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中小城镇特色发展中的文旅融合——以乡村博物馆为中心的研究

时间:2024-08-31

周晓冀

(泰山学院 历史学院,山东 泰安 271021)

21世纪以来,我国旅游业进入更新更高的发展阶段。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2019年春节数据,乡村旅游产值持续增高,民俗和民间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游客关注,乡村越来越成为主客共享的生活空间。乡村博物馆已成为旅游目的地的主要景点之一,发挥着“对物质与非物质世界的文化遗产保存、延续、交流”的价值,也起到增加旅游景观,提升旅游服务的功能。2016年1月,原国家旅游局提出,以“全域旅游”发展战略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实现景点内外一体化以及空间全景化的系统旅游。作为文化展示和文化服务的载体,博物馆文化旅游是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的一种主要形式。[1]

当代学界普遍认为,博物馆是乡村重要的人文景观和旅游资源亮点,旅游是博物馆发展的主要方向,应充分利用博物馆旅游观光功能来获得经济效益。[2]作为文化和旅游产业相融合的产物,博物馆参观游览兼具艺术观赏、历史溯源、科学研究、教育推广等多方面的价值与功能,逐渐成为公共文化服务和旅游发展的前沿阵地与有效载体。[3]近年来,我国博物馆发展呈现井喷形势,博物馆主体呈现多元化趋势,营利性、非营利性多种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博物馆事业发展的领域将更加广泛。各类乡村博物馆、民办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的大量出现,对于开展中小城镇乡村文化旅游提供了绝好契机。

一、我国乡村博物馆的内涵

本研究定义的乡村博物馆是指乡镇及以下行政区域内,由企业或集体、个人为主体开办的非国有博物馆以及类博物馆形式的展览馆、艺术馆、手工艺作坊和古村落、代表性地质现象等农村社区旅游综合体。这些博物馆各色各样,形式不一。如何规范和引导乡村博物馆发展还需要更多理论和实践的指导。乡村博物馆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综合类博物馆,红色纪念展馆,工艺类、特产类展馆,遗迹博物馆群落,家风家教馆,古建筑遗址,生态旅游和农耕文化体验园,以及各类社区文化中心、文化广场或长廊、文化墙等。[4]

乡村博物馆承载着由地域而民族而国家的历史,是地方特色文化的展示窗口。因此,乡村博物馆在中小城镇旅游发展中的角色,既体现出鲜明的文化特征,又是博物馆文化资源整合的结果。乡村博物馆以地方文化为主题,着力挖掘、保存、研究与再现当地文化资源,以多元方式诠释与展现地方文化脉络,通过与各方合作、举办馆内活动或地方节庆活动等,有效整合地方文化资源,充分体现地方文化特殊性,拓展旅游市场,促进地方文化交流与发展。乡村博物馆对于乡村文化是一种认同和传播,既是将乡村优秀文化传播到城市的桥梁,也是城市的先进文化向乡村输送的纽带,为乡村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源泉。[5]

乡村博物馆是在传统村落中反映乡村自然历史民俗的博物馆,整体保护乡村传统文化和自然环境,它是由农村社区居民自主来做而不是由专业管理者建立和管理的博物馆。乡村博物馆与传统博物馆大多保存“过时的”文物有所不同,其保存和保护的物质或非物质遗产还“活”在当下,这与村落的性质是一致的。[6]乡村博物馆具有民众的自发性、原创性甚至随意性和个性化。既有以传统的博物馆手段集中的综合性、专题性展示,也有就地对人文遗迹的现场保护;既有露天的场所展示,也可能在居民正常的生活环境里,甚至在整个村落中,以最自然的方式展示民居建筑和日常生活。正如冯骥才所说:乡村博物馆是乡土文化的搜集者和展示者,其展品与城市博物馆中那些高贵、体现国家和社会发展最高水平的文物有着天然之别。而乡村的露天博物馆,更是把散落乡野的零散又珍贵的民居收集起来,集中保护与展示,它的意义是将最难保存的人类遗产——历史民居及生活细节保存下来。[7]乡村博物馆展现的日常的民众生活,正是这个国家的底色。

二、乡村博物馆的文旅功能

遗迹旅游业也就是历史人文遗迹和环境遗迹旅游业的通称,是国际旅游业比较新的一种分类。如英国R.J.约翰斯顿主编的《人文地理学词典》中,在geographyoftourist(旅游地理学)词条下,提出作为当今世界最大的产业,旅游业已经历了几次重要的转变。其中之一就是旅游观光者的转变,他们对于“真实性”的追寻,推动了“遗迹”旅游业的增长。即主要是针对有历史意义的地方以及如博物馆等不同种类的文化经历。[8]作为乡村遗迹的旅游范畴自然也是一个相当宽泛,但又与博物馆学理论息息相关的概念。从分类上讲,乡村遗迹主要包括物质文化遗迹和非物质文化遗迹,大体上可以同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对等,当然还应包含各类环境现象或遗迹。对于物质文化遗迹和非物质文化遗迹又可以分为具体的历史、考古、民俗、民族、宗教或信仰等种类,这些都是本文要讨论的乡村遗迹旅游资源禀赋,也是中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

乡村遗迹旅游以博物馆为重要支点,可以充分发挥全域旅游的丰富资源条件,以满足游客的个性化需求为目标,充分整合各种旅游资源,形成社区参与的系统旅游产品设计,从全要素和全游客市场角度推进博物馆文化旅游的发展,使博物馆进入市场,并成为消费文化链。同时,乡村博物馆还可以将“文物保护”转变为“文化遗产保护”,激发各类博物馆的活力,促进乡村博物馆多元化发展,推动博物馆在公共服务领域发挥作用,将具备潜力的文化创造成果培育成为未来的文化景观遗产,这将是乡村旅游新的增长点。[9]

从东西方最早的博物馆概念来看,都将保存和利用文物及遗址、遗迹、遗物,进行社会文化教育活动作为博物馆的主要职责和功能。在博物馆的主要展示内容中,集中代表文化多样性的遗迹类遗存,显然在当今社会已经成为主要的文化旅游资源。文化是旅游的灵魂,而遗迹旅游则是将文化的体验、保存和传承有机结合,能够最大限度地体现文化内涵的新型旅游方式。乡村博物馆将原有的文化遗存向社会开放,同时为全体民众提供精神文化的服务,打造“活态文化空间”,从而使历史文化遗迹形成一种新型的文化景观,这种文化景观现在越来越受到乡村旅游者的青睐。乡村博物馆在旅游业中的功能和作用也逐渐得到认可与重视,成为推动旅游业发展的文化动力,其文旅价值正得以显现。

村落本身就是历史遗迹。特别是古村落,作为综合性的旅游目的地,它与其他类型的旅游目的地有着根本性的区别。村落本身具有的地方性和多样化包含了建筑、宗教、民俗、民族等不同方面,这些文化要素决定了古村落地方性、多样化的建构。乡村博物馆作为优秀历史文化的凝聚地,伴随着中国旅游业的不断发展,促进了古村落的文化呈现和互动交流,继而博物馆成为推动旅游业发展的有效载体。在原有的本土文化基础上增添新的具有建设性的元素,把分散的旅游资源有机地串联起来,打造各具特色的旅游基地,同时也要加强旅游标准化建设,着力提升服务水平,促进博物馆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将古村落打造成全面满足游客体验需求的综合性旅游目的地和开放式旅游目的地。[10]

三、乡村旅游业态的创新

近年来,乡村旅游业日益成为国内旅游观光市场的宠儿,尤其是在各类乡村民间博物馆发展热潮的影响下,旅游业向乡村地区的不断深化和扩张,起到既保护逐渐消失的自然与文化遗产和遗迹,又促进乡村旅游经济开发的双重功效,这对新农村建设意义十分重大。同时,乡村旅游业在乡村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过程中,不断制造亮点,凝炼地方遗产文化,打造乡土民俗特色,形成规模化的农村旅游新产业。

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旅游的灵魂,而文化之中尤其以历史文化为重,历史文化又以自然和文化遗迹为最生动、活跃、亲近的乡土要素。因此,以博物馆为引导的乡村遗迹旅游业最可展现乡村文化的魅力与价值,集观展型的静态保护与观光型的原态保护相结合,实现乡村的博物馆化和博物馆的乡村化,使散在的乡村自然与文化遗产资源得以整合,打造整体旅游、规模旅游,联合联盟,共同促进新农村建设。

乡村博物馆是生态博物馆的本土化实践,属于后现代博物馆形式之一,其建设理念、展陈方式和运营模式都可以超越以城市博物馆为样本的传统博物馆。比如乡村博物馆可以打造生态+社区的博物馆类型,形成所谓的没有围墙的露天博物馆。将田园牧歌式的乡村生活生动地展示给旅游者,创造一种融入博物馆的亲切感受,以满足人们对乡村生活的回归。在这里,参观者实际上成为博物馆旅游产出的参与者和创造者。[11]当露天博物馆发展到要与环境协调一致,整体、就地保护时,生态博物馆就应运而生。生态博物馆与传统博物馆的收藏原则最大不同之处,就是可以在文化的原生地现场保护、展示与研究。希望将一个地域中的历史人文、自然生态等资源就地保存,并与现代生活相互融合、整体呈现。[12]

目前,乡村发展正面临我国城乡格局大变动的趋势,如何培育农业和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打造乡镇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载体、新模式,推动要素跨界配置和产业有机融合,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以旅游业和文博文化产业发展为导向,抓住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建设的机遇,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将科技、人文、共享经济等元素融入农业,从而实现“农村一二三类产业在融合发展中同步升级、同步增值、同步受益”,[13]正日益成为新农村建设者和改革者的共识。打造旅游+博物馆的新业态,也符合目前全国范围内开展的特色小镇建设。通过完善现有乡村博物馆,打造一批精品和示范性的乡村旅游综合体,可以带动有条件的中小城镇加快产业转型和升级。

四、博物馆与乡村生态保护

乡村生态保护是乡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国外早就开展了乡村生态恢复运动,如日本在上个世纪末的“造乡运动”,罗马尼亚的“乡村建设运动”、韩国的“新村运动”、意大利的乡村生态博物馆建设等,都有值得借鉴的发展经验。而这些有意保存和复原的生态环境,也成为乡村遗迹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

实践证明,应当把传统的农业生态系统与现代的体闲观光农业相结合,通过旅游发展更好地发挥博物馆的作用,同时也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支持。浙江青田稻鱼文化博物馆的建设正是对农业文化遗产动态保护和开发利用模式的探索。专家提出室内与室外结合的共生博物园构想,将文物陈列与青田稻鱼生态系统、青田石雕等多元稻鱼文化主题融为一体,建设以整体社区为基础的生态博物馆。还应让游客参与体验互动,如抓鱼、喂鱼、戏鱼和烹鱼,也可以把博物馆建设成学生的实验基地,使之与教育相结合。[14]

在城镇化加快过程中,乡愁本身成为一种文化遗迹,值得记忆、保存和恢复、体验。“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乡村博物馆可以起到关键的作用,成为“乡愁记忆”的舞台。时代赋予乡村博物馆振兴的新使命。发展乡村博物馆是践行***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的重要举措,它对记住乡愁,挖掘优秀传统农耕文化,具有重要的载体作用和教育宣传、展示传承作用。

山东省2014年起开始实施的“乡村记忆工程”,就是符合中国国情的“造乡运动”。“乡村记忆工程”是对农村历史街区、传统民居院落等物质文化遗产和生产、生活、民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原生态的保护工程,提倡因地制宜,建设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乡村博物馆,完善县级博物馆体系和乡镇、村级历史文化展示体系,让记住乡愁有载体,传承民俗有去处,为城镇化进程中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打造重要平台。[15]该工程的重点是保护传承文化,振兴乡村经济,挖掘弘扬优秀乡土文化,美化城镇和乡村景观,在工业化背景下保留乡土社会中的艺术、人文和乡愁。除了自然生态以外,人文生态也是乡村旅游业的重要内容。该工程着重引入民俗生态博物馆、社区博物馆和乡村博物馆等新概念,以博物馆为平台,广泛深人调查有价值的文化遗产,加强文化遗产纪录和建档;发挥博物馆的社会功能,开展传承和传播活动,营造保护传承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宣传博物馆理念,发挥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引导农民开展各类经济与社会活动,提高生活水平;强化博物馆展示宣传功能,利用好博物馆平台作用,提高当地资源价值和利用率,搭建村内外信息交流的窗口,为新农村和中小城镇发展助力。

五、乡村文旅融合的路径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第九章“分类推进乡村发展”,提出我国现存村庄的四种形态:集聚提升类、城郊融合类、特色保护类和搬迁撤并类。具备传统文化特色的古村落,应保护与发展并重,通过传统文化资源的博物馆化,使其具备集中展示、实景体验与产品创意和衍生等方面的功能,从而增加村民就业类型,实现各类产业深度融合,推进乡村综合发展。一个村子就是一个乡土文化的博物馆,是生活方式的博物馆,也是地方历史遗迹和生态环境融合的博物馆。乡村文旅融合主要集中在博物馆建设和旅游经济开发两个领域,而两者又是有着密切内在联系的统一体。博物馆社区化、乡村化,就是与基层社区和乡村建立比以往更加密切的合作互动关系,把一部分工作重心转向社区、乡村,与之共享文物资源。[16]对于文旅融合的路径,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建设乡村博物馆

我国东部地区大都属于博物馆发展较好的地区,但是多数博物馆主要建在城市和区县之中,乡镇一级的博物馆还为数不多,农民身边的博物馆更是少之又少。因此,有必要提倡立足乡村文明,吸收城市中的博物馆文化和意识,打造农民自己的博物馆,以丰富农村公共文化,增加农业经济产业类型,全力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尽管乡村博物馆多数情况下“人权、财权、事权”均独立于文物主管部门,但是文物主管部门的业务指导和依法监督不能置之度外。此外,多数乡村博物馆基本上沿着建国初设定的地志博物馆类型建设,而新发展起来的生态博物馆、自然科技馆、民俗体验馆和艺术类展馆明显偏少,也没有展现出当地的地域文化特色和风土民情。对于传统文化挖掘不深,特色不明,缺乏农耕文化的内涵建设,盲目攀比,造成千馆一面,从而制约了乡村博物馆旅游功能的发挥。

因此,乡村博物馆要向小型化、专题化和个性化方向发展,符合乡村社会经济的实际状况。由于缺乏博物馆学的相关知识背景和技术手段,多数乡村博物馆仅仅停留于文物或民俗展品的搜集和初步整理与展示上,谈不上科学规范的展览设计、展品展示和研究、保护工作。此外,专业的讲解人员也普遍缺乏,至于文物的保存状况和条件就更为窘迫。多数乡村博物馆为个人独资,依靠其他产业和交流、交换维持藏品数量,少数博物馆在规模和质量上达到文物行政部门的资质认定,可以获得部分项目的资助,但是多数乡村博物馆“化缘”无门,只能勉强维持。因此,建议民间资本可以入股、参股方式参与博物馆运营;可以采取与企事业单位合作的途径,将藏品放置于条件较好的展馆,或建立实习和实践基地;也可以采取与学校和科研机构联合申报纵横向项目的手段,来获取一定的资金支持。

(二)发展乡村旅游业

历史文化和自然遗产、遗迹主要分布于城市以外的区域,因此遗迹旅游是乡村旅游的重要内容,也是最具增长潜力的旅游品牌。但是目前乡村遗迹旅游线路单一,缺乏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特别是在旅游项目的整体规划上缺乏统一步调,无法整合地方优势旅游资源,导致现有乡村遗迹旅游业叫好不叫座,形不成区位优势,也很少能做出拳头产品。北方广大乡村地区都拥有深厚的历史和民俗积淀,但在北方冬季不适宜户外旅游的时段,能否提供同样受游客欢迎的室内旅游产品,将是乡村旅游业能否保持活力的关键。以历史文化为主题的室内游,在2019年春节成为了新热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调查,春节期间参观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和科技馆的游客比例分别达40.5%、44.2%、40.6%,这一增幅高于参观室外的历史文化街区18.4%的游客增幅。[17]

这说明,在乡村地区,博物馆是非常具有市场潜力的一类旅游资源,其具备全天候的特性,可以提供优质的服务体验。要树立精品意识,敏锐捕捉乡村文化资源中具有较高文化价值及人们喜闻乐见的元素,逐步形成具有较高文化价值的旅游产品。可以预见,中小城镇依靠当地丰富的自然和文化遗产资源,大力发展各类民办博物馆,有计划地保护和修复历史遗迹和遗址,无疑会大量增加乡村旅游人口,从而提升全域旅游效益。

(三)保护乡村文化遗产

当前,在快速的城镇化进程中,农村面貌又一次处于极大的改变之中。很多地方出现“千篇一律,千村一面”的发展状况,大量的村落景观和文化遗产在此过程中湮灭。作为传统村落,一般遗址的保护更令人堪忧。我们看到,许多纳入“乡村记忆”工程的旅游项目都成了空壳,仅仅停留在规划设计上。申报者满足于上级资金的力度,而没有踏踏实实搞好项目的推进。这样既不利于文化遗产资源的保护与管理,还导致基层社会的民怨和矛盾。此外,在文旅融合的实践中,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被理解为“去农村化”。传统文化的保护常常被迫让位于经济开发,许多古村落、古建筑和古遗址受到破坏或原有景观遭受现代建筑人侵,盗窃、走私、非法交易在一些地方仍十分活跃。不少地方村镇的古遗址仍未进行官方发掘,也没有设立任何文保标志,完全处于放任自流的状况。

农村留存着的文物古迹、乡土建筑、民俗风情、手工技艺和农业技术都是数千年农耕文明的宝贵遗产,绵延着中华文明的根源,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和象征。文化差异造就了“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多彩景象。保护和利用好这些文化遗产,有助于避免新农村建设中的同质化,从而构建有地方特色的新农村文化。[18]2009年,在我国第一个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试点地浙江省青田县,召开了“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乡村博物馆建设研讨会”,农业文化遗产和遗迹保护进入文博建设的战略日程,乡村博物馆担负着保存、展示和保护的职责。同时作为传统农耕文化的代表,古代麦田遗迹、历史悠久的桃园、梨园和枣园等北方果木园林基地,本身都可建成文物保护基地和游览观光胜地。

当下,我国博物馆发展即将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在“非营利”的理念下蕴藏着旅游、商务、餐饮、地产、教育、文创等产业的巨大商机。博物馆可以为地方社会带来强大的认知价值,在提升软实力、提高现代化经营水平、吸纳人才等方面发挥窗口作用。而我国目前正面临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时期,农村地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无论是为填补我国博物馆发展的空缺,还是为了保护农村文化遗产,留住乡村记忆,更好地促进农村地区经济文化发展,今后若干年广裹的农村地区都是我国博物馆发展的广阔天地。[19]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