹大小字的看法,并提出个人对于二者之间联系与区别的见解⑤刘凤翥.契丹大字和契丹小字的区别[J].辽金历史与考古,2017(1):235-242.。
同时,对契丹小字及墓志的解读与考释是研究重点。孙伯君撰《契丹小字解读新探》《契丹小字解读再探》《契丹小字解读三探》三文,对契丹小字的释读工作阐发了个人见解,并对一些契丹小字进行释读⑥孙伯君.契丹小字解读新探[J].民族语文,2010(5):56-64.⑦孙伯君.契丹小字解读再探[J].辽金历史与考古,2017(1):320-334.⑧孙伯君.契丹小字解读三探[J].辽金历史与考古,2017(1):335-342.。吴英喆与杨虎嫩所著《契丹小字的新资料:萧敌鲁和耶律详稳墓志考释》首次刊布了内蒙古大学所藏的萧敌鲁副使墓志和耶律详稳墓志,并对其进行尝试性解读。聂鸿音读后,认为作者在参考以前诸家契丹字词研究成果后,对此二方墓志进行了公允辨析,并提出墓志辨伪的五要素,聂鸿音亦对此发表了个人见解,对今后学界在出土墓志的辨伪态度及关注要素提出了合理看法⑨聂鸿音.《契丹小字的新资料》读后[J].满语研究,2011(2):137-139.。即实《读谜谈解——得勒坚墓志补说》一文,对《得勒坚墓志》进行三大补说:一是记音释义;二是释义与史实核对;三是对相关历史故事做了介绍⑩即 实.读谜谈解——得勒坚墓志补说[J].社会科学辑刊,2015(6):171-176.。康鹏《契丹小字<萧敌鲁副使墓志铭>考释》结合辽代汉文文献对该墓志进行了释读。通过考释发现,墓主的五世祖即辽朝历史上著名的萧挞凛,以此为突破口,使该墓志所记载的墓主十代先祖的世系得以厘清,同时纠正了前人的一些讹误。从释读中还可以看到,该墓志所反映的契丹父子连名、父子同名、从兄弟同名以及收继婚等民族文化现象⑪康 鹏.契丹小字《萧敌鲁副使墓志铭》考释[J].辽金历史与考古,2013(4):261-292.。而《契丹小字<耶律(韩)迪烈墓志>札记——兼谈仿刻迪烈墓志之赝品》一文在分析墓志的基础上,将真伪墓志进行比对,更为清晰直观⑫康 鹏.契丹小字《耶律(韩)迪烈墓志》札记——兼谈仿刻迪烈墓志之赝品[J].辽金历史与考古,2017(1):126-150.。吴英喆《契丹小字“迭剌部”考释》一文,就学界存在争议的“迭剌部”展开研究,从表“部”的契丹小字入手,结合新发现契丹文墓志,为“迭刺”的契丹小字构拟音值,并对其涵义提出个人见解⑬吴英喆.[J].契丹小字“迭剌部”考释[J].民族语文,2011(5):72-77.。其文《萧查刺相公契丹文遗言》通过契丹小字与汉文的比较,并参考中古蒙古语的特征,可以解读表示“常语”“尚”“起”“级”“去”“可”“面”“见”“无何”“稀少”等有关契丹字的语义①吴英喆.萧查刺相公契丹文遗言[J].内蒙古社会科学,2016(2):54-57.。刘凤翥《契丹小字<故耶律氏铭石>考释》,就该铭石的题目、作者、主人的前辈、主人及其丈夫事迹等方面进行辨析并提出个人看法②刘凤翥.契丹小字《故耶律氏铭石》考释[J].赤峰学院学报,2014(10):1-7.。其文《契丹小字<萧徽哩辇·汗德墓志铭>为赝品说》认为,作伪者运用了移花接木和“埋地雷”的方法进行作伪,错字连篇、语句不通、不符合一般墓志铭的格式,且以入葬年款冒充铭文,有互相抵牾之处③刘凤翥.契丹小字《萧徽哩辇·汗德墓志铭》为赝品说[J].辽金历史与考古,2017(1):410-415.。《契丹小字道宗哀册篆盖的解读》认为,该处解读工作比其它契丹小字资料增加了两个麻烦:一是把篆体原字恢复为揩体原字的问题,二是把分开的原字组合成单词的问题。作者亦在参考诸家见解的基础上对其进行详细解读④刘凤翥.契丹小字道宗哀册篆盖的解读[J].辽金历史与考古,2017(1):356-361.。《再论<耶律廉宁墓志>为赝品说》研究认为,该墓志是在参照契丹小字《耶律仁先墓志》《耶律智先墓志》等的基础上,据《辽史》记载东拼西凑而成,不仅有抄袭现象,还存在错字连篇、不符合墓志体例等问题⑤刘凤翥.再论《耶律廉宁墓志》为赝品说[J].辽金历史与考古,2017(1):399-403.。
除了对契丹小字某些词汇及墓志进行解读外,还有利用契丹小字做进一步研究者。韩世明、都兴智《渤海王族姓氏新考》一文,借用《耶律宗教墓志铭》《永宁郎君墓志铭》等,认为渤海王族原来姓氏为“迷里吉”⑥韩世明,都兴智.渤海王族姓氏新考[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15(2):126-132.。傅林《从契丹文墓志看辽代汉语“儿”字的音值》中,通过整理契丹小字原字和汉语音类的对应,分析出辽代汉语“儿”的音值⑦傅 林.从契丹文墓志看辽代汉语“儿”字的音值[J].保定学院学报,2016(1):65-70.。刘凤翥《从契丹文推测汉语“爷”的来源》一文便是借助《耶律迪烈墓志铭》等契丹小字及《木兰诗》《金瓶梅词话》等,来推知“爷”字来源,进而窥知民族大融合时期语言文化交融之景象⑧刘凤翥.从契丹文推测汉语“爷”的来源[J].辽金历史与考古,2017(1):257-258.。而《从契丹小字解读探达斡尔为东胡之裔》一文,则分析了达斡尔语中来自于契丹语的部分词汇,认为其并非借词,而是包含着民族成分的因袭。以此推测,达斡尔族是元灭金后,由留居当地的契丹人发展而来的⑨刘凤翥.从契丹小字解读探达斡尔为东胡之裔[J].辽金历史与考古,2017(1):261-265.。其文《契丹文字中辽代双国号解读的历程》,则从辽道宗哀册篆盖上首次出现的契丹国号及前人研究成果,将契丹大字与契丹小字国号的解读历程呈现出来⑩刘凤翥.契丹文字中辽代双国号解读的历程[J].辽金历史与考古,2017(1):247-253.。孙伯君《契丹小字碑铭中的金代年号》一文提到,目前存世契丹小字的碑铭中有三件刻于金代。通过借助女真语文,考证其中出现的年号,可知契丹小字和存世女真文在文字性质上存在高度的一致性⑪孙伯君.契丹小字碑铭中的金代年号[J].满语研究,2015(1):54-57.。乐日乐《辽“本班郎君”非本部族之郎君考辩》一文,利用《萧图古辞墓志》等契丹小字墓志内容,得出本班郎君非本部族郎君的结论⑫乐日乐.辽“本班郎君”非本部族之郎君考辩[J].北方文物,2018(3):97-98.。吴英喆、孙伟祥《契丹文皇族“第十帐”及其他》一文,利用《耶律玦墓志铭》《萧仲公墓志》等契丹小字内容,契丹小字基数词(十)的读音为bo或ɑbo,或与蒙古语族语言中的“十”同源。契丹语“房”有别于“帐”,皇族与后族帐分名称的释读有待深究⑬吴英喆,孙伟祥.契丹文皇族“第十帐”及其他[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15(4):131-135.。张少珊《辽代耶律李胡与和鲁斡的封号》一文,借用契丹小字墓志等资料,通过本校、他校和理校等方式,得出李胡封号为“皇太弟”和鲁斡封号为“皇太叔祖”①张少珊.辽代耶律李胡与和鲁斡的封号[J].民族研究,2016(2):106-111.。康鹏《<马卫集书>中的契丹“都城”——兼谈辽代东西交通路线》称,中亚谋夫(Marv)人马卫集曾记载了一条著名的东西交通路线,考诸契丹语汇,ūtkin应为契丹语词*ūdki,意即“上京”;ūjam很可能源自契丹语化的“御帐”一词,盖指辽帝之行宫。正是由于辽的政治中心在捺钵(斡鲁朵)之中,造成人们误认为辽帝的“御帐”就是都城②康 鹏.《马卫集书》中的契丹“都城”——兼谈辽代东西交通路线[J].民族研究,2017(2):88-98.。彭挞茹罕《契丹文史料所见安团将军及割烈司徒名讳考释》解读新近发现的契丹小字碑刻,考证国舅小翁帐阿古只之子安团及其孙割烈名讳及身份,得出相关史料中“迷古德”“迷骨里”“迷古宁”均为阿古只之子安团的另一个名字。根据对应汉字之古音,为二契丹小字原字构拟了ku和ɑ之音,判断出《辽史》所载萧排押之父为相关文献中的“割烈”“讫列”,而并非萧挞凛③彭挞茹罕.契丹文史料所见安团将军及割烈司徒名讳考释[J].内蒙古社会科学,2019(3):112-116.。
通过综合分析学界近十年来对契丹小字总结性研究、相关学者研究及契丹小字释读研究与利用契丹小字做进一步引申研究等诸方面成果可知,随着近年来新出土石刻资料的不断增多,尽管新的研究成果不断增加,但仍然存在许多难题未得到合理解答,很多契丹小字尚未得到解读。进一步分析墓志、碑刻等资料,结合史料记载,并参考契丹语的亲属语言来对契丹文字做进一步解读,应是未来研究的方向。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