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初探

时间:2024-08-31

张义祥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不少学校改变了教学的模式和理念,并且开始在学校实施,这对以前的传统教学模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过去的教学中,教师过分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而忽视了学生的自我发展。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学生已经成为课堂的主体,课堂气氛也更加活跃。然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仍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症下药,改变教学方式,创新语文课堂,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水平。

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对课本知识的了解不够透彻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信息网络技术迅速普及。教师也可以在网络上寻找相关的资料,进行加工理解,这有利于教师丰富自我知识储备,提高专业水平。但是有些教师对语文课本的内容了解不全面,对文章阅读材料的理解也不深刻,所以影响平时的课堂教学效果。

2.教师对学生的主体地位认知不准确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长期占据主导地位,在讲台上讲解知识,然后学生被动接受。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完全没有考虑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吸收程度,不利于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教师应认可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主体性,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参与讨论各种教学活动,成为课堂教学中的真正主体。

3.课堂活动过于枯燥

部分教师对于新的教学方式还不能够完全接受和灵活运用,所以仍选择传统模式进行讲课。然而,这种传统模式,限制了初中生的想象力和思维逻辑,阻碍了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的发展,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

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的解决措施

1.建立课堂情境教学

教师可以运用情景教学的模式进行语文阅读教学,培养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兴趣。教师从旁指导,加深学生对文章的思考。教师也可以设计多样的与文章的主体相应的问题给学生,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活动,深入阅读文章后回答问题。例如,讲解《我的教师》一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阅读,标記不懂的句子和不会的字词,然后教师在旁边进行指导,讲述文章的故事线等,从内到外地描述出“我的教师”这一人物性格特征,加深学生对教师的印象。随后教师提问,活跃课堂的气氛,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在反复阅读中,锻炼学生对文章阅读的理解分析能力和吸收领悟能力。

2.加强学生的语言分析能力

教师设计阅读的问题时,可以着力于提高学生的语言分析能力,这样学生的阅读能力才会提高。一篇文章的好坏主要看文章的语言表达,所以文章的特点不同,所呈现的意境也会不同。例如,学习《藤野先生》一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阅读中仔细体会文章的语言特点,感受词语和词语之间的关联,以及优美语句中所蕴含的意境;也可以引导学生从文章的细节出发,细细品味细节对揭示人物内心世界,表现人物细微复杂感情,点化人物关系,暗示人物身份、处境等的作用;还可以安排学生回答相关问题,如通过阅读该文章学习鲁迅先生特有的语言表达方式,感性认识藤野先生的形象……学生也会通过学习理解、加深对问题的思考,也有助于学生理解作者的情感与文章的中心思想。

3.明确文章的结构内容

教师在课前就要明确文章的结构内容,对文章的重点知识进行细化,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弥补部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的欠缺,还能带动所有学生的学习。例如讲解《小石潭记》一文时,教师可以把文章分为五个段落进行讲解,适当提问学生,如每一段落分别描写了什么景色。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文章中寻找答案,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也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文章的大意。

4.结合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讲解

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可结合学生的阅读水平对文章进行提问,引导学生积极阅读。例如讲解《背影》一文,教师也可以换位思考,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提出问题,如从文章中的背影,他们想起了谁的背影,有哪些令他们记忆深刻的故事,这些问题不但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而且加深学生对文章的深层探究。学生通过对背影相关问题的解答,也能更好地掌握文章的主旨大意。

教师在开展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还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旁引导学生,使学生可以快速融入课堂。但是教师也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换位思考,不仅要让学生理解文章的内涵,还要让学生打下良好的语文基础。教师也要从自我出发,提高自身对文章的思考,设计合理有趣的问题,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