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基于总体城市设计的山水城市特色风貌实证研究——以平阴县为例

时间:2024-08-31

李 文 娟

(山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山东 济南 250001)

一、引言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建设达到空前高速发展的阶段,千城一面,特色丧失的现象也越来越突出。面对这一问题,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提高城市设计水平,塑造城市特色风貌”的目标任务。住建部及山东省住建厅也在相关意见及管理办法中多次提出,在总体规划阶段要关注城市特色风貌,开展总体城市设计,对城市山水林田湖整体格局、资源禀赋、城市发展历史脉络、影响城市景观的要素进行整体研究控制。

二、研究区域概况

平阴县位于鲁西泰山山脉西脉,是山东省会济南西南部的远郊县。平阴玫瑰是中国传统玫瑰的代表,平阴县因此被誉为“中国玫瑰之乡”。“中药三宝”的阿胶,因始产于平阴东阿镇而得名。县域东北部为低山丘陵区,西南部为山岭地带,东南部为汇河冲积平原区,西北紧临黄河为滩区涝洼地带。中心城区位于县域东北部,东、南、西三面低山丘陵环绕,尖山、五凤山、环秀山、堂屋山等山峦秀丽,植被茂密;北邻黄河,西北部有国家级湿地公园玫瑰湖湿地、黄河沉砂池,锦水河、济平提水干渠穿城而过,城南有中桥口、东南沟、东三里等多处水库;胡庄天主教堂建筑群位于城南,是中国著名的宗教圣地。同时平阴又是济南最小的县,尺度宜人,宁静安逸,城区面积约17平方公里。整体来看城区三面环山,一面临水,人文资源与生态环境资源十分优越,具有“一城山色半城湖”的城市意向。

近年来,平阴县城市建设有了较快发展,然而在建设中对于整体城市空间把握不足,出现了较多的问题。

(一)山水生态特色鲜明,但缺乏充分利用

平阴具有良好的山水架构,丰富的自然资源。地形地貌较极具特色,湖光山水的自然资源为塑造城市特色奠定了本底基础。然而由于长期以来,城市周边建设缺乏总体控制,环境要素价值没有得到充分体现。一些水平良莠不齐、缺乏整体考虑的建设侵占山体资源,高层建筑遮挡山体轮廓线,城市观山视线走廊受到遮挡,部分地段难以将城外秀丽的山色引入城中。锦水河水系棚盖污染现象普遍,滨水岸线被低档次商业、低效工业占据,基本没有形成滨水公共空间,城区原有河道水系渐渐湮没,难以发挥水系岸线在展现城市风貌中的积极作用。

(二)城市功能分区模糊,导致风貌格局不清

由于受地质构造的制约,平阴适宜建设的用地较少,城市基本呈现集中紧凑发展的形态。在近年来城市建设贪大求快的浪潮中,平阴仍保持与人口经济发展较为适应的城市空间尺度。但是由于在城市扩展过程中对形成清晰的空间格局重视不足,导致现状要素边界存在混淆不清的状况。城区东南部分山前地区缺乏整体控制,生态与景观控制范围界定不明,随着地产开发的过程,局部已被商业楼盘侵占,造成对景观与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界限不清。

城市用地功能分区不明确,工业园区与村庄、居住区混杂,集约程度差,缺乏必要的隔离,相互干扰严重。功能的混杂造成城市风貌分区混乱,生产与生活界限不清。

(三)各类风貌要素丰富,但缺乏有效组织

由于缺乏从城市认知的角度对其进行系统化的整体布局和精心梳理,导致平阴城区“片、线、点”各要素之间缺乏关联,不成体系,无法形成联结紧密、完整系统的认知网络。总体来看,平阴县城市与外围环境割裂,城市文脉难以延续,整体形象不佳,已成为制约平阴城市竞争力进一步提升的重要因素,并开始阻碍城市经济增长与全面发展进步,亟需在城市总体层面对其进行整体引导。

1.公共开敞空间缺失,难以承载居民需求

仅有的几座城市公园及小型广场难以承载大多数市民的日常休闲活动,城市开敞空间不成系统,缺乏文化及节庆活动的组织与载体。

城区西北部玫瑰湖湿地具有很高的景观价值,但是交通可达性较差,周边被制药厂等具有一定污染的工业企业占据,未形成与外部河流水系空间的有效连接,滨水绿化空间不连续,秀丽的湿地景色难以与城市空间进行对话。锦水河水系两侧缺乏公共空间,景观密闭性较强,部分绿化缺乏精心设计和维护,无法形成连续通畅的绿化廊道,不能起到衔接自然生态景观与城市景观的作用。文庙片区在环境与文化方面具有鲜明特色,但规模较小,虽然经过整治但后期管理不佳,难以起到特色片区的作用,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迎宾广场等与市民活动空间偏离,局限性较大。

2.廊道受阻,城市与环境联系欠佳

城区周边山峦起伏,但整体海拔均不高,主峰不明显,难以确定制高点、主要对景点。目前道路走向与山体的关系不够明确,在城市建设中尚未对市区内的观山视廊与观景点进行明确限定,难以形成良好的观山视线,人们不能强烈地感受到城市周边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主次干道均存在沿街绿化不连续、低档次商业设施密集、街道设施不完善的情况,难以形成良好的城市廊道。

3.节点缺乏,城市面貌模糊

近年来建成的银座新天地高层建筑群、城市广场、文化展览中心等成为城市的亮点,但其它重要门户节点位置未形成良好的景观面貌,难以形成城市节点之间相互的呼应,缺乏感知力与影响力。

4.特色文化缺失,面临城市精神危机

从目前的建设来看,城市风貌不尽人意,同质化现象严重,缺乏认知性与场地感,城市特有魅力及原生历史文脉丧失。建筑色彩及风格混乱,缺乏统筹,局部过高的城市建筑阻碍小城市风貌的形成,妨碍城市自然基底的渗透。

三、总体城市设计思路与对策

从资源条件入手,围绕“山水园林城市、泉城后花园”这一城市特色风貌定位,挖掘平阴的自然禀赋资源和人文资源,突出城市特色,提升城市形象。制定构筑山水格局,传承历史文脉,提升环境品质,明确风貌特色的设计思路。

研究认为平阴的规划建设应不同于大城市的设计方法,要以小城市的生活方式决定设计需求,“立意于特”寻求城市个性,思考特色价值凸显的路径。

(一)构筑山水格局,显山露水竞风流

山体、水体是平阴的特色和优势,保护山水的资源格局,以自然为美,突出山水特色,把好山好水好风光融入城市,彰显平阴的城市品质和魅力。

引水——水系是塑造城市特色,提升竞争力的抓手。突出水系在城市空间中的作用,通过城中水系连通城南水库与城北湿地,进而连通黄河。利用水系廊道加强城市与山体的对话,形成依山临水的整体特色风貌。重点疏通连接黄河-玫瑰湖湿地-城南水库的河道。通过锦水河东支连通南部中桥口、东三里水库;锦水河西支连通南部毕庄水库。疏通治理现有水系,恢复湮没河道,由五岭河、振兴河等形成环城水系,构成交织成网的水系结构。通过关注水系要素,在防洪排涝,水质水环境,两岸景观塑造及沿岸土地利用与开发,水系与外围山体呼应、与城郊湿地贯通等各个方面予以关注,体现综合性思想。

筑绿——强化核心,指状延伸。以环城山体绿带为外围大环境绿化,以玫瑰湖湿地为核心,通过沿水系、主要道路绿化形成四条廊道,指状向外延伸。结合城内玫城公园、环秀公园、云翠湖公园等节点,连接城郊圣母山、五凤山、堂屋山等,形成“一环四廊,一心多园,指状放射”的绿地系统结构。

沟通山水——清晰的观山视廊与良好观景效果是塑造城市特色、感受城市周边环境最为直接有效的手段之一。城市与周边环境要素之间良好的衔接方式,对于建立地区完整的空间格局,形成城区内部的景观与生态环境基础而言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山水廊道的打造,形成城市观山视廊、城市通风廊道,理顺道路与山体、水系廊道与山体、绿化廊道与山体的对景、通视关系,将城郊景色引入城中。改变平阴城市与环境割裂的现状,走向显山露水,山、水、城、绿融合的城市格局。恢复城市自然生态,实现城市内外生态要素的连接贯通,构筑城区生态安全屏障。

(二)轴带展开、组团布局,促进空间结构优化

统筹城市产业发展,优化功能分区,提升城市经济活力。限制污染企业发展,引导城市产业向旅游、高新制造业发展,加速退城进园步伐,通过生态廊道将居住与工业适当分离。推动城市更新,形成完善的居住功能片区。优化提升商业街区空间,增加公共开敞空间。

在分析和判断对城市发展模式与城市空间结构产生直接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将城市总体空间结构归纳为“一心双轴,四片三团”。

1.“一心双轴”:

老城区商业密集,分布多条商业街及市场,规划充分尊重原有的商业格局,同时进行疏导整治,形成老城商业中心。

翠屏街是城市东西方向主干道,连接政务中心、商业中心、湿地核心,是促进城市大发展的生命线和发展轴。青龙路是城市南北方向交通主动脉,分隔城市生活区及工业区、湿地区,也是凸显山水园林城特色的生态轴线,是城市交通生态轴。

2.“四片三团”:

两条轴线将城区分为四个功能片区,分别为老城片区、云翠片区、湿地片区及工业园核心片区。老城片区是平阴传统的城市居住、商业区,对其进行旧城改造,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拓展服务领域,沟通内河水系,建设平阴城市商业中心和主要的生活居住区。云翠片区为城市近年来发展的主要地区,以政务、文化设施为带动,发展居住新区,打造平阴的行政文化中心和现代生活居住区。湿地片区为平阴的城市后花园,加强生态修复和利用,滨水地区建设商业文化步行空间,注重特色风貌形成,建设成为集观光、康体、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生态休闲区。工业园核心片区是平阴城区传统工业基地,同时分布旧村、居住用地混杂,以产业升级,优化用地布局为重点,提高产业能级,加快老旧工业和城中村的置换改造,合理分区,适当隔离,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和技术研发等生产性服务业,形成现代化工业园区。

结合圣母山教堂、深泉学院、海棠园等项目建设,发展集宗教文化、教育培训、特色小镇及游乐园区为一体的圣母山组团。依托现状,集约利用土地,适度扩展规模,形成孙官组产业组团和锦水产业组团。

(三)显文化、讲故事,挖掘城市内涵

以文化为魂,充分整理挖掘平阴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历史文化遗存,积极发展具有地域特色的现代文化。通过特色风貌分区、公共开敞空间塑造、慢行系统构建,着重体现山水文化、玫瑰文化、宗教文化特色,通过有形的物质载体充分展示无形而丰厚的文化内涵。将人文特色、自然风景、城市景观和城市生活等通过整合、提升,打造自身品牌,深化城市内涵,塑造城市新形象,提升城市吸引力,让人们了解平阴,认识平阴,走进平阴。

1.分区整治提升,塑造城市特色风貌

充分协调新老城区之间的关系,通过道路、河流、楔形绿地加强联系,形成相互呼应、相互协调的城市整体风貌景观。

(1)老城区

规划延续城市原有格局尺度,贯彻小尺度规划理念,以人的尺度,而非汽车的尺度规划建设城市。尊重保留城市自然肌理,对老城区街区进行细分和重组,充分体现“窄马路、密路网”的街道设计理念,增加城市支路,打通断头路,使老城区的大部分街区尺度控制在200m×300m 的范围内。城市街区尺度趋向合理,通过街区尺度的细分,缓解交通压力、增强城市可达性、促进城市中心区良性发展。注重历史与现代空间的过渡,延续传统的地块界线。沟通区内河流水系,营造公共开敞空间,恢复老城风貌,将该区建设成为城市的文化商业中心和主要生活居住区。

(2)新城区

以现代生活服务为主,重点强化便民服务设施的配套,聚集人气、提升品位,结合锦水河景观带,建设品位高雅、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居住区和文化休闲设施。加强水体、山体管控,减少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蚕食。坚持中、低密度的开发原则,拉近市民与自然的距离,将新区打造成为平阴的行政文化中心和现代生活区。

2.塑造公共开敞空间,满足居民交往需求

通过一系列的城市开放空间及其围合边界体系,加强多用途、多层次的绿化开放空间体系与紧凑型空间模式的建设。建立公共、半公共和私人领域多层次的空间,为不同居民提供兼容性强的活动场所,以塑造城市整体形象并提升活力空间。

(1)布局要求

依托平阴城市独特的山水自然资源环境,合理组织山体、水系周边道路系统、步行系统,提高山、水开放空间的可达性,将山体、水系周边自然环境纳入城市开敞空间体系。

规划主要沿四条生态廊道布局公共开敞空间,同时引导主要商业设施、文化设施配建的绿地、广场及其它城市公共开放公间沿城市道路、滨水开敞式布局。以青龙路廊道串联圣母山文化公园、青龙路公园、玫瑰湖湿地;锦水河公园串联中桥水库、政务文化中心、老城商业中心;堂屋山廊道串联堂屋山公园、文庙、玫城公园。

(2)城市公园

以玫瑰湖湿地公园为核心,以四条生态廊道为链接,以玫城公园、会仙山公园、堂屋山公园、环秀公园、云翠湖公园、东桥口公园、体育公园等为节点,形成“一心多园,指状放射”的城市公园体系。

(3)商业街

平阴目前商业街较多,商业气氛较为浓郁,但同时也造成了城市景观、道路交通等方面的问题。规划尊重文化传统、生活习惯,延续城市商业脉络,提升业态层次。结合锦水河改造,于两岸建设锦水河商业街特色风情步行街。打造平阴县文化特色品牌,规划以“养生、健康、历史文化”为主题的文庙特色文化街。繁荣城市生活,在榆山路两侧规划以百货、餐饮为主的榆山路商业街。

3.构建两级慢行系统,促进绿色生活方式

基于城市的自然格局和空间形态,充分结合现有地形、水系、植被等自然资源特征,依托生态廊道建立慢行系统。突出以人为本,保障慢行参与者的人身安全,避免行人、自行车与机动车的冲突。

(1)郊野步道

平阴县城外围自然人文景观丰富,山峦湿地资源丰富,古村落保留完好,城区外的山体、郊野公园等,承担市民的登山、休闲、运动等步行类型,郊野步道的形成条件良好。郊野步行道由城市外围形成环线,主要串联梦幻星空主题公园、圣母山、胡庄天主教堂、贤子峪古村、文笔山公园等,将步行线路安然穿行于自然风景、传统人居、山林郊野、田园乡村。

(2)城市步道

城市步道是市民日常生活的主要区域,汇集了市民各种类型的步行活动,使用频率高,可供市民休闲、游憩、集散。

充分发挥平阴县绿化面积覆盖高、多条河道贯穿城市的优势,沿锦水河东支、锦水河西支、提水干渠等河流两岸及玫瑰湖-玫城公园周边湿地等区域,构建绿色滨水生态休闲慢性网络。赋予慢行交通充分的优先权,创造良好人居、可步行、亲和的慢行环境。

城市步道与郊野步道相互衔接,将步行空间由城内引至城郊,将城区与城市周边景点串联起来,共同构成慢行网络,联系城市开放空间、人文节点以及重要功能区。

(四)传统元素与现代元素交融,创建建筑风貌

平阴旧城改造启动较晚,旧村及老旧工业区内需要保留的建筑较少,一方面影响了城市的整体景观形象,同时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建设的限制条件,避免盲目建设对城市带来的长期影响。加强对近山临水位置的建筑高度进行合理控制,符合山水城市特色。进行建筑色彩、建筑风格分区指引,提炼具有地域特色的建筑文化元素和符号,各个建筑群体之间统一协调,注重地标性建筑和环境对城市特色塑造的意义。遵循总体调控、分区突出倾向、局部彰显特色的原则,形成具有平阴特色的建筑景观风貌。

老城区以多层建筑为主导。以现代风格为基调,融入现代中式风格建筑形式。以灰白色、米黄色为主色调,赭色、暗红色为辅助色,营造现代时尚与古朴典雅并重的色彩氛围。

新城区以多层建筑为主,辅以小高层建筑。建筑以现代风格为主,以丰富造型、明快色彩展现平阴现代化的城市特征。以灰白色、米黄色为主色调,红色、黄色、蓝色为辅助色,营造简洁、灵动、富有时代气息的色彩氛围。

湿地生态区以生态休闲为主,突出自然生态环境特色,使其成为具有典型自然风貌和地域特征的风貌片区。

工业园区通过现代、简洁、明快、清新的建筑形象,塑造既严谨又活泼的现代产业片区风貌。建筑以灰白色、蓝灰色为主色调,暖灰色为辅助色,营造富有时代气息的色彩氛围。

四、结语

在平阴县城市总体规划编制过程中,将形成城市特色风貌作为方案的出发点,将蓝色空间、绿色空间引入城市空间,加强对城内原生风貌特色的保护与营造。通过对城市特色风貌的关注,挖掘个性化的城市特质,留住城市精神,让城市不再是水泥森林,成为人们温暖幸福的家园。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