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广东)刘韦玲
叶挺独立团对党的群众路线的初步实践
(广东)刘韦玲
【摘 要】叶挺独立团名义上隶属于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实际上是中国共产党直接掌握的正规军队,自创建起便对如何走群众路线来开展国民革命运动,进行了初步探索,这些探索为后来党的群众路线的形成提供了有益借鉴。
【关键词】叶挺;独立团;群众路线
叶挺独立团是“是党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用大力组织、培养起来的一支革命武装”①周士第:《叶挺独立团始末》,《回忆叶挺》,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6页。,名义上隶属于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实际上是中国共产党直接掌握的正规军队。在北伐战争中,叶挺独立团因作战勇敢,屡建奇功,被誉为“铁军”。叶挺独立团还善于做群众工作,对如何走群众路线来开展国民革命运动进行了初步实践,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一)独立团成立概况及其本质属性
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尽管处于幼年时期的中国共产党,对于如何创建一支完全新型的人民军队,如何确立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仍没有形成一整套成熟的建军思想,但广东地方党组织已经开始了这一方面的探索。当时,中共广东区委周恩来、陈延年等领导人在领导革命群众运动的实践中,深感建立一支以共产党员为骨干并由共产党直接领导的革命军队作为国民革命军的核心力量和保障工农群众革命利益的重要意义,因而决定筹组以共产党员为骨干的独立团。
1925年11月,时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的周恩来和中共广东区委征得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军长李济深的同意,以原铁甲车队为基础,在广东肇庆组建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第三十四团,叶挺任团长。1926年1月,改称第四军独立团(通称“叶挺独立团”)。
从性质上看,独立团不仅是一支有别于旧式军队的新型革命军队,而且是一支以共产党员为骨干并由共产党直接领导的革命军队。为组建这个团,周恩来、陈延年亲自谋划安排,人员经过严格考察和选定,不仅叶挺是中共党员,而且调集了20名共产党员任连以上各级领导,同时还把孙中山交给共产党人管理的铁甲车队并入该团。铁甲车队全队150名队员都是中共广东区委挑选的进步青年。叶挺出任团长之后,坚持共产党对这支军队的领导,组建了一个秘密的共产党支部,直属中共广东区委领导,作为该团的领导核心。各营有党小组,实现了党对全团的领导。
叶挺独立团成立后,不仅对外宣示部队的宗旨是“为人民谋利益”,而且行动上也以全新姿态展示革命军队的良好风貌。1926年5月,独立团作为北伐军先遣队,率先从广东出发开赴两湖前线,在工农群众大力支援下,摧枯拉朽,胜利进军,经历了七次重要战役:首战渌田,长驱醴陵,力克平江,直入中伙铺,奇袭汀泗桥,大胜贺胜桥,攻占武昌城,被誉为“北伐先锋”,是北伐军中觉悟最高、战斗力最强的一支军队。同年底,独立团改编为第四军二十五师七十三团(叶挺升任二十五师副师长)。至此,叶挺独立团的光荣历史划上了圆满的句号。
(二)独立团主要领导人的群众观
叶挺是独立团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者,他的群众观,反映出整个独立团对待群众的立场和态度。1924年,叶挺认识到国民党军队的腐败,对改组后的国民党能否“转变成为广泛的群众组织”①汉斯·希伯:《叶挺将军传》,汉斯·希伯研究会编:《战斗在中华大地——汉斯·希伯在中国》,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593页。这一点持怀疑态度,于是辞去军队中的职务,前往苏联莫斯科东方大学留学。期间,思想产生了质的飞跃,并于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他的思想中,有深厚的民本意识和为民情怀,他表示,“革命要想得到成功,仅仅依靠军事力量是不行的。广大人民的支持,是民族革命获得成功不可缺少的条件。”②《战斗在中华大地——汉斯·希伯在中国》,第593页。“我决定加入中国共产党,因为我相信只有中国共产党的战斗精神和它在群众中的政治工作方法,才能成功地创造一个人民的革命运动,实现孙中山的三民主义”。随后,他担负了中共广东区委关于创建一支由党掌握的正规军队的任务,他一再明确表示:“我们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要坚决执行党的指示”,“独立团是共产党的军队”。③周士第:《回忆叶挺同志》,中共惠阳地委党史办公室、中共惠阳县委党史办公室编:《叶挺研究史料》,广东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410页。叶挺已经初步认识到党和人民军队与人民群众存在着天然的血肉联系。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叶挺及其创办的独立团初步确立了为群众谋利益和联系群众、依靠群众的群众观点。有了这些明确的群众观,才能在工作中有明确的的群众路线,才能实行正确的领导,才能发挥战斗力。
统一战线是党的特殊的群众工作,是更广泛地团结群众的有效途径。在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历史背景下,叶挺十分推崇以团结一切革命力量为主要内容的统一战线工作和群众工作,并为维护国共合作作出不懈努力。在中共广东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叶挺等主要将领把独立团建成了一支“统一战线形式的军队”④杨尚昆:《山西的统一战线经验值得总结》,《山西新军概况》,中共党史出版社2007年版,第334页。,既不影响国共合作的革命统一战线,又保持共产党对独立团的直接领导。他还将北伐胜利的原因归结为“由于我们官兵的勇敢革命精神,由于统一战线和人民的支持”;“我们是北伐中一支统一战线的武装,正由于这个原因,我们得到了模范军队的称号。很多共产党员和很多国民党员在北伐中一道战斗,并力图为维护统一战线继续战斗。”⑤《战斗在中华大地——汉斯·希伯在中国》,第595页。叶挺作为一名“坚信统一战线的将领”,在其革命实践中始终把团结一切革命力量作为革命取胜的根本。1940年10月12日,在新四军成立三周年之际,叶挺在回顾部队的战斗历程中指出,今后要继续发扬部队之所以取得胜利的原因,就是正确执行统一战线,完全做到军民合作和官兵一致。可见,叶挺坚持统一战线、坚持密切联系群众的信念始终没有改变过。
(一)始终坚持思想政治工作
叶挺独立团成立后,始终能围绕为人民谋利益的宗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帮助官兵树立坚定的革命理想,部队的面貌焕然一新。
独立团组建初期,为完成中共广东区委所委托的关于要把独立团“迅速培养成一支最可靠的有坚强战斗力的革命军队”⑥周士第:《周士第回忆录》,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1页。的任务,叶挺等认为关键在于建立强有力的革命政治工作,制定政治工作制度,大力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以政治建军,树立革命军队为人民的良好形象,甚至提出部队“要红才能打胜仗”⑦周士第:《周士第回忆录》,第45页。。在叶挺主持下,独立团党支部研究制定了一个《政治教育提纲》(以下简称《提纲》),在团内施行。《提纲》着重点便是要求全体官兵对于独立团的革命本质和宗旨,以及参加革命军的动机和使命等原则问题,要有一个统一的正确认识,从而把群众观念灌输到全体官兵中。《提纲》开宗明义地提出革命军的宗旨是“为人民谋利益”,明确了革命军队与群众的关系。通过开展政治工作,国民革命思想和群众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结合《提纲》的施行,独立团大力加强部队的政治训练和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内容有:组织干部上政治和文化课,学习马列主义等革命理论。叶挺经常给干部上课,并亲自向干部讲授“社会发展史”等课程;干部学习好了,他们再给士兵们上课;结合当前局势问题和一些重大事件,组织官兵们进行讨论,辨明大是大非,坚定政治方向;邀请一些富有实际斗争经验的人士来讲课或作报告,或介绍革命斗争经验;组织官兵演唱《国际歌》《国民革命歌》等歌曲;在俱乐部等公开场合张贴孙中山、马克思、列宁等人的画像,形成浓厚的革命战争气氛;走出营房,支援工农运动,接近工农群众,倾听群众呼声,接受阶级教育,等等。
(二)坚持“官兵平等、上下一致”原则
从成立时间来看,叶挺独立团从创建到改编,前后仅一年多时间,却能在北伐战争中发挥重要作用,成长为一支政治素质好、军纪严明、训练有素、战斗力强的精锐部队,源于这是一支不同于军阀队伍、能充分激发战士作战能力的新式军队,关键在于坚持“官兵平等、上下一致”的原则,善于维护军队内部的团结。从人员构成来看,叶挺独立团不仅是以劳动人民出身的人为主体组成的,而且是一支进步的军队,众多共产党人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为群众作出表率。在这支军队中,上、中层军官中有不少是共产党员,下层战士则大多是招募的新兵,思想比较单纯,没有沾染太多旧军队的陋习,便于思想改造。
独立团成立后,全团官兵在进行政治训练和政治思想教育的同时,还进行了严格的军事训练。叶挺亲自主持制定干部和新兵训练计划,一改军队惯常的“三操两讲”为“四操三讲”①四操:即早晨一次跑步操练,上下午各一次军事训练,黄昏一次体操;三讲:即上下午各一次政治课或军事课,晚上一次列队点名训话,总结当天训练情况。的制度。在军事训练过程中,他经常给官兵们上课,还到练兵场上与官兵们一起操练、做各种示范动作,对训练中表现突出的官兵,叶挺当场给予表扬。叶挺还经常和干部、战士促膝谈心,及时了解大家都在想些什么,有哪些困难,等等。由于以叶挺为首的军官以身作则,各级干部和士兵们的情绪高涨,训练成绩很好。
针对团内少数下级军官中存在任意打骂士兵、贪污克扣士兵粮饷等现象,党支部及时在全团开展“反打骂、反贪污”活动,严惩反面典型,纠正不良风气。同时,开展“反报假姓名、假籍贯”的活动,使官兵们认识到参加革命军队是光荣的,增强他们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开展包括政治民主、经济民主和官兵一致等内容的民主运动,规定部队严格执行“三不”(不拉夫、不扰民、不筹款)和无“三金”(金戒指、金牙、金丝眼镜)制度。经过上述整肃军容军纪的活动,进一步密切官兵关系,士兵们的革命积极性更加高涨。党支部及时在部队中吸收了一些表现积极的干部、战士加入党的队伍,提高官兵的政治素质和觉悟。当年在独立团任参谋长职务的周士第回忆说:“由于认真执行了党的指示,进行了生动的政治思想教育,开展了反贪污反打骂反报假的斗争后,党的领导加强了,党的组织扩大了,党的生活严格了,干部团结了,官兵觉悟提高了,官兵关系融洽了。因此,独立团的各种工作都向前迈进了一步,从思想上、组织上、军事上奠定了具有坚强战斗力的革命军队的初步基础。” 正是由于从严治军,实行官兵平等,与旧军阀吃空饷、喝兵血形成鲜明对照,独立团迅速成长为一支既有较好政治素质又有坚强战斗力的革命军队,成为北伐战争中受到人民爱戴的威武之师。
(三)与人民群众建立和发展良好的军民关系
叶挺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认为:“只有在人民群众中创造革命运动的强大基础,中国的解放才能成功”②《战斗在中华大地——汉斯·希伯在中国》,第593页。。
北伐前,叶挺独立团积极响应国民革命的号召,极力支持和开展工农运动。如出师北伐前,独立团正在西江地区支援农民运动,开展农民武装斗争。期间,发生了高要、德庆、广宁三县反动地主豪绅纠合民团、土匪、神打团共约千人,袭击高要领村一带农民的严重事件,叶挺独立团受命进驻领村。在叶挺带领下,独立团旗帜鲜明地支持工农革命力量,打击破坏工农运动的反动势力,显示出部队的革命本色。
北伐战争开始后,叶挺独立团努力争取广大工农群众的支持,为北伐胜利赢得群众基础。接到北伐的紧急命令,叶挺独立团立即回师广州,先遣北伐。中共派周恩来到叶挺家中主持召集连以上党员干部开会,指示部队要加强党的领导和政治工作,发动群众,组织群众,起先锋模范作用,作战要勇敢,要有牺牲精神等。在叶挺率领下,独立团于1926年5月20日奉命由广东入湖南。部队沿途提出“打倒贪官污吏”、“打倒土豪劣绅”、“废除苛捐杂税”、“建立廉洁政府”等口号,“自广东出发,凡一路之民众大会,无不躬自参加,极力向民众解释各种革命理论,且一路纪律严明,秋毫无犯”①《民国日报》(广州),1926年10月2日。,深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在日益高涨的革命形势下,独立团勇当北伐先锋,先由广州乘火车北上韶关,然后步行到乐昌。部队冒着炎热的天气,克服长途强行军的疲劳,翻过层峦叠嶂的五岭山脉九峰山,到达湖南郴州,受到当地工农各界群众的热烈欢迎。全团官兵备受鼓舞,战斗情绪十分高昂。在工农群众积极支持下,独立团和其他部队一起稳定了湖南战局。随后,在攻克湖南醴陵、平江和湖北咸宁汀泗桥、贺胜桥及武昌等战役中立下功勋。叶挺独立团之所以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战绩,源于“战线上的人民都对我们表示热心,送茶、报告敌军方面的消息,帮助输送大炮等,他们所能做到的他们都愿意帮助我们”。②中央档案馆编:《北伐战争(资料选辑)》,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版,第63页。在战斗中,独立团努力争取群众支持,依靠群众,成为部队以少胜多、以强胜弱的关键。例如,在湖北战场上,起初第四军以6个团进攻汀泗桥,一昼夜间连续进攻十余次,均无进展。后来,身为后备队的叶挺独立团被调去进攻一翼,在当地农民的指引下,从小路绕到敌人背后,前后夹击敌人,取得汀泗桥大捷。当贺胜桥战斗结束时,当地人民群众开始称独立团为“铁军”。攻破武昌城后,“铁军”的美名更在广大群众和国民革命军中普遍传开。当年武汉粤侨联欢社同仁赠的一块“铁军”牌上称赞独立团“能守纪律,能毋怠夸,能爱百姓,能救国家。催锋陷阵,如铁之坚;革命抱负,如铁之肩。功用若铁,人民倚焉;愿寿如铁,垂忆万年”。③转引自曾红:《叶挺独立团的创建和发展》,《党史研究》1980年第4期。这充分表达了广大人民群众对叶挺独立团的崇敬仰慕之情。由于独立团属于第四军,所以人们一般也称第四军为“铁军”。
(四)充分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叶挺独立团作为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一支革命武装,共产党人充当了骨干力量,在组织、动员人民支持军队的工作中,在对敌作战中,均发挥了重要作用。
北伐战争开始后,叶挺独立团历经多次重要战役,总是担任最艰苦的作战任务,虽有重大伤亡,但每次都获得辉煌的战绩,其中,众多共产党人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他们在作战中身先士卒,杀敌果敢,屡建奇功,为部队赢得模范军队的称号发挥了重大作用。在光环的背后, 也镌刻着叶挺独立团的牺牲奉献。北伐战争中,从渌田战斗到占领武汉,叶挺独立团共伤亡排级以上干部达60余人,士兵达1200多人。据叶挺自述,待北伐军沿途打败湖南、江西和湖北的军阀势力,最终拿下武昌时,独立团已大约有70%的伤亡④《战斗在中华大地——汉斯·希伯在中国》,第594页。。仅贺胜桥一役,独立团牺牲官兵191人,占第四军牺牲总人数的40%。1926年10月7日,在北伐军攻下武昌前夕,《中央政治通讯》刊登的《粤闻杂记》一文写道:“自入湘以来,叶团每战皆列前锋,其作战之勇,军纪之佳,牺牲之巨为各军冠。”⑤转引自广东省档案馆、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委员会办公室编:《广东区党、团研究史料(1921-1926)》,广东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446页。充分肯定了叶挺独立团勇敢的革命精神。又如在攻打武昌的战役中,独立团的一部分被挑选为敢死队员,叶挺在攻城前进行了政治动员,发动大家准备好竹梯,并亲自指挥攻城。他说:“不管别的部队怎么样,我们坚决服从命令,以示我们共产党人对革命的忠诚。”①胡允恭:《回忆北伐战争》,见人民出版社编:《革命回忆录》,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9页。在战役中,共产党员冲锋陷阵,视死如归,第一连连长莫奇标,第三连连长高超,第一营营长曹渊等均壮烈牺牲。独立团“阵亡营长一员,连长三员,排长四员,士兵六十余人,伤连长一员,排长二员,士兵八十余人”②《叶挺同志参战报告》,见《北伐战争(资料选辑)》,第2页。。正如周士第所回忆的,如果没有共产党人做骨干,是不可能有高度的战斗意志的;如果不是有人民的拥护,是无法维持和进行这样激烈的战斗的。③周士第:《回忆叶挺同志》,见《叶挺研究史料》,第411页。
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也是军队的生命线。叶挺独立团成立的时间虽不长,但却在走群众路线的实践中,积累了好的做法和经验,为后来党的群众路线的形成提供了有益借鉴。
(一)叶挺独立团勇往直前、百战不殆, 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教育引导
人民军队要始终保持自己的革命性质,坚持党的领导是一个关键。值得指出的,大革命初期的国民革命军也曾经是革命军队,但它们并不是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本质上只是经过改造的旧军队;所谓为“主义”奋斗,当时也不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只是三民主义。与国民革命军其他队伍所不同的是,叶挺独立团的领导权没有完全落入以蒋介石为首的新军阀手上,没有成为新军阀压迫人民和从事政争的工具,这才保持了勃然生机,才没有走向脱离群众、离开无产阶级领导的危险,才没有走向军阀主义的道路。
(二)叶挺独立团能够凝聚军心、民心,离不开政治工作的顺利开展
大革命时期的军队政治工作是在国共合作旗帜下,紧紧围绕打倒帝国主义和打倒军阀这一革命中心任务进行的。为了建设一支革命军队,从1925年11月到1926年5月,叶挺独立团初步建立了政治工作制度,开展政治教育。周恩来曾指示:政治工作的任务是使“革命军队确实有革命观念”,使官兵懂得“革命军是党的军队,革命军的行动要依靠着党的政策”。经过教育,初步懂得了新旧军队的本质区别,逐步形成了同其他国民党所领导的国民革命军显著不同的特点。这就是坚持共产党的独立领导,重视士兵中的政治工作,扫除旧军队的恶习,培养新的战斗风格等等。周恩来后来说:政治工作发挥了巨大效力,“最大的工作影响是在叶挺队伍中”。正因为独立团在部队内部和民众中进行有效的政治工作,赢得军心、民心,成为一支具有明确政治目标的革命军队,具有顽强的战斗力,从而保证了战争的胜利。
(三)叶挺独立团真正做到组织群众、引导群众,离不开它对党、军队和群众三者关系的正确认识
叶挺创建和领导的独立团,取得了一连串的战果,受到了中共广东区委的赞扬;而这一时期叶挺独立团建军及群众工作的成效,也给新生的中国共产党很大的鼓舞。中共广东区委军事部部长周恩来和当时正在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的毛泽东十分重视叶挺的建军经验,主张“在国民革命军各军中都建立同独立团一样的以共产党员为骨干的部队,作为各军的核心力量”,这一主张包含了对军队如何发动群众取得革命战争胜利的经验的肯定。如:独立团及其主要领导人所提出的“我们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是为人民谋利益”,军队“只有得到人民拥护才有战斗力,才能战胜敌人”的主张;动员群众的方式不应该是官僚主义的,也不应该是命令主义的,而应该是群众化的方式;要克服过分相信军事力量,而不相信人民群众的力量的单纯军事观点;等等。这些探索具有开创性意义,也为后来党在新的革命形势下始终坚持走群众路线,在革命活动中把群众路线作为普遍实行的工作方式和方法,提供有益借鉴。
(作者单位:中共东莞市委党史研究室)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