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谈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实践性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4-08-31

邹晨晖

随着现代化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育水平有了显著提升,思维导图在教育教学中越来越受到广大师生的关注。作为初中教育体系中的基础学科之一,物理学科具有知识内容难理解且相对抽象的特点,导致学生学习物理时产生畏难情绪,而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能帮助学生有效解决问题,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本文针对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实践性教学中的应用展开分析。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在初中教学中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教师在初中物理实践性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能有效解决物理教学的基础性问题或难题。同时,结合学生的基础学习能力来实施教学工作,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物理核心素养,提升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激情。

一、利用课前预习提高学习能力

课前预习是课堂学习的重要准备,也是学生形成良好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的关键。如果学生能进行科学有效的课前预习,则能领先学习,高效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准确掌握新旧知识之间的关系,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初中物理教师开展实践性教学活动时,需要引导学生合理利用思维导图进行课前预习,以便学生掌控学习主动权,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自学习惯,提高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以“运动的描述”为例,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借助思维导图开展课前预习,在思维导图的主干线上写出运动的描述,然后将机械运动、变速运动、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写在第一层分支上,在此基础上分析匀速直线运动的影响因素以及变速运动、静止和机械运动的分类判断,进而准确判断物体的机械运动,对运动种类进行明确区分。因此,通过思维导图的梳理分析,学生能够层层推进知识点,有利于形成清晰的思路,增强学习能力。

二、借助物理实验梳理知识脉络

初中物理学科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自然学科,主要分析自然界中各种物理现象的物理结构及规律,通过实验来发现物理现象及规律、理解物理知识。初中生要想实现物理学习目标,需要在实验活动中整合实验所涉及的知识点,理解知识点之间的关系,构建系统的知识框架。思维导图通过整体和局部的观念来表达与核心主题相关的内容,清晰展示主题的层次关系,与物理实验的要求刚好相符。为此,教师在初中物理实践性教学过程中应该恰当应用思维导图,让学生积极整合实验相关知识,准确掌握结构顺序,完善知识体系,进而使学生正确认识客观事物,增强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和思维能力。如讲述“物理的密度和质量”时,教师可利用不同的物体设计可行性实验,在此基础上设定一个主题,鼓励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对密度与质量之间的关系进行讨论,并绘制思维导图,结束后师生共同评价、完善。

三、结合生活实际,降低理解难度

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教师应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物理知识的能力,借助简单的生活现象,解决物理问题、了解和认识物理的规律及现象。对初中生而言,初中物理知识概念较为抽象,学生难以记忆。若学生只依赖死记硬背,往往无法准确理解物理知识的概念,难以做到融会贯通,遇到实际问题束手无策。鉴于此,学生应该善于结合实际生活来理解物理现象、物理规律,借助思维导图来构建思维阶梯,准确记忆物理概念,降低记忆物理知识的难度。以“声音”的学习为例,学生可以走出课堂、走进生活,通过倾听来分辨正常声音和噪音,感受他们间的细微区别,通过分析噪声的传播途径及危害,来多渠道、多手段控制噪音污染,进而理解实际生活中利用声音的现象。同时,教师要引导學生根据教材知识,借助思维导图绘制有关于声音现象的信息及概念,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声音现象的相关概念,准确记忆所学知识。

综上所述,在初中物理实践性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时,教师需要立足实际,利用课前预习、借助物理实验、联系生活实际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理清知识脉络,建立知识框架,完善知识体系,降低理解与记忆的难度,从而培养学生多方面能力,实现物理教学的目标。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