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山东省就业结构与城镇化关系研究

时间:2024-08-31

刘秋宏,殷 刚

(1.枣庄市建筑业管理局,山东 枣庄 277800;2.山大鲁能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山东 济南 250100)

城镇化是人口和产业在城乡分布、就业结构、生活方式、空间面貌等不断由乡村状态向城镇状态过渡的过程[1],城镇化的经济特征即通过以城镇为载体的非农产业的发展,将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镇和非农产业,实现人口空间转移和产业转换同步进行。长期以来,围绕着经济发展水平与城镇化率的关系,中国城镇化率“滞后论”在很长时间内曾是研究的热点[2][3][4]。但传统上的研究一般基于人均GDP、产值结构等经济指标的衡量,可比性较差;经济发展受发展战略、产业特征、外部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易出现较大的偏差[5],如我国与国际一般经验相比,在工业导向的发展战略下,同等的人均GDP具有更高的工业化率[6]。城镇化率属于人口结构指标,工业化率属于产值结构指标,两者可比性不强[7]。因此,本文拟从就业视角,考察山东省就业结构与城镇化的关系。

一、研究思路与数据来源

(一)基本思路

就业结构属于人口结构指标,又反映了经济发展的内在特征,其与城镇化率的关系更为稳定、可比性较强[6,8]。若没有外在的政策性因素强力推动或制约城镇化进程,就业状况是城镇化的关键性影响因素。在城镇化的不同阶段,城镇化与就业结构的关系又有所不同。

判断就业结构与城镇化的关系,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1.分析某一时点就业结构与城镇化的关系。这里主要是与全国平均水平和国际通用标准进行比较。其中,国际通用标准通常采用钱纳里“发展模型”中城镇化与非农就业的关系。根据钱纳里的研究,N-U和N/U先降后升,一般在城镇化率50%左右升降发生转折[6]。

表1 钱纳里“发展模型”中城镇化与非农就业的关系

资料来源:根据参考文献[6][8]。

2.比较就业结构和城镇化在某两个观察时点之间的变化。如果两者的变化速度相等,则人口的产业转换与空间转移同时完成;如果前者的增长速度快于后者,说明农村人口的空间转移滞后于产业转换,造成“城镇化滞后”;如果前者的变化速度慢于后者,则说明人口的空间转移快于产业转换,即“城镇化超前”[9]。

(二)数据来源

本文中,经济数据采用相关年份的《中国统计年鉴》和《山东统计年鉴》。统计年鉴和人口普查(人口抽样调查)均有就业数据,两个口径虽都有不足之处,但人口普查数据相对更准确[9]。因此,就业数据采用历次人口普查和人口抽样调查数据。

二、山东省就业结构与城镇化关系分析

(一)非农就业不足,城镇化呈现一定的超前现象

2010年,山东省非农就业率为45.49%,城镇化率为49.71%,N-U为-4.22%,N/U为0.92。根据国际通用标准,当城镇化率为50%左右时,N-U约为7.1%,N/U约为1.15;山东省明显低于这一标准,呈现出一定的城镇化超前现象。从全国层面来看,山东省N-U和N/U显著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39%和1.03,更远低于京津沪、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主要的跨省人口流入地的水平。相对于其他地区,非农就业不足是制约山东省城镇化进程的主要因素,也是山东省跨省流入人口较少的主要原因。

表2 2010年山东省和相关地区产业结构与城镇化关系比较

数据来源:《中国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

(二)城镇化先快后慢,与就业结构的协调性先升后降

1982年山东省城镇化率为16.11%,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1.23%。改革开放以后,与我国城镇化逐步启动相比,山东省城镇化较快进入迅速发展阶段。1982-1990年,山东省城镇化率从16.11%上升到27.17%,年均增长1.38个百分点,远高于全国年均增速0.66个百分点;至1995年,山东省城镇化率达到31.94%,超过全国的29.04%。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进入全面快速发展阶段,长三角、珠三角、海峡西岸等地区发展更快,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主要阵地和外来流动人口的主要集聚地。1995-2000年,山东省城镇化率从31.94%增长到38.00%,年均增长1.21个百分点,开始慢于全国平均增速1.44个百分点。2000-2005年,山东省城镇化年均增速1.40个百分点,只略快于全国1.35个百分点;之后2005-2010年年均增速0.94个百分点,又显著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46个百分点。

城镇化先快后慢的同时,就业结构非农化的转变却呈现稳步加快趋势,从而就业结构与城镇化的协调性呈现先升后降的特点。1982-2005年,山东省非农就业率增长速度一直快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各个阶段均慢于城镇化率增长速度;N-U从3.85%下降到-7.82%,从而城镇化呈现超前型趋势。2005年开始,山东省城镇化速度明显下降,但非农就业率增长速度达到历史最快速度,到2010年N-U和N/U分别上升到-4.22%和0.92。与全国相比,山东省N-U和N/U较小,山东与全国的差距在改革开放以后呈现上升态势,但1995年以后开始下降。非农就业不足虽已有明显缓解,但与国际标准相比,问题仍较突出,必须给予充分重视。

(三)就业结构与产值结构协调性有所提升,但仍有待改善

健康的产业结构有利于就业结构与城镇化良好协调。引入产业结构偏离度P来衡量就业结构与产值结构的协调性,即三次产业劳动生产率的均衡性。产业偏离度越大,劳动生产率在各个产业之间的分布越不均衡,说明某一产业的劳动生产率优势难以向其它产业扩散,不利于整个产业的技术进步。

其中,P是产业结构偏离度,Li是第i产业就业比重,Ci是第i产业产值比重。

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产业结构偏离度经历了先升后降的过程。1982-1995年,第一产业偏离度迅速上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产业结构偏离度在1995年达到最高峰108.87%。说明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逐步消除,农业生产力快速发展,对劳动力的约束下降使农业剩余劳动力快速析出,并进入城镇;但二三产业就业能力不足,从而偏离度则呈现上升态势。1995年以后,二三产业发展加快,非农就业率快速上升,从而产业结构偏离度逐步下降,到2010年下降为90.70%,但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表2 历年全国、山东省产业结构与城镇化偏差比较

数据来源:1982、1990、2000、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和1995、2005年1%人口抽样数据。

表3 历年全国、山东省产业结构偏离度情况(单位:%)

数据来源:1982、1990、2000、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和1995、2005年1%人口抽样数据。

(四)产业结构偏离度较高,制约了就业结构的非农化转型

2010年,山东省产业结构偏离度为90.70%,高于全国平均水平76.47%,更远高于其他发达地区,结构失衡特征突出。其中,山东省第一产业具有较高的正偏离度,高达45.35%,远高于全国(22.60%)、北京(4.57%)、天津(18.85%)、上海(2.28%)、江苏(16.65%)、浙江(9.84%)、福建(19.03%)、广东(19.61%),表明第一产业劳动力迁出转移的压力较大,容纳了过多的劳动力。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偏离度为负,且处于较高水平,说明非农产业不能有效地吸收劳动力就业。

从产业内部结构来看,首先,重工业和资源型偏向的工业体系弱化了吸纳劳动力的能力。2010年,山东省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4.2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和沿海其他省市;但就业人员比重仅为22.89%,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4.16%,而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省均高于35%,甚至超过40%。其次,劳动密集型的服务业比重偏低。2010年,山东省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比重为22.60%,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7.51%,而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省均高于30%。因此,必须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降低产业结构偏离度,不仅是优化产业结构,也是推动城乡统筹、实现新型城镇化的必然要求。

表4 2010年山东省和相关地区产业结构偏离度情况(单位:%)

数据来源:《中国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山东省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

三、各地区就业结构与城镇化关系分析

(一)就业结构与城镇化协调性区域分异显著

与国际标准相比,青岛就业结构和城镇化协调性较好,其他地区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城镇化超前现象。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仅青岛、淄博、枣庄、泰安、莱芜5个地区N-U和N/U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青岛U-N和N/U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即非农就业机会比较充沛,这是青岛市成为跨省流动人口主要集聚地(青岛市集聚的跨省流动人口占全省的28.1%)的主要原因。日照、临沂、德州、聊城、菏泽5个地区N-U和N/U最低,也是山东省主要的人口流出地区。总体而言,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和淄博、枣庄、莱芜、泰安四个传统上的工业城市N-U和N/U较高。

表5 2010年山东省各地区产业结构与城镇化偏差比较

数据来源:《中国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山东省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

(二)就业结构与城镇化协调性地区升降明显不同

2000-2010年,山东省非农就业对城镇化的支撑作用不断增强。虽然城镇化快速发展,但非农就业比重上升更快,10年U-N上升2.72个百分点,快于全国的2.69个百分点,就业结构与城镇化协调有所上升。从各地区情况来看,青岛U-N上升19.51个百分点,远高于其他地区,另外济南(6.64%)、枣庄(6.22%)、潍坊(8.28%)、泰安(9.24%)、莱芜(6.58%)等地区也上升较快。淄博(-4.23%)、烟台(-1.16%)、威海(-0.04%)、日照(-3.48%)、临沂(-3.99%)、德州(-5.98%)、滨州(-0.15%)、菏泽(-0.99%)均呈下降态势,就业结构与城镇化协调性反而有所下降。

U-N的变化取决于非农就业率和城镇化率的变化速度。2000-2010年山东省城镇化率上升11.56个百分点。以此为基准,根据非农就业率和城镇化率增长幅度,把全省分为快速协调型、慢速协调型和非农化滞后型3个类型。

表6 城镇化类型划分标准

(1)快速协调型,包括东营、莱芜2个城市。这两个城市均属于资源型城市,城镇化和非农化基础都较好。2000-2010年资源型产业大发展时期,非农产业快速发展,也支持了城镇化的快速推进。

(2)慢速协调型,包括济南、青岛、枣庄、潍坊、济宁、泰安、聊城7个城市。济南、青岛城镇化基础较好、增速较慢,但非农就业率增幅较大;其中,济南市主要依托第三产业的支撑,青岛市则二三产业发展比较均衡。其他城市二三产业发展也比较均衡。

(3)非农化滞后型,包括淄博、烟台、威海、日照、临沂、德州、滨州、菏泽8个城市。非农化滞后型又分为两种情况。其中,淄博、烟台、威海城镇化和非农化基础好,面临转型升级瓶颈,非农就业率上升慢而导致非农就业率低于城镇化率。日照、临沂、德州、滨州、菏泽城镇化发展较快,但非农就业支撑不足,很大程度上是人口外流减少总人口导致城镇化率快速上升。

表6 2000、2010年山东省各地区产业结构与城镇化偏差比较(单位:%)

(三)产值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性增强,但区域差异显著

从2010年情况来看,青岛市产业结构最为合理,产业结构偏离度仅为33.52%,远低于同期全国(76.47%)和山东省(90.70%)的平均水平;济南(70.51%)、淄博(62.62%)、威海(69.33%)、莱芜(75.60%)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济宁(101.46%)、日照(106.48%)、临沂市(106.93%)、德州(103.54%)、聊城(118.60%)、菏泽(115.72%),产业偏离度均超过100%,产值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性不强。

从2000-2010年演变情况来看,多数地区产业偏离度都有所下降,尤其是青岛(-41.78%)、东营(-36.08%)、济南(-20.67%)、泰安(-24.60%)、莱芜(-27.85%)都大幅度下降,产业结构的优化对城镇化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但受主导产业的制约,日照(12.82%)、德州(6.02%)、聊城(11.75%)、菏泽(38.18%)四市的产业偏离度不降反升,标志着就业结构对城镇化支撑能力不足。

表7 2000、2010年山东省产业结构偏离度(单位:%)

四、结果与结论

1.山东省城镇化呈现一定的超前现象,就业结构与城镇化协调性逐步提升。总体而言,未来产业发展应转变GDP、财政导向的发展思路,坚持就业导向,着力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强化非农产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以进一步增强非农就业对城镇化的支撑能力。

2.山东省各地区的就业结构与城镇化的关系,无论从现状水平还是从变化幅度来看,都呈现出多样化的类型和较为悬殊的差异。因而,不宜实行全省统一的城镇化政策,而应该分类指导、因地制宜地推进各地区的城镇化进程。

3.2000年以来,山东省济南、青岛、东营、莱芜、枣庄、潍坊、济宁、泰安、聊城等9个城市的非农化发展速度快于城镇化进程,就业结构与城镇化更加协调,城镇化相对超前的问题逐步缓解。其他8个城市的城镇化速度快于非农化进程,非农化滞后的问题有所加剧,尤其是日照、临沂、德州、聊城、菏泽等城市非农化滞后问题较为突出。

4.各城市就业结构与城镇化关系呈现明显的“马太效应”:在济南、青岛、东营、莱芜等城镇化水平高、发展速度快的地区,城镇化和就业结构非农化协调推进;而在大部分城镇化比较低的地区,如日照、临沂、德州、滨州、菏泽等,城镇化却相对超前于非农化,非农化滞后成为地区主要矛盾。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