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老字号的金字招牌

时间:2024-04-23

张苗

“东来顺的羊肉——真叫嫩!”“六必居的抹布——酸甜苦辣都尝过”“同仁堂的药——货真价实”“砂锅居的买卖——过午不候”……这些印刻在我们回忆里的“中华老字号”,不仅承载着世代相传的产品和技艺,书写着百余年历史的传奇故事,更蕴藏着中国独特的文化。

“字号兴,正当时”。随着国内消费升级,老字号的品牌价值日益凸显,逐渐得到消费者和广大投资者的青睐。但同时,老字号品牌对簿公堂,知识产权案件频发,新时代的老字号知识产权问题引人深思。

老字号是指历史悠久,世代传承的产品、技艺及服务,不仅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背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且取得社会广泛认同,是具有良好信誉的品牌。老字号有“中华老字号”和“地方老字号”之分,在我国由专门的政府机构进行认定,目前中华老字号由商务部进行认定,数量有1128家。

许多老字号历史悠久,在现代法律制度對于企业名称给予法律保护之前便已存在,但那时只是商业活动的一种形式。过去的商家对于自己商品的信誉、品质都有体现自己文化的一个“字号”,也有自己必须遵循的商业文明及规则,类似家训。

中国法学会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知识产权学院院长刘春田认为:“字号”和“老字号”是工业文明以来产生的新的财产形态。其不仅是商誉、传承、标记,也是企业经营者的重要财产,更是生产财富的工具。在现代经济体系下,“字号”体现为企业名称,赋予“老”字,表明它在经济活动中有着悠久的历史。

“字号”与“商号”类似。我国自农耕文明时代,便开始有了“商号制度”。所谓“只此一家,别无分号”说的就是古代交通不便,对商业地域发展所造成的局限。随着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繁荣,以及近代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商业逐渐繁荣。1903年,我国开始有了“商标制度”,在新技术条件下,商品的流动、商号以及商标制度逐渐趋于统一。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知识产权学院常务副院长张平认为:商标和商号都有标识商品来源的作用,共同点在于两者本质作用都是区别来源,不同点在于商标即“认牌购物”,商号即“认店购物”,且在我国由两个不同的行政部门进行认证和确认。一个受到市场经济下商标制度的调整,而另一个则是原有体制留下的按照企业名称登记,按照行政区域划分。比如“同仁堂”是一个商标,但可以通过企业名称登记无数个“商号”。

北京的全聚德,上海的杏花楼,南京的绿柳居,扬州的富春茶……我们的老字号品牌大多负有历史传承,先天就具有不证自明名牌价值,用了老字号自然就有市场,有市场就有价值。

这些建立于公私合营前的民族工商业品牌,经历过朝代更替,经历过政权更迭,经历过战争洗礼,经历过体制转换。从目前的老字号知识产权纠纷案中可以看出,其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冒用老字号,假冒注册商标的不正当竞争,二是历史遗留问题导致的老字号品牌权属不清。

抢注商标,搭老字号便车,“傍”名牌销售。

比如2021年,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检察院办理了两起侵犯老字号“同仁堂”品牌注册商标案。一是通过小作坊生产、销售假冒同仁堂品牌的产品。在这起假冒注册商标案中,张某利用外地采买的散装冬虫夏草,运至北京,再从路边烟酒店回收包装盒、包装袋,利用网络定制各类商品标识和防伪标识,在家中将冬虫夏草包装,然后对外销售。在被公安机关抓获后,警方不仅在家中查获了大量同仁堂品牌的产品,还查获同仁堂品牌的火漆印组合商标标识55贴,同仁堂健康防伪标识34张,产品质量合格标识1260贴等。经统计,涉案金额达10余万元。

二是冒用“同仁堂”品牌经营,并销售假货。据查,冯某在陕西省某市经营药店,在未得到同仁堂品牌授权的情况下,在其经营的药店中私自悬挂同仁堂招牌招揽客人。2019年9月,冯某多次通过非正规渠道购进假冒同仁堂品牌的冬虫夏草,后以当面交易或物流方式往北京海淀区发货,且上述商品均为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涉案金额达6万余元。2021年11月12日,经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人民法院以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判处被告人冯某有期徒刑8个月,并处罚金3万元。

历史遗留问题导致的权属不清、商标品牌纠纷不断。

老字号大多经历了产权的变更,有些老字号商标的所有人、使用人并不清晰,企业之间,企业与老字号传承人之间为争夺商标权属闹得不可开交。比如“北京同仁堂”状告“南京同仁堂”“天津同仁堂”。还有广药集团与加多宝集团的“王老吉”商标之争,以及外观方面的“红罐之争”等都是商标权属问题。

还有的因为历史问题,使得老字号传承人没有商标的使用权和所有权。比如“义兴张”道口烧鸡传承人,为了追回商标权历时38年,花费800万元。据了解,“义兴张”创始人张炳,乾隆年间得好友的清宫御膳烧鸡秘方,声名大振,生意兴隆,当取“义友济兴”之意,定铺号为“义兴张”,“道口烧鸡”尤其出名。但后面由于历史原因,其传承人张存有丢失了自己的商标近40年。为了这枚商标,他于1999年开始四处奔走,直到2018年8月,当时拥有商标权属的公司同意将商标转让给张存有,转让费800万元。张存有丝毫没有犹豫,立马同意。至此,老字号的商标权终于回归。诸如此类的案件还有很多……

老字号话题,在这个创新驱动发展、高质量发展时期具有重要意义。对“金字招牌”的知识产权保护,全国各地都在发力。其不仅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遗产的传承,更是新时代经济发展,老字号品牌走出中国,走向世界的重要保护力推动力。

在北京,为护航老字号健康发展,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四分院与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检察院两级联动,在“大栅栏商区”与部分老字号企业座谈交流。在了解企业法律需求的基础上,于2021年12月9日,在北京市西城区“大栅栏商区”设立老字号知识产权保护检察联络室,建立知识产权检察保护工作机制,并推出刑事检察、民事监督、公益诉讼、刑行衔接、犯罪预防、普法宣传的“西检六条”,全力提供一站式“检察套餐”服务。

在日常办案中,检察部门也十分注重对老字号的保护。比如,在办理上述两起侵犯老字号同仁堂品牌注册商标案中,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检察院不仅及时对老字号品牌商标权利人告知权利并倾听权利人诉求,为权利人提供维权指引,推动权利人实质性参与诉讼,还积极为商标权利人提供“随案会诊”的检察服务等。

2022年3月,《商务部等8部门关于促进老字号创新发展的意见》正式印发。意见从加大老字号保护力度、健全老字号传承体系、激发老字号创新活力、培育老字号发展动能四方面提出了包括保护老字号知识产权、促进老字号集聚发展等在内的13项具体措施。意见明确:推动电商平台设立老字号专区,鼓励有关旅游机构将老字号纳入旅游路线进行重点推介,放宽对老字号店铺装潢的管理要求,允许老字号按照传统或原有风格对门店进行修缮,保留符合要求的传统牌匾。支持经营业务相近或具有产业关联关系的老字号企业进行整合重组,打造老字号企业集团。

在上海,五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开展上海老字号认定的若干规定》于2022年3月1日起施行。对上海老字号的申请认定、标识权属、违规整改进行了规范,且今后上海市将每三年认定一次上海老字号,老字号品牌并非“只进不出”。新一轮的上海老字号品牌认定,正是希望通过健全名录,引导更多老字号重视品牌发展,强化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从而深化上海老字号品牌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加快推进上海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

强化老字号品牌保护,不仅需要政府部门的发力,老字号企业自身也要发力。要明确老字号既是民族的文化,也是世界的文化,老字号只有不断国际化才能凸显其商业价值。要强化意识、加速保护性注册,堵住被人抢注册的漏洞,同时注意维持好商标的有效性,为品牌发展助力,为品牌价值加“金”。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