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广西高职院校文化国际化建设研究

时间:2024-08-31

何 惠,周 静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广西 柳州 545006)

当前,中国倡议,世界广泛参与的“一带一路”建设正在深入推进,广西作为中国与东盟合作的桥头堡,需要在国际化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上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有力人才支撑,而国际化人才的成长离不开国际化校园文化的熏陶。因此,分析“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国际化建设的必要性,厘清当前广西高职院校文化国际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国际化建设的必要性

(一)培养国际化技术技能人才的需要

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提升产业国际化发展水平,深化国际产能合作,推动中国企业“走出去”是当前及今后中国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2015 年,中国政府宣布实施“中国制造2025”战略,提出坚持自主发展与开放合作相结合的原则,强调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及事关全局的制造业领域,强化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加快提升自主发展能力。同时持续深化产业对外开放水平,主动挖掘世界范围资源和市场,充分利用“一带一路”建设的历史机遇,大力推进产业全球布局和国际产能合作,加快中国优质产能“走出去”,大幅提高制造业开放发展水平。截止2018年10月,中国已在“一带一路”沿线20多个国家建立了56 个经贸合作区,累计投资超过185 亿美元,包括与泰国、柬埔寨、马来西亚、印度等国的经贸合作区,以及与老挝、越南等国的跨境经济区。这些园区将为中企“抱团”走向“一带一路”打造产业集群式“走出去”的平台。[1]产业的国际化必然对国际化人才培养提出更大需求。调查表明,“一带一路”相关产业合作急需的人才主要分布在国际贸易、计算机、金融、语言、工业设计、法律、土木工程、财务管理、新闻、机械制造等专业。培养既有国际视野,能够进行国际跨文化交流能力,又掌握国际通用职业技能的国际化技术技能人才是当前中国职业院校的重要使命。而国际化人才的培养,除了需要建设国际标准的实训教学条件、课程体系之外,更加要重视的是营造放眼世界,融会贯通,既兼收各国文化精华,又彰显中国文化特色的中国大学文化。以文化人,才能真正熏陶培育出适应产业国际化发展需求的国际化技术技能人才。

(二)提升职业教育开放发展水平的需要

推进教育对外开放是中国提升对外开放水平的重要举措之一。2016 年4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强调要加快拓展双边多边教育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大幅增强参与制定教育领域国际规则和标准的能力,推动教育对外开放的规范化、法治化,提高教育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能力。同时,该意见指出,增进人文交流,促进民心相通是教育对外开放的核心领域,要完善中外人文交流机制,丰富中外人文交流品牌项目,积极开展国际理解教育。把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作为教育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聚集广大海外留学人员爱国能量,主动宣传祖国发展成就,积极发挥来华留学人员和外籍教师的宣介作用,积极传播中国理念。2019年3月,教育部、财政部发布《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将提升国际化水平作为“双高计划”的重点任务,要求加强与职业教育发达国家的交流合作,积极参与制订职业教育国际标准,开发国际通用的专业标准和课程体系,打造中国职业教育国际品牌。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和国际产能合作,培养国际化技术技能人才,促进中外人文交流。职业院校校园文化的国际化水平是体现职业教育对外开放层次的核心指标,相对于教学设施、师资队伍、课程内容等外显的教育要素,校园文化因其内隐的特性,更难以实现国际化的建设目标。因此,加大力度推进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国际化进程是当前中国职教实现对外开放向内涵层次纵深发展的重要抓手。

(三)繁荣中国特色大学文化的需要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2019 年高等院校名单,截止2019 年6 月,中国总共有2956 所高等院校,其中高职高专院校共计1423 所,占48%。高职院校作为中国高等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鲜明的职业类型属性对促进中国高等教育的多元化发展,满足产业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具有巨大的战略支撑作用。其独树一帜的校园文化也将有利中国特色大学文化的繁荣发展。而加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国际化建设是繁荣中国特色大学文化的必要途径。“文明交流是文化发展的必要条件,而文化发展是增强文化软实力、坚定文化自信的途径。文化发展离不开文化的创造和创新,而文化的创造创新离不开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也离不开对外来文化的借鉴和吸收,既要“古为今用”,也要“洋为中用”。[2]只有提升高职院校的国际文化交流水平,在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同时,主动吸收世界各国的先进文化,兼收并蓄,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融合共生为中国特色的高职院校文化,才能真正为成就各有其美,百花争艳的中国大学文化发展盛景。

二、广西高职院校文化国际化建设的问题分析

截止2018 年,广西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院校共36 所,占广西80所高校的45%。推动职业教育国际交流,提升职业教育国际化水平是广西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广西高职院校在深化与东盟国家教育交流合作上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但具体到校园文化的国际化上还在以下主要问题。

(一)高职院校文化国际化缺乏整体规划

近年来,广西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如《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5-2020年)》等,对推进职业教育国际化做出了整体部署。2015 年广西颁布实施了《职业教区域(国际)合作工程实施方案》,2016 年与教育部签署《开展“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国际合作备忘录》,积极发挥广西区位优势,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职业教育合作,取得不少成果,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国际化。但从整体上看,广西对于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国际化建设,还缺乏专门的顶层规划。在校园文化国际化建设的重点方向、主要侧重点等方面缺乏整体统筹,导致高校校园文化的国际化特色不突出,没有能够发挥文化对人才培养的深层次支撑作用。

(二)高职院校文化国际化建设机制欠缺

目前广西高职国际交流的途径主要有两种:一是官方定期组织的职业教育国际交流活动。如每年在中国东盟博览会期间举行的中国东盟职教联展暨论坛,还有广西高校东盟国家招生宣传活动等;二是各高职院校与国外院校开展的留学生教育、人员培训、文化参观交流等民间交流活动。以上这些国际交流活动,虽然在推动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国际化上发挥了一定作用,但由于缺乏旨在至今文化相互理解的项目设计,同时参与面太窄,师生参与度较低,导致目前的职业教育国际合作活动对广西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国际化的促进作用没有得以充分发挥。

(三)高职院校文化国际化缺乏理论指导

高职院校文化的培育和发展除了要遵循文化发展的普遍规律,还具有其独有的特点。如如何将产业文化、工业文化或者蕴含其中的工匠精神有机融合进高职院校文化中,生成具有中国特色高职特点的大学校园文化,需要对其内在机理或规律进行深入研究。同样,高职院校文化的国际化发展也具有其特别的内在逻辑,需要职业教育研究者开展专门课题研究,对其进行总结分析,以便提出理论性的观点,为高职院校文化国际化提供理论指导。然而,目前广西职业教育研究队伍整体实力还较低,相关研究机构不健全,特别是专攻高职院校文化国际化建设的人员和课题项目还很少,已有的研究成果也不能很好地指导和促进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国际化的发展。

三、广西高职院校文化国际化建设的策略建议

(一)充分发挥区位优势

从地理区位看,广西背靠大西南,毗邻粤港澳,面向东南亚,是我国唯一与东盟既有陆地接壤又有海上通道的省区,是我国面向东盟开放的前沿窗口。***总书记在2015 年全国两会期间参加广西代表团审议时,亲自部署广西“三大定位”新使命,即发挥广西与东盟国家陆海相邻的独特优势,构建面向东盟的国际大通道,打造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形成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3]广西“三大定位”的实践,离不开中外文化交流。近年来,广西以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南宁为机遇,搭建了中国—东盟文化论坛、中国—东盟博览会文化展、中国—东盟博览会动漫游戏展、中国—东盟(南宁)戏剧周、中国—东盟(南宁)戏曲演唱会、“红铜鼓”中国—东盟艺术教育成果展等文化交流合作平台,形成了“走出去”和“请进来”有机结合的中国与东盟国家开展文化交流合作的新机制。广西已经成为中国与东盟进行文化交流的桥头堡。广西高职院校应充分利用这一良好平台,积极主动参与以上这些文化交流活动,争取承办具有职教特色的项目,扩大师生参与面,提升国内外文化交流层次,有力推进校园文化国际化发展。

(二)加强校园文化国际化顶层设计

广西教育主管部门应联合文化管理部门和相关文化研究机构,组织专家组研究制定专门的高职院校文化国际化建设总体规划,为高职院校推进校园文化国际化提供方向指南。一是明确高职院校文化国际化的主要发力点。要切合高职院校特点,重点在中外职业精神、工匠精神的融汇,优秀工业文化、传统技艺和文化艺术的交流等方面,加强文化交流力度和广度。二是推出高职院校文化国际化的重点项目。如中外工业文化论坛、职业技能展演、文化遗产展示交流活动等。三是出台高职院校文化国际化的激励举措。如开展高职院校文化国际化建设优秀案例评选,或者最佳实践案例的表彰宣传。同时,在高职院校发展绩效评价指标中可适当加入校园文化国际化的评价指标,树立积极导向,激励高职院校大力推进校园文化国际化。

(三)丰富校园文化国际交流途径

广西高职院校可通过“走出去”与“请进来”两个维度,课堂、校园、社区三个层面构建立体多元的校园文化国际化建设路径。“走出去”即利用中国-东盟博览会平台,组织师生积极主动参与各项文化交流活动。除了在国内开展交流活动,还应到东盟国家院校开展中国文化、职业技能等方面的交流。“请进来”即邀请外方合作院校,到本校举办特色文化展示或文化嘉年华等活动。三个层面中,一是可以在学校开设外国文化概览、东盟国家文化概述等选修课程、或者提供网络教学资源,引导师生学习了解国外的文化、历史、习俗等情况,也可邀请外教或留学生通过论坛、座谈、沙龙等方式,增进相互了解和文化互通;二是开展旨在吸取国外优秀文化的校园文化活动,如开展特色国家文化展示周、美食文化节、戏剧音乐节等;三是发挥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社会的职能,与国外合作院校共同到所在社区开展中外文化交流活动,在促进民间外交的同时,提升校园文化的国际化。

(四)强化校园文化国际化建设研究

目前,强化广西高职院校文化国际化的理论指导,可从以下几方面推进:一是提升研究队伍水平。首先要在现有职业教育研究机构如广西职业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各市或学校现有职教研究部门中建立高职院校文化国际化研究的专门研究室或小组,聚焦校园文化国际化的机理和发展路径等方面,聚集研究人才,提升研究团队水平。二是提升研究项目层次。发挥团队作战风格,联合申报教育部人文科学研究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以高层次的研究项目带动引领高职院校文化国际化建设研究。三是加强研究成果应用。加强对相关研究成果梳理提炼,努力构建具有高职特色的文化建设理论体系,加大成果出版和宣传推广力度,及时将研究成果运用到校园文化国际化建设过程中,切实发挥理论研究的现实指导作用。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