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典故诠释与清词教学

时间:2024-08-31

周焕卿

(常州工学院教育与人文学院,江苏常州213002)



典故诠释与清词教学

周焕卿

(常州工学院教育与人文学院,江苏常州213002)

摘要:清词的鉴赏是古代文学教学内容之一。典故诠释是清词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环。诠释典故,不仅要熟悉典故的出处,还要结合作者生平、作品的创作时间、版本、时代背景、内容等对典故作考证与分析,从而准确地诠释今典之意。

关键词:典故;诠释;清词教学

目前,清词已成为古代文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为了适应学科前沿发展的需要,有必要将清代词作纳入教学过程中。

用典,是古代诗歌创作的一种重要手法。无论是清前期的阳羡词派、盛清时期的浙西词派,乃至兴起于嘉庆末年而延至民国时期的常州词派,大部分词家兼有学人的身份,他们也为词体日尊的风尚所趋,在创作中大量运用典故,用典遍及经、史、子、集,还涉及地方风俗等。因此,典故的诠释自然就成为了鉴赏清词的一个重要环节。诗词中的典故,有古典与今典之别,而古典与今典相结合的诗歌解释原则,详见于陈寅恪《柳如是别传·缘起》:

此稿既以释证钱柳因缘之诗为题目,故略述释证之范围及义例。自来诂释诗章,可别为二:一为考证本事;一为解释辞句。质言之,前者乃考今典,即当时之事实。后者乃释古典,即旧籍之出处。[1]7

按陈氏之说,古典指旧籍的出处,今典指当时的事实,即作者借古典来表达象征意蕴。而清词,继两宋词之后,体现了全新的创作风貌。关怀现实,内容言之有物,是其亮点之一。词家运用典故,往往有其本事,而非流于堆砌典故以夸耀博学。因此,考释古典难度不太大,可以借助《佩文韵府》等书籍;难点在于今典,教师需要对词人的生平际遇、作品的创作时间、时代背景等作出全盘的考察,并结合文本进行分析,考出本事所在,进而抉发作者的苦心孤诣,促使学生深入地了解作家的情感意蕴。至于用典的手法又涉及两种类型,即正用其意与反用其意。这一点,学生比较容易掌握。在这个问题上,点到即可,不必占用过多的教学时间。今典的诠释才是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文章以清初词作为例,对这一问题作一讨论。

彭孙贻《贺新郎·感时,用稼轩韵》其一云:

孤愤韩非说。恨茫茫、乾坤无地,避秦仇葛。江左夷吾谁底是,杨白花飞成雪。笑久矣、吾多星发。咫尺狒狸饮江水,犹寻常、乳燕巢梁月。弹不尽,雍门瑟。金尊到手休轻别。望滹沱、朔风不起,河冰难合。移得冬青三两树,谁辨六陵余骨。且莫道、先生痴绝。烧取咸阳三月火,也难销、方寸肝肠铁。发上指,眦双裂。[2]1100

为了让学生读懂作品,了解其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及审美意趣,对作者的生平及创作背景的介绍,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首先,要考订作者的生平事迹。大部分清代词人的生平传记都见载于常用的工具书。但是,有些词人的生平资料不太常见。这就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文史考证功夫。彭孙贻是清初遗民。《全明词》不载作者生卒年。《全清词·顺康卷》仅载生年。今考彭孙贻《茗斋诗余》卷二[沁园春](甚矣吾衰)云:“笑山中甲子,年忘历日,予惟乙卯。”可推知他生于万历四十三年乙卯(1615年)。又徐盛全《彭孝介先生传》载:“(彭孙贻)化年五十九。”即卒于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再结合徐盛全《彭孝介先生传》,大致可以勾勒出彭孙贻的生平概况。彭孙贻,字仲谋,一字羿仁,浙江海盐人。明太仆期生次子。拔贡生。甲乙之际,父死难赣州,求遗骸不得,遂刻木为骸,招魂东返。后四方求索,得而归,闭门发愤著书,清静自守。擅山水,工墨兰。孙遹为其从弟,尝从受经。其乡人私谥孝介先生。与吴谦牧、李天植交。有《茗斋诗余》二卷。将这样一个考证过程,在课堂教学中加以展示,有利于学生掌握研究方法,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其次,要交代创作背景。从标题及正文中很难判定这首词的具体创作年代,目前也没有相关的资料可资利用。遇到这种情况,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对作家身份及作品用词的敏感度。此词标题“感时”,即暗示对时局有所指。作者又是拒仕清廷的遗民,这一政治身份也要提醒学生加以注意。启发学生思考这些问题后,对于创作背景,暂时可不予解决,埋下伏笔即可。接着,教师应转入正题,引导学生指出词中“孤愤韩非说”“避秦”“仇葛”“江左夷吾”“狒狸”“雍门瑟”“咸阳三月火”六处用典,并细加诠释。

上片首句“孤愤韩非说”,指战国韩非子作《孤愤》。《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载:“(韩非)悲廉直不容于邪枉之臣,观往者得失之变,故作《孤愤》。”司马贞索隐:“孤愤,愤孤直不容于时也。”孤愤,是指韩非对孤直不容于时的愤慨。那今典为何意呢?教师可以让学生稍作讨论,然后追问其依据。由于这个典故的今典之意涉及韩非作《孤愤》的创作时间,学生往往忽略了这一点而毫无依据地随意发挥。通过讨论,教师可以让学生认识到理解典故首先要熟悉文献,掌握与典故相关的资料,才能作出合理的推断。关于韩非作《孤愤》的时间,有不同的记载。司马迁《报任安书》载:

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3]2735

意为韩非子为秦所囚而作《孤愤》。但司马迁《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又云:

非见韩之削弱,数以书谏韩王,韩王不能用。于是韩非疾治国不务修明其法制,……悲廉直不容于邪枉之臣,观往者得失之变,故作《孤愤》《五蠹》《内外储》《说林》《说难》十余万言。……人或传其书至秦。秦王见《孤愤》《五蠹》之书,曰:“嗟乎,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李斯曰:“此韩非之所著书也。”秦因急攻韩。韩王始不用非,及急,乃遣非使秦。秦王悦之,未信用。[4]2155

这里是说,韩非眼见韩国每况愈下,积贫积弱,多次劝谏韩王而无果,只得退而著述,写出《孤愤》《五蠹》等著作,韩非的著述流传至秦国,为秦嬴所识,于是举兵入侵韩国,迫使韩王交出韩非。关于韩非何时著《孤愤》,这两处所载有矛盾。考证孰是孰非,并非我们讨论的重点,关键是作者属意者为谁。结合下文来看,第二句“恨茫茫、乾坤无地,避秦仇葛”,“避秦”,典出东晋陶渊明《桃花源记》。这里“秦”影射“清”。这关乎明人的创作趣味。陈寅恪指出:“明末人作诗词,往往喜用本人或对方,或有关之他人姓氏,明著或暗藏于字句之中。斯殆当时之风气如此,后来不甚多见者也。”[1]16在这样的风气影响下,适逢明清易代这一特殊的历史情境,一种特定的影射手法便得以发展起来[5]146-148。清初作家往往在诗词中暗藏“明”“清”二字,有的寓于具体意象或情状,如以“明月”“明珠”“明”喻明朝,以“清”喻清朝,以“桂花”喻桂王;有的采用拆字法,如以“日”“月”喻明朝;有的则以谐音法,以“秦”喻清朝。因南方方言鼻音不明显,“秦”“清”二字乃同音,而清朝统治的酷虐程度又有甚于秦朝,遗民以短命王朝“秦”来影射清朝,则有诅咒清朝早亡的深意在。词中既然说无地避秦,当是作于明清易代之际。这就回应了讲解词作之前所提出的创作年代的问题。最后,引导学生作出推论。彭孙贻用韩非作《孤愤》一典,应该是从司马迁《报任安书》所出。韩非为秦所囚,正是对清廷的影射,与下文之“避秦”相合。因此,首句“孤愤”的今典之意,是指国破家亡而孤直不容于时的愤慨。从这一教学环节中可见,教师要熟悉明清之际的时代风气,并结合大量的文史知识来讲解典故,从而促使学生掌握文史互证的研究方法。

“仇葛”一典,应是“葛仇”的倒文,是为了押入声韵。“葛仇”是指“葛伯仇饷”。《孟子·腾文公》载:

汤居亳,与葛为邻。葛伯放而不祀,汤使人问之曰:“何为不祀?”曰:“无以供牺牲也。”汤使遗之牛羊,葛伯食之,又不以祀。汤又使人问之曰:“何为不祀?”曰:“无以供粢盛也。”汤使亳众往为之耕,老弱馈食。葛伯率其民,要其有酒食黍稻者夺之,不授者杀之。有童子以黍肉饷,杀而夺之。《书》曰“葛伯仇饷”,以之谓也。为其杀是童子而征之,四海之内皆曰:“非富天下也,为匹夫匹妇复仇也。”汤始征,自葛载。十一征而无敌于天下。[6]147-148

大意是说,葛国与商国为邻,葛国平常不进行祭祀。商汤派人来问,为什么不举行祭祀。葛伯说:“我们没有祭祀用品。”于是,商汤派人给他们送来了牛羊等祭祀品。葛伯把这些牛羊都吃掉了,仍然不祭祀。商汤派人来问:“你们为什么还不祭祀呢?”葛伯说:“我们没有祭祀的五谷。”于是商汤就派人来给他们种地,派老幼给种地的人送饭。葛伯就派人抢了这些送饭的人,还杀了一个小孩子。商汤以此为借口,派兵消灭了葛国。“仇葛”一语,古典之意,是指商汤以葛伯杀送饭的人为借口,率兵灭葛国。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明清之际的时局进行思考,商汤与葛伯分别影射谁呢?学生据此可以得出今典之意,是指满清篡夺明朝的江山。

至此,教师要继续引导学生思考“孤愤韩非说”“避秦”“仇葛”三个典故之间的关系。“恨茫茫、乾坤无地,避秦仇葛”一句,意指明清易代之际,九鼎转移的历史巨变,对此,词人满腔愤恨,由此点明了首句“孤愤”的意蕴。如此讲解,可以让学生认识到典故之间的深刻联系,更好地领会作品的思想内涵,从中也学会如何评价古典诗词的优劣。也就是说,就用典而言,衡量诗词优劣的标准在于,不仅用典要博赡,典故之间还要有着紧密的联系,为表现同一个主题而层层推进,否则就有堆砌之嫌。

“江左夷吾”出自《晋书·温峤传》。其曰:“于时江左草创,纲维未举,峤殊以为忧。及见王导共谈,欢然曰:‘江左自有管夷吾,吾复何虑!’”[7]1185管夷吾,即管仲,相齐桓公成霸业。管仲在此影射谁呢?教师要启发学生结合句式来理解,“江左夷吾谁底是”,词人在发问:哪个是辅助齐桓公成就霸业的管仲啊?词人为什么如此发问?让学生体会其语气,恰恰是因为缺乏王导的自信,才会有此一问。词人在此哀叹的是,当今又有谁堪与管仲媲美,能肩负反清复明的重任呢?想到复明无望,词人满腔愤慨化为哀伤。看杨花漫漫,春天即将远去,自己也长出星星白发,青春不再,只能付之惨然一笑。此时,引导学生指出这一用典的类型,正是反用其典。

再看“雍门瑟”一典,相传雍门子周以善琴见孟尝君。汉刘向《说苑·善说》载:

孟尝君曰:“先生鼓琴亦能令文悲乎?”雍门子周曰:“臣何独能令足下悲哉……天下未尝无事,不从则横。从成则楚王,横成则秦帝,楚王秦帝,必报仇于薛矣。……天下有识之士无不为足下寒心酸鼻者,千秋万岁之后,庙堂必不血食矣!”……于是孟尝君泫然,泣涕承睫而未殒。雍门子周引琴而鼓之,徐动宫徵,微挥羽角,切终而成曲。孟尝君涕浪汗増欷,下而就之曰:“先生之鼓琴,令文立若破国亡邑之人也。”[8]279-281

这里作“雍门瑟”而不作“雍门琴”,同是为押入声韵。教师解释清楚古典之意后,学生很容易领悟,“雍门瑟”即指引发亡国之忧的乐声,这里影射明亡之忧。狒狸饮水,乳燕巢梁,江山易代,景物依然,但词人心中蕴藏着无尽的忧伤。

下片笔锋一转,“金尊到手休轻别”,以借酒消愁暂求一时之慰藉。“望滹沱、朔风不起,河冰难合”,节序如流,已是杨花漫漫的暮春时节,北风不起,河面上冰雪消融,再难冰封,大有无力回天之感。“移得冬青三两树,谁辨六陵余骨”,“冬青”“六陵”之典,古典之意指南宋六帝陵寝被元僧杨琏真伽所盗发。至此,教师要适当地对相关的历史现象作一扼要的讲解与分析。明人喜欢讨论宋代。明清易代之际,论宋、咏宋成为当时学术及文学创作的一个热点。就宋遗民史而言,由明遗民著录的就有朱明德的《广宋遗民录》、李常科的《宋遗民广录》。明遗民的文集中也充斥着大量论宋的篇章,王夫之的《宋论》就是其中的代表作。究其原委,宋代与明代有着相同的历史命运,均是由异族全面取替了汉族政权。清初文人在文学创作中言及宋代,就隐含着对明朝覆亡的悼念及反思。由此,学生不难挖掘出“冬青”“六陵”的今典之意,即指崇祯帝之殉国,及明王朝之覆亡。这里借南宋六帝以寄寓对崇祯帝的悼念之情。词人转而自嘲其对故国旧君的满腔痴念。词末云“烧取咸阳三月火,也难销、方寸肝肠铁”,也是以秦影射清,借项羽火烧阿房宫这一典故表达对清朝统治者的满腔愤恨与切齿诅咒,回应篇首之“孤愤”。

最后,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这首词的创作背景及思想内容。这首词大概作于明亡之初,强烈的反清意识贯注全篇。词人借用六个典故,表达了国破家亡的哀恸,对故国旧君的悼念之情,以及对清朝统治者的深刻仇恨。

值得指出的是,教师在诠释典故的时候,不仅要强调细读文本,还要对作品的创作时间、版本及所涉及的时代背景等作出考订。忽略这些要素,有时对作品典故的诠释,往往有过度阐释之嫌。下举一例。宋征舆《蝶恋花·秋闺》:

宝枕轻风秋梦薄,红敛双蛾,颠倒垂金雀。新样罗衣浑弃却,犹寻旧日春衫著。偏自断肠花不落,人若伤心,镜里颜非昨。曾误当初青女约,只今霜夜思量着。[9]《幽兰草》27

宋征舆(1618—1667),字辕文、直方,号林屋、佩月骚人。江苏华亭(今上海松江)人。明末诸生,以诗文名世,与陈子龙、李雯等创“几社”,并称“云间三子”。顺治四年(1647年)进士,官至左副都御史。

从民国谭献、王国维到今人严迪昌、叶嘉莹先生等,均认为此词大有深意。清谭献《箧中词》卷一评《蝶恋花·秋闺》曰:“悱恻忠厚。”王国维《人间词话》亦谓:“宋尚木(按:应作宋直方)《蝶恋花》新样罗衣浑弃却,犹寻旧日春衫著。……可谓寄兴深微。”叶嘉莹先生在《从云间派词风之转变谈清词的中兴》一文中指出,这首词有“言外之意的潜能”,暗示了宋征舆仕清的悔恨之情[10]28。前人之所以有此推论,主要就“新样罗衣浑弃却,犹寻旧日春衫著”一句而论。此处典出屈原《离骚》。其曰:“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宋氏要弃其“新样罗衣”,复寻“旧日春衫”,这是否就是用《离骚》返其“初服”之意呢?同样,教师不妨先让学生作出判断,然后追问其依据,再将彭孙贻的词作与宋征舆的作一比较。从标题及正文来看,两者的创作时间均难以判别。前者从具体内容上加以分析,大致可以得出作于明亡之后的结论。但是,对于后者而言,仅凭宋氏“新样罗衣浑弃却,犹寻旧日春衫著”一句能否得出相同的结论呢?有没有其他的信息可资利用呢?宋氏此词最早见载于《幽兰草》。据陈立先生《幽兰草·本书说明》考得,今传《幽兰草》乃明刻本,所收录的作品可能是陈子龙等在崇祯八年(1635年)至崇祯九年(1636年)春倡和的词作[9]卷首。因此,宋征舆此词最迟作于崇祯九年(1636年)春,距明亡尚有八年。他不可能在词中预设其悔仕清廷的心志。这首词是伤春别怨之词,或许别有深意,但政治情志并非其主旨所在。通过上述分析,可以让学生充分意识到理解作品思想内涵的难度,其间牵涉到诸多复杂的因素,作品的版本信息也是不容忽视的。

综上,教师在进行清词讲授的教学过程中,要向学生强调全面分析的重要性,不仅要熟悉古典的出处,掌握相关的文史知识,还要结合作者生平、作品的创作时间、版本、时代背景等因素进行全面的考索与论证。这样,才能对词作的深刻意蕴作出精准的诠释与阐发,并避免因考证不详而作出的过度阐释。

[参考文献]

[1]陈寅恪.柳如是别传[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2]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全清词编纂委员会.全清词:顺康卷[M].北京:中华书局,1994:1100.

[3]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

[4]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

[5]朱则杰.“明”与“清”:清代诗歌中的一组特殊意象[J].浙江社会科学,2001(3):146-148.

[6]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0.

[7]房玄龄.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0.

[8]向宗鲁.说苑校正[M].北京:中华书局,1987.

[9]陈子龙.云间三子新诗合稿幽兰草倡和诗馀[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

[10]叶嘉莹.清词论丛[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

责任编辑:赵青

doi:10.3969/j.issn.1673-0887.2016.02.024

收稿日期:2015-06-24

作者简介:周焕卿(1974—),女,副教授。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0887(2016)02-0111-04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