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兰俊莹,常萍
(兰州大学文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现代汉语词典》中,“凄怆”一词解释为“凄惨;悲伤”,“凄”有3个义项[1]1021,分别是:(1)寒冷:风雨凄凄。(2)形容冷落萧条:凄凉、凄清。(3)形容悲伤难过:凄然、凄切。“凄”字有“淒”和“悽”2个异体字,“淒”的义项包括义项1和义项2,“悽”的义项仅为义项3,这3个字分别从仌、从水和从心。“悲伤难过”是人的内心感受,“凄怆”既然表示人的情绪,“凄”字应当从心而不从仌,那么为何最终收录到词典中的词条是“凄怆”而不是“悽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对“凄怆”一词的词形变化作详细梳理。
《说文》收录了“悽”“淒”“愴”“滄”和“凔”①5个字,未收录“凄”字,释义分别是:“悽,痛也。”“愴,伤也。”[2]221“淒,云雨起也。《诗》曰‘有渰淒淒’。”[2]233“滄,寒也。”[2]236“凔,寒也。”[2]240《康熙字典》中“凄”的解释为:“凄,《玉篇》‘寒也’。《韵会》通作‘淒’,《诗》‘淒其以风’,严氏曰:‘凄旁加二点,从仌,冰寒也。’”[3]132这些字都是形声字,声旁相同,《集韵》中“悽”“淒”“凄”的反切都是“千西切”[4]27,读音相同。“愴”“滄”和“凔”的反切都是“楚亮切”[4]171,3字读音相同。上述6 个字的形旁足以说明其意义的特点:“悽”“愴”2字从心,和人的情感有关;“淒”“滄”“凄”“凔”4字从水或从仌,和自然气候有关。值得注意的是,《说文》中并没有“凄”字,“凄”字出现时代相对较晚,包含“凄”的词语也出现较晚。
检索汉籍数字图书馆传世文献语料库和国学大师四库全书语料库相关语料后,我们发现古代文献典籍中“凄怆”有不同的写法,包括“悽愴”“淒滄”“凄凔”“淒愴”和“凄愴”。例如:
(1)弟妇恐伤害之,因乃放与,而心甚自悽愴,长妇甚喜。(《风俗通·佚文》[5])
(2)其色白苍,其畜犬鸡,其虫毛介,其主雾露淒滄,其声角商,其病摇动注恐,从金化也。(《绎史·五常政大论篇》[6]27)
(3)故冬有烁石之热,夏有凄凔之凉,和则为生化,不和则为灾伤。(《类经图翼·客气图解》[7])
(4)《楚辞·九辩》:皇天平分四时兮,窃独悲此凛秋。王逸注:微霜淒愴,寒栗列也。[8]185
(5)故服絺绤之凉者不苦盛暑之郁烦,袭貂之暖者不知至寒之凄愴。(《金楼子·撰立言篇》[9])
“凄怆”的5种写法有形旁一致和不一致的情况,上述写法分别在什么时期出现,它们的用法和意义是否完全一致,这些词在发展过程中产生了怎样的变化?这是本文所要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通过检索上述数据库,我们找到了各个时期关于“凄怆”不同词形的语料。
先秦时期“悽愴”的写法就已经出现,但用例不多,只有6例,例如:
(6)中憯恻之悽愴兮,长太息而增欷。(《楚辞·九辩》[8]193)
(7)先生与彼二子善,彼有恋恋之心,未知后会何期,悽愴流涕,而先生厉声高揖,此无乃非亲亲之谓乎。(《孔丛子·儒服》[10])
(8)其气发扬于上为昭明,焄蒿悽愴,此百物之精也,神之著也。(《礼记·祭义》[11])
从上述例证可以看出,先秦时期的“悽愴”只用于形容人的心理,表达内心的情感状态,只有“凄惨悲伤”这1个义项,还未产生其他用法。《说文》对“悽”“愴”的解释也与此相符。
与先秦时期相比,秦汉时期“悽愴”的用例数量相比前一时期大幅增加,但从具体语料可以得知,该词的主要用法依旧是形容人悲伤的情感。例如:
(9)如以丙日书,子、卯日举乐,未必有祸,重先王之亡日,悽愴感动,不忍以举事也。(《论衡·讥日篇》[12]993)
(10)陛下德配天地,明象日月,恩至禽兽,泽及草木,一人有饥寒,不终其天年而死者,为之悽愴于心。 (《汉书· 严朱吾丘主父徐严终王贾传》[13]694)
值得注意的是,此时“悽愴”产生了新用法,可以表示“寒冷”之义。例如:
(11)《汉书· 严朱吾丘主父徐严终王贾传》:袭貂狐之暖者,不忧至寒之悽愴。师古曰:“悽愴,寒冷也。”[13]713
(12)居月之旁,其寒悽愴。(《论衡·道虚篇》[12]317)
从后世语料可以看出,“寒冷”这个义项一直保留在“悽愴”中。例如:
(13)寒无悽愴,暑无出汗,食饮者热无灼灼,寒无沧沧,寒温中适,故气抟持乃不致邪僻。(《针灸甲乙经·逆顺病本末方宜形志大论》[14])
(14)寒无悽愴,暑无出汗,热无灼灼,寒无怆怆,寒温中适,故气将持,乃不致邪僻也。(《脾胃论》[15])
(15)是时霜露秋,原野气悽愴。(《蓝涧集·八月二十三日溯大江遇风雨作》[16])
“悽愴”在先秦时就已经产生,当时只有1种用法,用于形容人的情感状态,表示“凄惨悲伤”,到了秦汉时期,“悽愴”也可以用来形容“寒冷”,而且此种用法一直保留下来,后世“悽愴”就承担了这2个义项。
“淒滄”也是从先秦就已有的写法,检索到的用例皆出自《黄帝内经》,共5例。例如:
(16)岐伯曰:“夏伤于大暑,其汗大出,腠理开发,因遇夏气淒滄之水寒,藏于腠理皮肤之中,秋伤于风,则病成矣。” (《黄帝内经·疟论篇》[17]3)
(17)北方生寒,寒生水,其德淒滄,其化清谧,其政凝肃,其令寒,其变凓冽,其灾冰雪霜雹。(《黄帝内经·气交变大论篇》[17]10)
(18)其色白苍,其畜犬鸡,其虫毛介,其主雾露淒滄,其声角商,其病摇动注恐,从金化也。(《黄帝内经·五常政大论篇》[17]16)
(19)阳明司天,燥气下临,肝气上从,苍起木用而立,土乃眚,淒滄数至,木伐草萎,肋痛目赤,掉振鼓栗,筋痿不能久立。(《黄帝内经·五常政大论篇》[17]26)
(20)地乃燥清,淒滄数至,肋痛、善太息。(《黄帝内经·五常政大论篇》[17]27)
从以上例句可以看出,先秦时期“淒滄”的义项只有1个,即“寒冷”,可用于形容自然界的事物,比如水和雾气,也可形容人体的寒气,意义和《说文》的解释一致。
我们尚未发现秦汉时期“淒滄”的相关用例。魏晋以后“淒滄”仍被使用,但词义范围和用法固定,用例大多是与前代文献内容相同的异文。例如:
(21)盖伏暑汗出,腠理开,后因遇忧气淒滄之水寒,其气藏于腠理皮胃之中,秋伤于风,则病成矣。(《普济方·寒疟》[18])
(22)阳明司天,燥气下临,肝气上从,苍起木用而立,土乃眚,淒滄数至,木伐草萎,肋痛目赤,掉振鼓栗,筋痿不能久立。(《绎史·五常政大论篇》[6]33)
上述文献用例基本是《黄帝内经》中某一内容在后代文献中的转述。魏晋之后,形容“寒冷”的“悽愴”和“淒滄”开始混用,如东汉《论衡》中的“其寒悽愴”在宋代《太平御览》中写作“其寒淒滄”。又如,晋代《针灸甲乙经》“食饮者热无灼灼,寒无沧沧”和元代《脾胃论》“热无灼灼,寒无怆怆”属于异文,受“悽愴”和“淒滄”使用混乱的影响,“滄”和“愴”也有混用的情况。
通过查检语料库,我们发现,从明代开始出现的“凄凔”的各种写法多是“淒滄”的异文,但用例较少,明代有9例,清代有3例。例如:
(23)北方生寒,寒生水,其德凄滄,其化清谧,其政凝肃,其令寒,其变凓冽,其灾冰雪霜雹。(《黄帝内经·气交变大论篇》[19]13)
(24)其色白苍,其畜犬鸡,其虫毛介,其主雾露凄凔,其声角商,其病动注恐,从金化也。(《黄帝内经·五常政大论篇》[19]20)
(25)阳明司天,燥气下临,肝气上从,苍起木用而立,土乃眚,凄凔数至,木伐草萎,肋痛目赤,掉振鼓栗,筋痿不能久立。(《黄帝内经·五常政大论篇》[19]31)
(26)地乃燥清,凄凔数至,肋痛、善太息,肃杀行,草木变。 (《黄帝内经·五常政大论篇》[19]33)
(27)王褒云:袭狐貉之暖者,不忧至寒之凄凔。(《乡党图考·亵裘狐貉考》[20])
上述语料中“凄凔”的意义和用法都与“淒滄”相同。我们对比《黄帝内经》在唐代和明代的不同版本,可以发现:唐代一般写作“淒滄”,唐代《黄帝内经》“其德淒滄”“其主雾露淒滄”“土乃眚,淒滄数至”“地乃燥清,淒滄数至”这4例,在例(23)至例(26)中都写作“凄凔”,这4组语料都是相同内容在不同时代的异文。这说明后产生的“凄凔”沿袭了“淒滄”的意义和用法,使用范围窄,大多出现在医学类文献中。到明清时期,表示“寒冷”义时,“悽愴”“淒滄”和“凄凔”3词可以通用,难以区分。不过,用来形容人的内心情感,表示“凄惨悲伤”时,只能使用“悽愴”,而不能用“淒滄”或“凄凔”,这个界限是明确的。因为形旁的限制,“悽”和“愴”从心,与人的内心情感相关。《说文》中对“滄”和“凔”的解释都是“寒也”,而“淒”“凄”“滄”和“凔”从仌或从水,冰和水联系紧密,意义相近,以它们为形旁的字容易混淆,如“涼”和“凉”,“沖”和“冲”。
除了前后形旁一致的“悽愴”“淒滄”和“凄凔”外,还有形旁不一致的2种写法,分别是“淒愴”和“凄愴”。这2个词的用法和“悽愴”相同,既可以形容“寒冷”,也可以形容“凄惨悲伤”,但是使用频率远不及“悽愴”高,产生时代也比“悽愴”晚,而且词义的发展过程和“悽愴”不同,“悽愴”先用于形容情感,后产生形容环境的用法,而“淒愴”正好相反。例如:
(28)小山揺落,长林变衰,淒愴原隰,荒凉宅兆。(《庾子山集·周大将军赵公墓志铭》[21])
例(4)是我们目前查检到的“淒愴”的最早用法,此例出自东汉王逸《楚辞章句》,用于形容“寒冷”,例(28)是南北朝时期的用例,此时“淒愴”的意义发生了细微变化,用于形容环境寒冷时兼具有“悲凉”义。“淒愴”用于形容“凄惨悲伤”是宋代产生的用法,和表示“寒冷”的用法一起沿用至明清。例如:
(29)悲哽奚言,松槚俨立,淒愴蒿焄,冰结泪睫,愁凝陇云,再拜酹觞,哀而不文。(《芸庵类稿·祭嘉州叔父文》[22])
(30)岁月骛过,山陵浸远,孤心淒愴,如何如何!(《东汉文纪·赐东平王苍及琅邪王京书》[23])
(31)少阴司天,地乃燥清,淒愴数至,肋痛,善太息是也。(《证治准绳·善太息》[24])
(32)故服絺绤之凉者不苦盛暑之燠郁,袭狐貉之暖者不忧至寒之淒愴。(《文章辨体汇选·圣主得贤臣颂》[25])
(33)四时盛衰各有态,摇落淒愴惊寒温。南山孤松积雪底,抱冻不死谁能贤。(《宋诗钞·次韵子由柳湖有感》[26])
先秦文献《礼记》中的“焄蒿悽愴”,宋代《芸庵类稿》中写作“淒愴蒿焄”;汉代《全后汉文》中的“岁月鹜过,山陵浸远,孤心悽愴,如何如何!”[27],明代《东汉文纪》中写作“孤心淒愴”;宋代《东坡诗集注》中的“四时盛衰各有态,摇落悽愴惊寒温”[28],清代《宋诗钞》中写作“摇落淒愴惊寒温”。这3组文献用例都是用“淒愴”替换“悽愴”的情况,这表明“悽愴”和“淒愴”可以在相同语境中通用。
联系上文提到的“悽愴”和“淒滄”,“淒滄”和“凄凔”用于“寒冷”义时的通用关系和此处揭示的“悽愴”和“淒愴”的通用关系,不难发现:明清时期在表示“寒冷”义的语境中,“悽愴”和“淒愴”,“淒滄”和“凄凔”都能相互替换。明代《证治准绳》“淒愴数至”、《黄帝内经》“凄凔数至”和清代《绎史》“淒滄数至”,汉代《汉书》“不忧至寒之悽愴”、明代《文章辨体汇选》“不忧至寒之淒愴”和清代《乡党图考》“不忧至寒之凄凔”这2组例证,均属异文,也是四者通用的有力证明。
另一种前后形旁不一致的写法为“凄愴”,该写法最早出现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仅表示“寒冷”义。例如:
(34)离月数里而止,月之旁甚寒凄愴,饥欲食,辄饮我流霞一杯,每饮数月不饥。(《艺文类聚·杯》[29])
宋代“凄愴”产生了表示“悲伤”的用法,沿用至明清。例如:
(35)未及三医之谒,焄蒿凄愴已悲,万鬼之邻,念升济之无方。(《渭南文集·绍兴府众会黄箓青词》[30])
(36)世薄风气衰,老成果殂丧。田间一茅屋,过者今凄愴。(《敬业堂诗集·枞阳僧舍消暑七首》[31])
“凄愴”的发展过程和“淒愴”是一致的,虽然它们产生的时代不同(“淒愴”产生于秦汉时期,“凄愴”出自魏晋南北朝时期),但都先用于形容气候,之后在宋代产生了“悲伤”义。由《文章辨体汇选》“袭狐貉之暖者不忧至寒之淒愴”和《金楼子》“袭貂之暖者不忧至寒之凄愴”,《芸庵类稿》“淒愴蒿焄”和《渭南文集》“焄蒿凄愴已悲”这2组异文可知,相同语境中“淒愴”和“凄愴”可以相互替代,“淒愴”和“凄愴”也是通用关系。
综上所述,从产生时代看,“悽愴”和“淒滄”最早产生,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两个词意义不相同,分别表示“凄惨悲伤”和“寒冷”义,没有混用的情况。“淒愴”出现在秦汉时期,“凄愴”出现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两个词最初表示“寒冷”义,从宋代开始也可用于形容“悲伤”。明朝才产生的“凄凔”,词义和用法都和“淒滄”相同。从用法和词形上看,“凄怆”的5种写法可以分作2类,一类是“淒滄”和“凄凔”,一类是“悽愴”“淒愴”和“凄愴”。每类之中各词的意义相同,写法不同。第一类词“淒滄”和“凄凔”在医书中用于解释病因、形容寒气,只有一个意义,不能形容人的情感状态。《康熙字典》:“淒,又寒凉也。《诗·邶风》‘淒其以风’。”[3]629“滄,又《说文》‘寒也’,《逸周书》‘天地之道有滄热’。”[3]641“凄,《玉篇》‘寒也’。《韵会》通作‘淒’,《诗》‘淒其以风’,严氏曰:‘凄旁加二点,从仌,冰寒也。’”[3]132“凔,《说文》‘寒也,从仌,倉声’。《逸周书》‘天地之间有凔热,用其道者,终无竭’。”[3]133《康熙字典》的释义和引例表明“淒”和“凄”,“滄”和“凔”意思相同,都表示“寒冷”义,用法一致,在相同的语境中可以相互替换。第二类词都有“愴”这个语素,它们包含了第一类词的用法,可以形容寒冷,也可表示“凄惨悲伤”。《康熙字典》:“悽,《说文》‘痛也,从心,妻声’。《集韵》‘悲也’。”[3]389“愴,《广韵》‘悽愴也’。《礼·祭义》‘霜露既降,君子履之,必有悽愴之心,非其寒之谓也’。《集韵》‘悲也’。王逸《九思》‘岁忽忽兮惟暮,余感时兮悽愴’。”[3]396表示“凄惨悲伤”是第二类词的主要用法。综合前文可知,第一类词用作“寒冷”义时可以相互替换,第二类词用作“寒冷”义时可以替换第一类词,用于“悲伤”义时内部可以相互替换。
《现代汉语词典》将“凄”定为正字,认为“淒”“悽”和“凄”是异体字关系。就产生时代看,“凄”出现最晚;就使用频率而言,“淒愴”和“凄愴”都远不及“悽愴”,那么为何最终保留在现代汉语中的是“凄怆”?造成一词多形的原因是复杂的,字典辞书的引导也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我们通过查阅历代字书对“凄怆”的释义和用例,探寻将不同写法简化为“凄怆”的依据及其合理性。
《玉篇》:“悽,悽愴也,伤也。”[32]39“淒,寒风雨极也。”[32]88“凄,寒也。”[32]93“愴,悲也,伤也。”[32]38“滄,寒也。”[32]90“凔,寒也。”[32]93
《广韵》:“悽,悲也,痛也。”“淒,云貌。”“凄,寒也。”[33]48“愴,悽愴。”[33]338“滄,滄浪,亦州,后魏所置,盖取滄海为名。”[33]117“凔,寒貌。”[33]338
《类篇》:“悽,《说文》‘痛也’。”[34]383“淒,《说文》‘云雨起也’,引《诗》‘有渰淒淒’。”[34]397“凄,寒凉也。”[34]422“愴,悲也。”[34]386“滄,《说文》‘寒也’。”[34]404“凔,寒也。”[34]422
《龙龛手鉴》:“淒,云貌。”[35]228“凄,寒也,《诗》云‘凄其以风’。”[35]187“愴,悽愴也。”[35]60“滄,滄浪,亦洲名也。”[35]227“凔,寒貌。”[35]187(此书未收录“悽”字)
《字汇》:“悽,悲痛也。”[36]160“淒,云雨起貌,又寒风,《诗·邶风》‘淒其以风’,《六书正讹》‘俗作凄’,非。”[36]249“凄,寒也。”[36]50“愴,悽愴悲恻貌。”[36]163“滄,寒也。”[36]254“凔,寒也。”[36]50
综合上述5部字书及前文提及的《说文》和《康熙字典》对各字的释义和用例,可以看出:虽然《广韵》将“滄”解释为洲名、水名,但其他字书中对各字的解释比较一致。“悽”“愴”均表示“悲痛、悲恻”义;“淒”形容云或雨云的样子,也可表示“寒冷”义;“滄”“凄”“凔”均表示“寒冷”义。《康熙字典》《字汇》都记录了“凄”和“淒”的通用关系。就词的不同写法而言,除《说文》和《类篇》外,其他5部字书中都有“悽愴”的写法,可见表示“悲伤”义时应写作“悽愴”。
结合“凄怆”不同写法在历代文献中的语料和字典辞书中的收录情况,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悽愴”的基本用法是表示“悲伤”义,而“淒滄”和“凄凔”的基本用法是表示“寒冷”义。秦汉以后“悽愴”也可以形容“寒冷”,“凄凔”和“淒滄”却不能形容“悲伤”。
第二,“悽愴”的写法在各字书中都是固定的,基本没有其他写法,从文献用例来看,可以表示“凄惨悲伤”的“淒愴”和“凄愴”用例极少,且未曾在字书中出现,应该是形旁混用的结果。
第三,“淒”和“凄”的本义不相同,“淒”字从水,形容“雨云升起的样子”,而“凄”从仌,形容“寒冷”。但在实际使用中,它们难以区分,在语境中常可以相互替换,如多次出现的“凄其以风”和“淒其以风”,“秋日凄凄”和“秋日淒淒”。从水和从仌的字关系紧密,意义接近,以它们为形旁的字容易混用,或因不明偏旁而改变字形。
我们认为《现代汉语词典》把这5种写法都统一简化为“凄怆”的做法,是值得商榷的。因为它既不是对古代字书中写法的继承,也不能很好地体现“悽愴”和“淒滄”词义的不同。从历代用例来看,“悽”能包含“凄”和“淒”的词义,但是“凄”却不能包含“悽”的词义。用“凄”字概括“淒”和“悽”的义项,也未免有不妥之处。在我们查阅的文献中,表示“悲伤”是“悽”字才具有的功能,而“凄”通常只表“寒冷”义。而且《现代汉语词典》将“淒”“凄”“悽”3字简化合并为1个字,都写作“凄”。但是“滄”“凔”“愴”3字只简化了字形而没有合并,仍保留有“沧”“”和“怆”3字[1]206。“凄”“怆”2字未同步简化,给人们理解和使用带来不便。
把3个字合为1个字,虽然编者主观上是为了精简字数,方便人们使用,但由于简化时偏旁不一致,客观上也容易造成使用混乱。其实,用从心的字表示人的心情,情感和义理上都合乎情理,使用时人们结合具体语境,也会下意识地认为和情感相关的字形旁应当从心。这也能解释为何明清时期虽然“淒愴”“凄愴”和“悽愴”都能用于形容“凄惨悲伤”,但是“悽愴”的使用频率仍遥遥领先。简化汉字时不应该一味从简,也需要从实际情况出发考虑简化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尝试把“凄怆”各词简化为“悽怆”和“凄”2种写法,分别承担“凄惨悲伤”和“寒冷”2个义项,以便于人们理解和使用。
注释:
①为区别“凄怆”在古代文献中的不同写法,例证中与“凄怆”相关的词语均用繁体字。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