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共生共长于学

时间:2024-08-31

吴双

缘起于学

己亥秋,于赣江之畔,卧龙之上,一长一幼,一师一徒,首次相见于南师附小新龙校区。

长师,姓吴,名双,三十余一,终日传道授业解惑,教书育人也。幼徒,姓谢,名辰安,七岁,懵懂孩童,万事皆好奇。二人均为蛇属,亦是缘分,又分在同班为师徒,更是缘深。

共生于学之初识“小妖”

一年级,对于每一个新入学的孩子,都是新奇、茫然的,小安安同学也是如此。让我在众多孩子中留意他,是因为刚开学没多久,他就表现出与其他孩子不同的独特——“呆”、慢。晨读课上,带领同学们认读拼音,小安安读起来有些吃力,却也努力地跟上大家的节奏。课堂上的他,很少专注地听讲,眼神总是呆滞地看着某个地方,脚上像踩着万里浮云,思绪随风飘荡不知所踪。写字课上的他,一个字可以写一分钟,并且写写停停,不急不躁,令我这个慢性子也不得不佩服啊。课后的他,也显得有些特殊,在大家你追我赶的玩耍中,他总是一个人漫步穿梭其中,行走得如此自如,完全不受他人干扰,好像身外无物。我也会问问其他同学:“怎么不跟小安安一起玩?”其他同学的回答是:“他好幼稚。不好玩。” 原来在同龄孩子的眼里,他也是与众不同的。

于是,我决定收了这“小妖”。传其心法,教其法术,练其本领,待学成之时,叫他人刮目相看。

共生于学之“小妖”变“精灵”

中医治病讲究:望、闻、问、切。收服“小妖”,这四法也可用。

望——追根溯源,一探究竟。

俗话说“知己知彼,方可百战百胜”。首先,我找到其父母,对其展开全面、深入的了解。与其父母交谈才发现谢辰安小朋友和其他同学不一样,因父母工作关系,小安安几乎没有学前教育。如今上小学,完全从零开始。得知其乃白纸一张,天然无公害,甚是欣喜。可见,此非顽劣之“妖”,只因未受教化点拨,尚未开窍。

闻——以爱滋养,润化心灵。

爱,如一碗苦味浓浓的中药,使我警醒;爱,如一杯清甜美味的蜂蜜,给我鼓励;爱,如一捧清澈明亮的春水,冲走内心的阴霾……我想对于一年级的萌娃来说,无须翻阅古籍,追寻教育心理的理论。只需用一招——爱。从此,小安安变成了我关注的“焦点”。课堂上,在眼神交汇之际,向他投去温柔一笑;在他神游梦境时,轻轻唤醒;在他偶有举手发言时,真诚鼓励。在写字课上,耐心指导。我想他最喜欢的是:每到課间,我便唤他来我身旁,只是闲聊,不谈学习。这样让他感到轻松、愉悦。渐渐地,每到课间,他就自觉地来到我身边,有时不语,只是一笑,便是陪伴。我能感受到,我的爱,正在他的心里滋养、蔓延……

问——常问常思,焕然一新。

我常常在思考:除了在心灵上关心他,在学习上,我能做什么呢?于是,我时常会在课间或是午饭过后,来到他的身边,一起聊聊今天的学习。在聊天的过程中进行指导,对于他学得好的地方,给予赞扬。对于没有掌握的知识点,和他一起进行复习,并且鼓励他。我们在“a、o、e”的认读,在“天、地、人”的书写,在一篇篇课文的背诵中,度过了一个又一个课间和午休。久而久之,他在每天的语文课上,格外的认真,发言也特别积极。那游离的目光也变得晶莹有神,脚上也不踩着浮云,而我变成了他的“焦点”。

切——课后有诗,亦有远方。

似乎,我们的故事都发生在课后。下课铃一响,他总要跑到办公室去看看我在不在。如若在,没有得到我的呼唤,他便默默地倚在门口,就那样静静地看着我。如若,我挥手叫他进来,他便乐呵呵地笑着连蹦带跳地进来。有时,我偷偷地塞一个小零食在他嘴里,他也很识趣地赶紧把它吞下肚。我们之间有了默契。小安安似乎也懂得礼尚往来。有一次,小安安偷偷来到办公室,悄悄地从口袋里摸出一块巧克力,放在桌上。在我耳边轻轻地说:“我给你带的巧克力,学校规定不能带吃的来,我偷偷地给你,你别告诉别人啊。”这回,换我傻傻的点点头。

瞧,可爱的“小妖”,就这样变成人见人爱的“精灵”。

成长于学

从此,谢辰安的语文成绩竟然突飞猛进,从全班倒数第一到保持95分以上。每天脸上洋溢着笑容,眼里流露着清泉,心里充满着阳光。我思考着,是不是只要我们用爱守护,悉心教导,每一个“小妖”都能化腐朽为神奇,飞往梦想的国度、知识的殿堂。殿堂里每一册书籍,句句箴言,字字珠玑,像一盏阿拉神灯,一匹波斯飞毯,更像一个华丽的座椅。“水墨溢清香,丹青舞风骨”。希望一直带领孩子们徜徉在知识的海洋,使每个孩子的身心与灵魂都被点点墨香浸染和熏陶,成为鞭辟入里、博古通今的人才。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