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山东省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创新能力发展状况调查分析

时间:2024-08-31

霍 明,杨 柳

(山东农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山东 泰安 271018)

2000年,科技部、农业部等6部委联合推进的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工作已经开展了十余年的时间,山东省作为农业大省积极落实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工作,以工业发展的思路解决农业问题,发挥科技引领支撑作用,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完善省级农业科技园、省级农高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国家农高区四级农业科技园区体系。目前,山东省已建设有19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省政府批准建设了14个省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省科技厅、财政厅按照“一县一园一特色”思路,联合批准建设了111个省级农业科技园,实现了全省农业县(市、区)的全覆盖。山东省农业科技园区发展工作为其农业产业和战略性产业基地的建设提供巨大支持,逐渐成为山东省扶贫攻坚、发挥农业大省优势的重要载体。

一、山东省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运营架构分析

本文以山东省9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为调查研究对象,这9个园区为前六批批准建立的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目前全国一共分七个批次,审批了246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其建设基本情况和管理模式见表1所示。

从运营架构来看,山东省9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整体上均为政府主导型运营模式,园区管委会占据园区各大事项的中心主导地位。其次,各园区发展程度不尽相同,寿光、青岛为代表的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具备相对较早的发展背景,而临沂、德州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则处于初建期。此外,各园区人员发展规模相差较大,其中济宁科技园区以178人的事业编制人员数处于领先地位,其他8个园区事业编制人员规模相对较少。

二、山东省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创新投入分析

(一)核心区建成面积对比

截至2015年底,山东省9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核心区共建成面积18346m2,寿光、烟台、青岛为代表的鲁东地区合计面积8020 m2,约占9个园区总体面积的44%。济宁、德州为代表的鲁西地

区合计面积6090 m2,东营、滨州、泰安为代表的鲁中南地区合计面积1378 m2。临沂为代表的鲁南地区建成面积5200m2,约占总体面积的28%,处于领先地位。而泰安、滨州和东营地区建成面积分别为220 m2、522 m2以及636 m2,核心区建设规模远小于其他5个园区。

(二)投融资

据收集数据统计,山东省9家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在2015年度总共投入资金2343804.794万元,其中政府资金94959.68万元,企业资金1959330.114万元,其他社会融资289515万元。(见表2)

表1 山东省9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基本情况

表2 山东省9个园区的各类融资额(单位:万元)

如表2所示,寿光、东营、烟台、济宁、泰安和青岛等六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企业资金投入占比均高于政府资金投入占比和社会融资占比,仅德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政府资金投入高于企业资金和社会融资资金占比,处于主导地位。而临沂和滨州两家园区则以社会融资为主要融资渠道。

(三)人力资源

截至2015年底,在园区人员队伍方面,山东省9家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管委会相关机构人员总数达376人,园区当年企业从业人员总计237578人,企业科技人员总计14832人,企业聘请专家总计1122人。其中,园区从业人员规模方面:德州园区从业人员高达167000人、核心区研发人员高达5600人,分别约占9家园区总体规模的53%、37%,位列第一。而园区从业人员数占比最低的为寿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占比不到1%。此外,在园区核心区研发人员规模方面,滨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核心区研发人员数占比最低,仅占比1%左右。同时,2015年度新安置就业人员总数达30166人。

(四)研发中心培育

截至2015年底,山东省9家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现有研发中心总数为518个,包含省部级以上研发中心共178个。其中,济宁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研发中心总计307个,包含60个省部级以上研发中心,总体处于领先地位,而临沂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研发中心总体数量最少,仅拥有4个研发中心,其中省部级以上研发中心仅1个,处于相对落后位置。总体看来,9个园区研发中心布局数量总体处于相对不均衡状态,省部级以上研发中心总体占比有较大提升空间。

三、山东省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创新绩效分析

(一)农业科技创新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培育

截至2015年底,在山东省9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733家现有企业中有科技创新型企业94家、高新技术企业16家。其中,德州园区拥有高新技术企业数最多,达8家;滨州园区则发展较为平衡,拥有高新技术企业2家、农业科技创新型企业3家;此外,寿光、临沂和东营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仅分别拥有1家代表性的农业科技创新型企业,处于较为落后位置。总体看来,山东省9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农业科技创新企业总体规模较小,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作有待加强。

(二)经济效益

截至2015年底,山东省9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自建园以来累计产值为12 947 120万元,2015年度净利润1 019 022 万元,年度出口创汇332 975万元。如图所示,济宁园区以7 267 827万元累计总产值、2015年度净利润534 537万元处于最为领先地位;其次,滨州园区以2 884 000万元累计总产值以及203 877万元年度净利润处于第二位次;德州园区、烟台园区以及青岛园区则处于平稳发展状态;而东营园区的2015年度净利润则出现负值,亏损高达4535万元,处于较为落后位置。

图1 山东省9个园区年度总产值比较

图2 山东省9个园区年净利润比较

(三)园区企业入驻和品牌创建

截至2015年底,山东省9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现有企业(泛指核心区和示范区)总数为733家,在9个园区中以泰安园区吸引入驻企业最多,达161家;济宁园区以155家紧随其后;而青岛园区现有企业数仅为14家,处于相对落后地位。另外,山东省9个园区的产品品牌总数为344个,其中滨州园区以及德州园区分别拥有86个、85个产品品牌数,处于山东省较高水平,而东营园区在园区产品品牌数方面处于较为落后位置。总体看来,济宁园区在园区企业入驻以及品牌创建方面均处于较为优势地位,各园区之间差距明显。

(四)科技服务

截至2015年底,山东省9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2015年度举办的技术培训计3131次,年度技术培训138815人,年度接待参观考察13272次。其中,济宁园区2015年度技术培训138815人、年度接待参观考察总人数312047人,总体处于领先地位。而德州园区年度举办技术培训仅10次、年度接待参观考察26次,处于较为落后位置。此外,寿光园区年度举办技术培训447次、年度接待参观考察1875次,而东营园区、烟台园区则属于稳定发展状态。

四、山东省9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主导式运营模式阻碍园区可持续性发展

通过对山东省九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资料分析,政府主导型运营模式被广泛应用,园区管委会占据园区各大事项的中心主导地位,使得园区受到极大束缚,违背园区的市场运行规律,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园区的发展。目前大部分园区在资源配置方面有依赖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优惠政策的现象,进一步制约园区运用市场手段全面调动园区已有资源,极不利于园区的可持续发展。

(二)园区投融资机制不完善

山东省9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在投融资总体数额方面表现优异,但是大部分园区均未形成完整的园区投融资机制。园区企业之间大部分处于独立状态,与外部更是分离隔绝状态,这严重影响了来自社会各领域的全方位投融资平台的搭建,使园区投融资能力大大下降,极大程度制约了园区产业集聚效应的发展。全方位、多层次、多领域的投融资机制的建立成为园区经济建设发展完善的重要工作之一。

(三)园区特色产业不突出

根据走访调查结果显示,山东省9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均未系统创建自身特色产业。大多数园区的产业类型相近、技术方法相似,园区自身资源潜力发掘程度极低。这也进一步导致了园区内企业集群工作的建设受阻,难以发挥特色产业对周边农业结构优化、产业升级的带动作用。待系统发展完善的特色产业建设工作也将进一步影响农业科技园区的经济发展建设工作,制约园区可持续发展。

(四)园区科技创新能力有待实质性增强

山东省自2001年建设第一家农业科技园区——寿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以来,通过大量先进农业科学技术的引进,山东省农业产业技术实力整体提升明显,但是山东省9个园区科技创新能力的整体提升速度却处于较低水平,发展极不均衡。截至2015年底,济宁园区的科技创新能力处于较为领先水平,甚至超过早在其先建立的寿光、青岛、滨州、东营四家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整体上讲,以所选取的9家园区为代表的山东省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科技创新能力亟待提高,大部分园区仍处于发展阶段。

五、对策建议

(一)创新园区运营体制与制度,打破政府主导式运营模式

为打破山东省绝大部分园区对政府的巨大依赖性,解决政府主导型运营模式对园区体制与制度建设发展的阻碍,首先,应将园区行政管理型服务体系转型为运营型服务体系。具体措施包括:转变政策支持领域、方式和力度,扭转园区发展路径依赖,构建政策作用的联动杠杆机制,将政府输血机制转化为社会合力造血机制。其次,创新政府对园区的扶持方式,可以基于较为成熟的园区发展成效评价标准之上针对不同发展阶段的园区给予不同的扶持力度,对不同发展特色的园区实施不同的扶持政策,精准有效地发挥政府功能。此外,推动园区管理体制实现“政务、事务、服务”相分离,政府只在招商引资、土地流转、生产补贴、整体营销、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给予一定助推,特别是提高土地流转效率,创新土地流转模式,解决土地流转的后续问题。

(二)推动园区多元化投融资建设发展

为解决山东省绝大部分园区投融资机制不完善问题,建设以政府投资为主导,企业、金融机构资金、社会资金等为辅的多元化园区投融资体系将成为园区建设的重要发展方向。可以采取建立银企座谈会制度,推动银企交流;定期组织有融资意向的农业园区科技企业与有关金融机构座谈,搭建连接企业与金融机构的信息共享平台;组织园区企业成果交易会,以增强金融机构对科技成果及市场前景的了解,促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此外,还可以借助互联网金融手段进一步丰富园区多元化投融体系的建设发展,例如将众筹等互联网金融方式巧妙地与园区小型融资项目相结合,借助“互联网+”实现转型升级。

(三)因地制宜,针对性引导园区特色产业发展

不同地域环境、不同建设时期的园区拥有不同的发展基础和障碍,因地制宜地发展园区特色产业将大大提升园区的经济发展能力。因此,应联合高校、研究机构积极展开园区周边地区的地域调研,发现并充分调动园区周边环境的最大潜力,为园区特色产业的构建提供正确的发展方向;同时,也可以借助农业科技园区建立专业合作组织,担任意见领袖角色,来指导农户根据市场需求以及当地特色安排农户生产的品种和数量,并有计划地组织收购和上市,以有效地避免生产经营的盲目性,最大程度地发挥园区地域优势;此外,在发展园区自身特色产业的同时,与其他地域园区的合作关系的构建工作不容忽视,应充分借助于其他园区的良好合作关系巩固自身特色产业的发展。

(四)应用平台思维提升园区科技创新能力

为提升园区科技创新能力,可以充分借鉴平台思维。搭建“产学研”平台,通过搭建连接园区、政府及高校的三方合作平台可以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推动园区发展的同时也为高校的发展提供资源支持、为政府政策的制定提供更加具体可靠的参考,三方共赢;搭建山东省农业科技园区信息平台,完善山东省的农业信息网络体系和农业信息资源数据库,促进省内园区合作共赢的同时也将提升山东省整体农业科技水平;搭建园区人才引进平台,园区可以通过组织人才合作培养计划与高校、科研机构建立良好合作关系,吸引大量的农业科学技术、经济管理等方面的人才加入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发展队伍,为园区可持续性发展提供强大的人力支持。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