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人文精神在高职教育中的缺失及对策研究

时间:2024-08-31

孟银平

摘要:高职教育在近年来的教育实践中,过分重视技能训练,轻视人文精神的培养。这样的教育是片面的教育,将对社会的和谐发展造成一定的隐患。通过对当前高职教育中人文精神的缺失现状进行分析,认为应该倡导人文精神回归于高职教育。

关键词:人文精神;高职教育;缺失;回归

隨着高等教育迈进大众化教育阶段,过分强调应用学科的研究,淡化人文精神的教育短视行为日益突出。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课程设置和日常学习中更强调以就业为导向、重视操作技能的训练,忽视甚至无视人文精神的滋养,这种缺失了灵魂的教育不仅不能称其为百年树人的教育,可能沦为穷途末路的短视性职业培训。这种现状必须加以警惕和纠正。

人类对人文伦理的认识穿越几千年的历史苍桑,其精髓部分已积淀成为对人的尊严、价值的关注,体现了个体对人生态度和价值的取向。人文精神作为一种文化传承,是构成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维度。

西方对于人文精神的提出,一般认为从文艺复兴时期开始,主要特指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教育。本文探论的人文精神主要集中在对人性尊严的理解,对真理的追求,对生活意义的探索方面。强调以人为本,尊重人的价值,倡导精神的力量。

一、当前高职教育中人文精神缺失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1.“以就业需求为导向,开展订单式培养”的高职教育理念是片面的观念

所谓的“定单式培养”,就是高职院校为了迎合具体工作岗位的需要而培养专门的技术人员,甚至从学生刚入校开始就把其当成某个工作岗位上的机器或机器上的一个零件来培养,使学生沦为功利教育的牺牲品,被机械的职业技能所支配。学生个体往往也意识不到自己将来的劳动所产生的社会意义。学生就业后,日复一日从事单调重复的工作,不需要思想,更谈不上工作创新、社会责任之类的思考,社会责任意识日渐减少。这样的高职教育将导致高职学生人文精神的缺失。

2.缺乏正确教育观、人生观的指导和指引,急功近利的恶果显现

当前的高职教育往往不重视学生科学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培养,单纯以毕业学生工资的高低来评价教育的成功与否。在课程设置与实施上,为了技能性的考工、考证、考级,随意武断地调整文化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比例。更有甚者,有的学校明文规定,学生毕业前必须至少考取两个本专业的等级证书,否则不发毕业证。也许学校的出发点是希望通过考证促使学生努力学习,但却没有考虑到,这样将使学生在校时期疲于应付各类考证,无暇思考作为“人”的个体专属的使命、责任和快乐。培养的学生知识面窄,难以建立起系统的知识技能体系,更谈不上打通各学科间的知识交叉,在专业知识结构上存在着先天的残疾。

3.大规模的高等教育扩招,致使生源质量严重下降,给人文教育带来了较大的障碍

近年来的高等教育机构屡次扩招再扩招,使得纳入高等教育体系的生源质量急剧下滑,与扩招前相比不可同日而语。以江苏省教育考试院高校招生处公布的数据为例:2009年54.6万人报名高考,比2008年增加3.8万人,但是由于扩招政策的影响,录取率仍然保持在70%以上。其中大部分的扩招生源又集中在高职院校。学生的成绩水平、接受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等综合素质非常令人堪忧。表现在课堂上的纪律松散,厌学倦思现象十分严重,自私自利、游戏人生的处世态度也给人文教育带来了难度,只有加速加强人文精神的回归才能使这样的现象从根本上改观。

4.教师队伍整体水平不高,需要进一步提高知识结构和人文素养

目前,广大高职院校的教师水平良莠不齐,特别是一些由中专、技工学校改制升级或并购的高职院校,原有的师资队伍随学校升级,但是,人文知识素养并未有实质性的提高,达不到高职院校的师资要求水平,造成缺乏具有隽永人文魅力的优秀教师团队。教师是教育传播的主要力量,人文精神的宣扬渗透在课堂内外,而教师作为教育的主体之一,其作用举足轻重。所以应加大对教师队伍的人文精神的培养和投入,建立一批高素质的充满人文关怀的教师队伍。

二、人文精神与职业教育有着历史的渊源,密不可分

在职业教育发展之初,国内外的教育机构都对它的发展作出了科学的规划和指导。我国著名教育家黄炎培先生在民国时期就提出,职业教育目的是“谋个性之发展,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为个人谋生社会之准备,为国家及世界增进生产力之准备”,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不仅将民族精神的大义明确化,也体现了劳动者“乐业”的人文关怀。德国教育家斯贝尔斯也曾说过:“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的重要本质特征就是它的人文性。

1.职业教育与人文精神在我国的演进

1935年国民党教育部颁布、1947年修订公布的《职业学校规程》和《修正职业学校规程》规定:职业学校为实施生产教育之场所,实施下列各项训练:锻炼强健体格;陶冶公民道德;养成劳动习惯;充实职业知能;增进职业道德;启发创业精神。199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第四条规定:实施职业教育必须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传授职业知识,培养职业技能,进行职业指导,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纵向比较,发展到今天的职业教育绝不能仅仅成为培养职业技能的工具,更重要的是培养一个全面发展的健康的人,否则,将是职业教育的历史倒退和对人性的漠视。

2.国际教育机构对职业教育与人文精神的指导和实践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4年在第18届大会上通过的《关于职业技术教育的建议》(修订方案)中指出,使受教育者获得在某一领域内从事几种工作所需要的广泛知识和基本技能,使之在选择职业时不致受到本人所受教育的限制,甚至在一生中可以从一个活动领域转向另一个领域;同时为受教育者从事的第一个工作岗位提供充分的专业准备,并提供有效的在职培训;使个人具备在他的职业生涯和阶段都可以继续学习所需要的能力、知识和态度。

美国的职业教育对学生的教育有三种素质五种能力的要求,其中三种基本素质是:基本技能、思维能力和个人品质。在个人品质上要求学生要热爱工作、有敬业精神、自重、有自信心,有社会责任感、集体责任感、自立,能正确评价自己,有自制力、正直、诚实,遵守社会道德行为准则。可见美国的职业教育差不多是以人文教育为基础的。横向比较,中国高职教育过分追求实用技能操作与技术训练,而忽视基础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趋向,将对国家的长期、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带来巨大的隐患。

三、人文精神回归高职教育的措施

1.高职教育机构的领导者应从认识和理念上将人文精神与高职教育的关系重新定位

高职教育肩负为国家培养人才,服务于社会的职责,主要通过人文精神的培育来实现人伦教化、文化传递等非功利价值。因此,在高等院校培育人文精神,首先要解决一个前提性的问题,即教育观念和教育理念的问题。爱因斯坦说过:“学校的目的始终应该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高职教育不应以适应社会需要为单一的目标,教育的理念应是独立的,要以人的发展为起点和终点。人文精神应始终贯穿于高职教育的进程之中,高职教育本身已具有明显的职业特色,若再一味地强调技术、技能、考工、训练、操作,轻视专属“人”的特征和审美的话,职业教育将会陷入机器化的泥沼,迷失于高等教育的责任之外。

大学的重要功能之一是它的社会批判功能。高职教育要勇于发扬高等教育传统的社会批判精神,以人自主的幸福感为追求,不以精确的机器化为目标。这种功能体现在每一门学科之中,尤其是人文学科。在高职教育的课程设置上必不可少,重视交叉学科、潜学科的发展,关注社会的前沿问题,引发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判断能力对人文精神的培养也大有益裨。应该让学生真正理解人文关怀与科学精神之间的深刻贯通与渗透关系。使学生从自己的学习生活中感受到人文关怀和精神力量,这才是真实的人文精神的实现。

2.加强教师队伍人文精神意识培养,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弘扬人文精神

“传道、授业、解惑”是为人师表的基本要求,也是终极追求。不仅对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提出了要求,也对职业道德作了规范。要求教师具有很好的人文修养,成为人文精神的培育者和引导者。教师对人、对学生要有仁厚的爱心和耐心,对社会、民族、国家乃至全人类要怀有崇高的责任心,要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对待自己所从事的职业。高职院校的学生普遍存在整体素质不高的现象,针对这样的群体,需要教师有更宽广的胸襟、更高超的教育技能、更完善的知识结构、更隽永的人格魅力来影响和感化学生,完成人文教育的使命。

3.加强校园物质文化投入,开展丰富的校园讲座

重视校园物质文化环境建设。优美的校园环境、朴素的学习氛围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促进学生对于真、善、美的向往。选择多主题、多学科的讲座形式,采用开放性的思维模式进行开创性的学习是启迪智慧、开阔视野的有效方式。这种方式将无形的人文精神教育融入自由、快乐的学习生活之中,会使每个学生都能以“人”的自主性去思考、去品味成长过程中的喜悦或忧伤,并认识自己和社会,学会分析、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这种方式会使学生尊重自己、理解他人、服务社会,把人生意义和社会价值实现统一起来,做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快乐的人。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