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曲浩
互联网和科技进步为发展高质量教育带来了全新的契机,翻转课堂因其加强对学生的个性化教学,真正提高教学质量,成为互联网+时代教育变革的最佳解决方案之一。初中信息技术课程肩负着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使命。因此,本研究结合雨课堂平台优势,设计出能改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合作能力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一、雨课堂平台国内应用现状
在移动教育互联网与教育大数据的发展背景下,清华大学于2016年4月正式对外发布推出了一款名为智慧课堂的移动教学信息工具,即“雨课堂”应用,旨在给学生提供一种面向数据化、智能化的课堂教学信息系统支撑。
“雨课堂”教学平台基于PPT和微信,将“课前—课上—课后”三者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在利用移动互联网信息处理技术和同步辅助课堂教学等方面都具有明显的教学优势:一是采用“双通道教学”(指同步和异步两条通道),根据教师授课时的需要,自由选择教师同步教学或选择异步辅助教学。例如,对教学基础知识同步讲解的同时也可以直接将其放在课前或课后让学生“异步”学习完成。一些课程需要学生重点同步掌握,可以直接将其放在一个班级里“同步”。二是全景式记录教学大数据,包含学生上课出勤情况、什么时间进入课堂、课前预习视频是否观看和观看次数、哪些幻灯片还不懂等等。
“雨课堂”平台的优势体现在对教学各环节实现了创新变革,促进了教学各环节的发展。课前将资料推送到学生终端,课中实时答题、弹幕互动,课后提供个性化的、针对学生个人的学习报表。基于“雨课堂”平台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一方面,能够实现“教师—学生—内容”的多重互动,利用“雨课堂”平台对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进行反馈,促进全体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另一方面,该平台支持教师和学生自主探索与发现,支持团队协作,支持游戏化的学习,提供练习及反馈,帮助老师和同学们开展素质评价。
二、基于雨课堂平台的初中信息技术翻转课堂教学实践
1.课前分层预习
(1)采集学生信息,进行结构化分组
在整个课前阶段,学生和教师各司其职。相对来说教师的工作量要大一些,在最初始的课堂上,要对学生进行数据收集。首先,结合“雨课堂”的试卷发布功能向学生进行基础信息采集,对学生的成绩、性格及班级职务有大致了解,然后根据平时的课堂表现和学生成长记录档案,对学生进行结构化分组。为贯彻“先进带动后进”的教学原则,除按照学生的成绩进行分组外,还需考虑学生性格等其他因素。一般根据班级整体人数进行分组。如果是小班制教学,可以分为5人一组,按照“一优三中一后进”的基本格局,依据学生情况进行分组,也可以性别穿插开来进行分组,以便有效带动全体学生的参与热情。
(2)整理教学资源,进行个性化预习
基于学生学习情况不同,在课前预习活动前,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结合学生平时的学习表现和成长记录档案,预设本节课的内容,将教学资源进行难度分层,可以设置基础难度和拓展难度两个版本。基础版本难度较低,预习时间较短,学生可以轻松掌握;拓展版本为知识进阶,可以是内容广度的拓展,也可以是内容深度的拓展。学生可自由发挥进阶式学习,由易到难,充分满足部分学生的兴趣点或难度标准。在资源制作模块,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及视频。雨课堂有插入慕课视频和网络视频的选项,可以充分利用这一功能,在前期预习推送环节,介于信息技术课程的独特性,在内容推送模块多设计对应的小技巧短视频之类的资源,这样可以较好地引发学生的观看欲望。也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编制相应的测试题,对学生前期预习情况进行判断。学生通过“雨课堂”实现对资源的个性选择。在预习过程中,可以在不懂的地方点击“不懂”按钮进行实时反馈,在感兴趣的地方点击“评论”按钮参与讨论,完成预习测评后提交。还可以实时观测到自己的预习答题情况,同时向老师汇报问题和撰写学习心得,从而实现个性化预习。教师可根据预习反馈数据,以学定教,优化教学活动设计。
2.课上精彩展示
(1)小组展示,组间互评
在经过自主预习、小组合作和实践操作三个环节,学生对课堂内容已经有了充分的了解和深刻的认识,接下来需要将本组的成果展示出来。展示可以通过雨课堂投屏的方式,也可以直接通过教师上传至雨课堂平台,同时每个小组需派出代表进行讲解,其他小组可以进行提问或质疑,进行汇报的小组需要回答问题或对抗质疑。教师要做好问题记录,适当地进行问题延伸,引发学生思考。在抽选到相同问题或任务的小组进行内容汇报时,要注意区分两组汇报内容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在所有小组汇报结束后,学生通过“雨课堂”平台的投票功能对进行打分,教师进行记录。
(2)后测巩固,总结评比
在小组对抗互辩结束后,教师要进行总结评比,评选出冠军小组,并在“雨课堂”平台中进行标识。对本节课教学结果进行教学成果检验,可以采取在PPT中添加单选题、多选题等形式,也可以通过试卷功能,直接发布试卷进行成果检验,教师将随堂测试推送到学生移动终端上,由学生限时完成并提交。习题数据立体化呈现在大屏幕上,可以进行实时诊断和反馈。老师根据学生题目完成情况的统计数据,有针对性地开展讲解与点评,让学生能够根据分析与讲解认识到自己存在的问题,达到巩固知识点的目的。教师统计检测结果,对本次教学活动进行总结性评价。最后由学生利用投票功能,对教师教学满意度进行评价。
(3)课后讨论线上帮扶
信息技术课一般不布置课后作业,当堂布置拓展性的任务供学有余力的学生完成。课堂上进行举一反三的知识迁移训练,有利于学生对课堂知识的巩固和提升,培养学生理解、分析和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因信息技术课程多是实操课程,考虑到学生的时间问题及部分学生家庭因素,尽可能不布置作业,主要利用雨课堂的班级讨论区功能,推动学生进行对学互帮,同学必须在讨论区进行提问或者回答问题,两两一对。教师可以在讨论区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或者答案进行点评、纠正,也可以记录相似问题,作为下节课的教学复习内容。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学习数据调整后续教学,学生根据评价及学习数据调整后续学习。
(4)评估总结,善于反思
在进行综合测试评估阶段,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多角度测试”。将雨课堂平台上的大数据与每个学生的课堂表现相结合,采用教师评价、自我评估、小组评估、学生互评等多种方式进行综合评价,注重整个学习过程的综合评估。评估时需要把握的几个关键点主要包括:一是评估(最后终结性)先行;二是要求学生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时要充分理解标准,并在实践中自觉看齐;三是过程性的评价要求贯穿整个课堂教学过程,重在指导和引领学生学习,获得促进学生成长的依据;四是终结性评价绝大多数采用量规的方式。
总之,如何更好地“以学生为中心”,利用好新階段的信息技术转变教育模式,“雨课堂”给出了答案——连接每一位教师和学生,让课堂不下线,让数据不流失,让师生能平等、高效、有趣地互动。首先,“雨课堂”解决了课堂活跃程度方面的问题,学生会积极使用“雨课堂”浏览PPT课件并了解教师的讲课进度。在小组讨论的时候,同学们也可以观看其他学生的PPT,了解下一组要讲的内容,以便更好地参与进来。其次,弹幕功能是为了解决学生之间互动的问题,无须打断任何发言者的发言。此功能符合当代年轻人的使用习惯,学生们都会积极地投入课堂的活动中。最后,可以有效地收集学生的反馈,满足他们的学习要求,教师在课堂上采取有针对性的方式进行一些重点的讲解,达到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当前,翻转课堂已经成为教育变革的成功模式,因其加强对学生的个性化教学,真正提高教学质量,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话题。未来,一线教师应继续深入研究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增强翻转课堂在本土的实证研究,综合考虑中西文化差异,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课程,更好地适应我国现代教育发展的需求。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