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从杜审言和杜甫诗歌用韵看中唐语音变化

时间:2024-08-31

孟慧娟

(辽宁大学 文学院,沈阳 110136)

[语言文字研究]

从杜审言和杜甫诗歌用韵看中唐语音变化

孟慧娟

(辽宁大学 文学院,沈阳 110136)

杜审言与杜甫是唐代著名的两位诗人,杜甫有“诗圣”的美誉,其诗被称为“诗史”,其祖父杜审言更是在近体诗的定型方面功不可没。现以杜审言仅存的43首诗和杜甫西南漂泊时期所作195首古体诗为对象,通过对二人诗歌用韵的分析,窥见初唐到中唐语音变化。

杜审言;杜甫;诗韵;语音

杜审言是初唐一位重要的诗人。青年时代,与李峤、崔融、苏味道并称为“文章四友”。其诗作多是应制诗,除此之外,大都是写景、纪行、酬唱之作,这和诗人的生活经历有关。诗人在诗歌发展史上的贡献和地位,最主要的就是促进了律诗的定型:明代胡应麟称其《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为“初唐五言律第一”;除五言律诗之外,诗人还有五言排律、七言律诗、七言绝句体裁的诗作,胡应麟评“初唐无七言律,五言亦未超然。二体之妙,杜审言实为首倡。”其五言排律用韵多达四十韵,“初唐四十韵惟杜审言”(胡应麟)。诗人在律诗上的贡献以及艺术上的成就对我国古典诗歌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所以杜甫宣称“吾祖师冠古”也是实至名归的。

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诗人在诗歌创作中工于炼字,留下很多千古绝唱。诗人为避战乱,漂泊至西南成都等地,一路创作了很多诗歌,其中古体诗195首。

一、杜审言诗歌用韵分析

在诗韵研究方面,研究宋之问、沈佺期的较多,五律定型虽是由沈、宋二人最后完成的,但是杜审言在促进律诗的定型方面,地位也是不容置否的。

《全唐诗》收录了杜审言诗43首,除《南海乱石山作》《送和西蕃使》两首古体诗外,其余41首全部为近体诗,且基本包涵了近体诗的全部体制:五律28首、五排7首、七律3首、七绝3首。两首五古也同样律化,只是韵脚字没有全谐。

本文以《全唐诗》为基,参考《杜审言诗注》,归纳杜审言诗歌用韵情况,并与《广韵》相比较,得出杜审言诗歌用韵情况(如表1)。诗歌中的多音字情况以整首诗的平仄为准取其对应的平仄声。

十六摄中共出现十摄,通摄东独用3次,平声入韵,一等字三等字通押;止摄至志实同用1次,之独用1次,支之同用1次,微独用4次,平仄分押,且都以三等字入韵;蟹摄灰咍同用4次,平声一等字入韵;臻摄真独用1次,真谆同用7次,文独用2次,平声三等字入韵;山摄阮独用1次,寒独用1次,寒桓同用1次,先独用2次,先仙同用3次,平仄分押;果摄歌戈同用1次平声一等字入韵;假摄麻独用2次;宕摄阳唐同用2次,一等三等通押;梗摄庚清同用3次,三等字居多;流摄尤独用1次,尤幽同用1次,尤侯幽同用1次,三等字居多。

通过将上述用韵情况和《广韵》进行对照,可以看到杜审言诗歌用韵完全符合《广韵》同用、独用情况,所以诗人在诗歌律化方面的严格与精妙可见一斑。大抵因为诗人现存诗作之少,因此对诗人的研究大都在生平经历、诗歌内容、艺术特色、律诗定型贡献和诗人与杜甫的关系 (诗人对杜甫性格、作诗风格等方面的影响)等方面。押韵作为律诗的表现方面之一,也是诗歌律化的证据,所以研究杜审言诗歌的用韵也是不可少的。

二、杜甫西南漂泊期间古体诗用韵分析

诗人杜甫因避叛乱之世携家入蜀,在严武的帮助下在西南成都等地生活了相对安定的一段时期,这段时间也是诗人杜甫创作高峰期,流传到现在的1400多首诗中有1000多首是创作于这段时间,可见颠沛流离的生活遭遇对诗人的影响,此期间更留下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登高》等名作,在诗风、意象等方面对后世文人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至明代时“杜韵”在诗人中还成为专有名词。现将杜甫的195首古体诗用韵情况列出,如表2所示。

表1 杜审言诗歌用韵情况表

通过表2,可以看出杜甫诗歌用韵已不再严格按《广韵》的规定,体现在:用韵放宽,且同一摄中选用多个韵部,这些古体诗共使用了138个韵部,十六摄全部出现,并且有跨摄混押的现象。

三、从杜审言和杜甫诗歌用韵比较看中唐语音变化

韵文是归纳韵部最好的材料,古音学家在研究上古韵部时就依据了《诗经》《楚辞》等先秦韵文的用韵;自韵书——三国魏李登《声类》出现以后,研究语音除依据韵书外同样还要结合当时的韵文,古代学者在研究中古时期韵母系统就依据了诗人的用韵,并且四声经《切韵》的记载和整理受到重视后也被诗人在创作中严格区分,为从韵文中观察语音现象提供了材料;从中古到近现代汉语语音的研究同样除了周德清《中原音韵》外还有元曲的用韵,可见韵文在研究语音过程中的重要性,并且韵文能更真实地反映当时的实际语音情况。

通过以上两个表格,可以看出:杜审言诗歌是严格按照《广韵》同用、独用规定找韵字的,而在杜甫的古体诗中出现了与杜审言诗韵,或者说是和《广韵》不同的方面。杜甫古体诗用韵特点主要是韵部的放宽,“古体诗一方面由于摹古类推的作用,韵部特别放宽,另一方面由于韵部的放宽,格律比较自由,可以容纳作家所操的话语和当时的实际语音。”[1]杜甫诗韵正是当时语音的体现,因此可以从中探测到一些中唐语音的变化。

(一)韵母方面

从杜甫诗韵来看,他突破了《广韵》独用、同用标准,一些韵部在他的诗里面出现合并现象。

1.阴声韵:支脂之微合为一部,鱼虞模合为一部,麻佳合为一部

1)支脂之微:四韵中多以开口三等字入韵。上古有支脂之微四部,分四等且有开合;到中古时期韵部分化变细,《广韵》中支韵有来自上古支部三等、部分微部三等、少部分脂部开口三等、歌部三等字,脂韵除去上古脂部三等字外还有微部四等、之部开口三等唇音字,之韵来源于少部分脂部开口三等和之部开口三等舌齿喉音字,微韵来自部分微部三等;它们到《中原音韵》时又发生了合并,其中四韵的开口三等字合并为韵母[i]。

表2 杜甫195首古体诗用韵情况表

(续上表)

杜甫诗歌中四韵中多以开口三等字入韵。如(支脂之微)《病橘》:为梨宜皮枝吹姿辉时司支悲;《水槛》:飞垂持欹嗤支为悲;《去秋行》:时儿归稀悲。说明当时语音中这四韵已有合并的趋势。

2)鱼虞模:《广韵》鱼韵来自上古鱼部开口三等字,虞韵来自上古幽部合口三等字、侯部开口三等字、鱼部合口三等字,模韵来自上古鱼部一等字,这三韵在《中原音韵》中合为鱼模部,包括[u]、[iu]两个韵母。如(鱼虞模)《草堂》:都虞臾图粗隅居殊诛徒逾鱼辜竽衢呼娱吁吴湖芜疏裾芦须墟儒夫枯馀。

3)麻佳:“《广韵》佳韵‘涯、话、佳、娃、崖’等字从唐代开始转入麻韵,直到《中原音韵》,这种语音变化的事实方在韵书里得到全面肯定。”[2]《中原音韵》中家麻韵包括的三个韵母[ia][a][ua]都有来自《广韵》佳韵中的个别字。这个语音在唐代的变化在杜甫诗中便已经有所体现。如(麻佳)《柴门》:崖柴呀家铘车查斜蛇麻沙奢花嗟佳涯遮华誇差霞。

2.阳声韵:东冬钟合为一部,真谆臻欣合为一部,庚耕清青合为一部

这三部分在 《中原音韵》时分别合为东钟部(包括[uŋ][iuŋ]两个韵母)、真文部(包括[ən][uən] [iən][iuən]四个韵母)和庚青部(包括[əŋ][uəŋ][iəŋ][iuəŋ]四个韵母)。如:

(东冬钟)《往在》:宫红空风蒙功丛虫翁崇桐雄躬公钟龙重胧戎弓东中终通从农同宗融笼穷容蓬。

(真谆臻欣)《别蔡十四著作》:人伦尘辛臣新伸秦滨春陈亲勤民津身辰贫因垠;《暇日小园散病将种秋菜督勤耕牛兼书触目》:真嗔神欣匀新邻陈春芹筋勤频旻辛;《赠太子太师汝阳郡王琎》:人春频臣亲晨尘駪身麟轮新银陈仁麟勤宾茵巾神邻伦津绅辛。

(庚清青)《扬旗》:清声庭旌星倾平轻青城宁荆;《同元使君春陵行》:婴行成名生情桢经横星庭青兵明缨惊清廷城楹倾听。

(庚耕清)《赠左仆射郑国公严公武》:晶名清生惊争横卿鸣城旌情平征京明荣兵声行成轻荆迎。

3.入声韵:屋烛沃职德合为一部,陌麦昔锡合为一部,质物没月曷末薛合为一部,叶怗洽狎业合为一部,如:(屋烛沃职德)《客堂》:蜀麓毒足促北力束绿熟木极得独竹屋禄职直稷色。

(陌麦昔锡)《郑典设自施州归》:适役迫僻石慼怿客昔藉敌戚隙戟历闢惜策幂激壁赤益的厄;《催宗文树鸡栅》:迫喫翮宅帻隔栅迹掷席厄敌益析慼石释陌。

“质物没月曷末薛”这七韵来自上古物质月部。如,《戏呈元二十一曹长》:末活聒折渴魃掇歇暍斡阔列闼发月窟越骨忽拂物笔。

“叶怗洽狎业”这五韵主要来自上古的叶部,小部分来自上古缉部。如,《故司徒李公光弼》:甲惬胁业压妾猎捷怯贴叶睫堞匣接叠箧楫涉峡。

杜甫诗大都是在其四十岁之后创作的,正是他困居长安和往西南漂泊时期,他吸收了当时最有势力的方音——长安音加入到他的诗歌中。“陌麦昔锡”在罗常培的《唐五代西北方音》中把它们归入eg摄,“叶怗狎业”在归入ab摄,“没月曷末薛”归入ar摄,“没物质”归入ir摄,杜甫入声韵的合并正是长安音的体现。

(二)声调方面

所选杜甫古诗中有平、上、去、入四声通押。平声、上声通押,如《雷》:(上)雨苦鼓偻补数古主取覩虎愈弩聚(平)污(上)圃;平声、入声通押,如《徐卿二子歌》:(平)随儿(入)骨(平)头侯休;上声、去声通押,如《病柏》:(去)盖会拜壤大(上)改(去)外内怪赖,《行官张望补稻畦水归》:(去)按乱灌岸(上)旱(去)伴汉看粲散观蔓,《送高司直寻封阆州》:(去)树路趣雾故遇屡句素寓注骛步顾度慕数(上)柱(去)误戍。

汉语发展到元代,入声韵尾消失,全浊上声字变去声,这一语音变化在周德清《中原音韵》中得到明确。语音的发展变化是一个渐变的过程,其实大约在唐代就出现了入声韵尾的弱化以及浊上变去的端倪,从杜甫四声通押的例子中可以得到印证。所选杜甫古诗中有平入通押的例子,《徐卿二子歌》全诗除“骨”是入声韵尾[-t]外,其余都是阴声韵;上去通押的例子中《行官张望补稻畦水归》中全诗“翰换旱”同用,韵脚字“旱”依照《广韵》是“胡笴切”归匣母,是全浊上声字;《送高司直寻封阆州》全诗“遇暮麌”同用,韵脚字“柱”依照《广韵》是“直主切”归澄母,是全浊上声字,这两首诗都仅有一个全浊上声字和其余的去声字通押,说明在当时的语音交流中已经出现了浊上变去的现象。

综上可见,杜甫古体诗用韵很宽,他丰富的韵脚字是研究当时实际语音的很好的材料。总体上来看,唐代诗歌发展到杜甫时期时,诗人用韵已经突破《广韵》,韵部出现了合流开始简化。语音是一个逐渐变化的过程,《广韵》反映的是《切韵》音系,《切韵》同用、独用规范是从唐初许敬宗开始的,反映的是初唐的语音现象。到晚唐时期,东冬钟合部,屋沃烛合部,“唐末李涪在刊误中已经批评《切韵》何须‘东冬’、‘中终’妄别声律了”,[3]说明到晚唐时期,韵部的简化是适应了当时实际语音和作诗要求的。同时,从杜甫时代开始,入声韵尾便有了弱化趋势,全浊上声变去声也初见端倪。

[1]张世禄.张世禄语言学论文集[M].上海:学林出版社,1984: 454.

[2]向熹.简明汉语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294.

[3]王力.汉语语音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216.

Observe the Phonetic Change in M id-Tang Dynasty from Du Shenyan's and Du Fu'sRhymes

Meng Hui-juan

(CollegeofArts,Liaoning University,Shengyang 110036,China)

Du Shenyan and Du Fu are two famouspoetsin Tang Dynasty.Du Fu had a reputation asthe title"PoetSage",and hispoem wascalled"poem history".Hisgrandfather,Du Shenyan,had importantly influenced on finalization onmodern style poetry.In thispaper,the author present the poemsof the ancientpoemsin the early Tang Dynasty and theM id-Tang Dynasty by analyzing the rhymesof thepoemsof the two poemsto observe thephonetic changeofM id-Tang.

Du Zhuyan;Du Fu;poetry rhyme

H 113

A

1671-1084(2017)02-0069-06

DOI 10.16221/j.cnki.issn1671-1084.2017.02.016

2016-12-30

,2014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4BYY113);2016年度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立项课题(2016lslktziwx-15)

孟慧娟,辽宁大学文学院2015级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汉语言文字学。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