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使用吸入制剂药学干预前后疗效对比

时间:2024-08-31

陈 瑶,李淑雯,王维忠,李建华

(1.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泰州人民医院 药学部,江苏 泰州 225300;2.徐州医科大学 药学院,江苏 徐州 221000)

慢性肺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简称慢阻肺,以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为典型特征。由于其病程缓慢,无法完全彻底的根治,因此需要长期服用药物来控制病情。吸入制剂起效快,可以迅速控制病情,与其他给药方式相比,它们允许药物高肺部堆积并且能最大限度地降低全身生物利用度,进而减少可能的药物不良反应[1],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首选。目前临床上所使用的吸入器装置种类繁多,操作复杂,大多患者使用吸入制剂会产生各种问题,长期以往,不仅会影响疾病的治疗进程,可能还会产生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

泰州市人民医院呼吸专业临床药师自2021年4月起开设了咳喘药学服务门诊。本研究选取该门诊部分COPD 患者,以临床药师的角度开展药学干预,通过对比COPD 患者在干预前后吸入制剂疗效情况,以进一步理解药学服务的重要意义,从而为患者提供更专业的用药技术指导和更完善的药学服务。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21年4月~2021年12月在我院咳喘药学服务门诊就诊的AECOPD 患者,均符合2021年全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防治倡议(global initiative for chronic obstructive lung disease,GOLD)诊断标准[2],入选患者共50例,其中男40人,年龄(68.1±7.9)岁;女10 人,年龄(67.2±10.1)岁,P值0.13,男女一般资料之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入选标准(1)诊断明确,近12 周无急性加重,非初次使用吸入制剂者;(2)能独立完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COPD assessment test,CAT)问卷调查。(3)患者使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噻托溴铵粉吸入剂、布地格福吸入气雾剂中的1或2种吸入装置。

1.3 排除标准(1)排除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者;(2)支气管扩张症、支气管哮喘、肺间质纤维化和恶性肿瘤等患者;(3)语言沟通交流障碍,患有认知障碍、精神疾病以及心理疾病患者。

1.4 实验方法(1)制定详细的干预计划。询问患者的现病史、既往史、家族史,了解其自身对于疾病的了解程度,为患者进行饮食、运动、心理方面的用药教育等。临床药师需要着重对于吸入剂技术进行用药指导,在指导前,为患者发放相应的说明书并进行书面教育(包括COPD 用药知识、吸入装置的使用方法、用药剂量以及可能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2)吸入制剂用药指导。临床药师首先给患者演示一遍吸入剂的使用方法,接着监督患者练习操作,同时指出并纠正患者操作时存在的问题。(3)整理信息,定期回访。记录好患者的相关信息,包括姓名、年龄、问诊时间、用药内容及备注等,并且定期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督促患者按照医嘱用药,加强患者对疾病的认知以及自我管理能力。另外由于COPD的病程较长,患者需长期用药,因此在随访期间应注意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心理疏导。

1.5 观察指标COPD 控制测试(CAT 评分,见表1) COPD控制测试中文版是是用来评估COPD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常用方法,该评分能较敏感地反映疾病的急性加重发生及预后效果,也能从侧面反映出患者的治疗效果。

表1 COPD症状控制测试(CAT评分)

CAT评分总共有8个条目,每个条目评价程度均有1分、2分、3分、4分、5分共五个级别,临床药师就评分内容对患者进行解释说明,由患者自行评分,再由相关人员计算好总分并登记在册。

1.6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26.0 统计软件,计数资料以%表示,计量资料以±s表示,将COPD 患者药学干预前、干预1 个月和3 个月后CAT评分比较采用方差分析,P<0.05 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药学干预前后COPD患者疾病状态根据患者CAT 评分情况评估患者疾病的控制状况,发现药学干预前COPD 患者疾病状态为“非常严重”和“严重”,比例分别为78%、22%。在药学干预1个月后,疾病状态为“非常严重”患者比例大幅下降为“严重”状态。在药学干预3个月后,患者疾病状态进一步改善,疾病状态为“严重”的比例由94%下降至56%,“中等”的比例增加至44%。

2.2 药学干预前后CAT评分对比对药学干预前与药学干预1个月后、干预3个月后的50例COPD患者CAT 评分进行单因素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结果如表2 所示,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表明患者药学干预后的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干预前治疗效果,且药学干预3 个月后的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干预1 个月后治疗效果(P<0.05),药学干预时间越长,治疗效果越好。

表2 药学干预前、干预1个月以及干预3个月后COPD患者CAT评分对比

3 讨论

陈亚红在对202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GOLD)解读中就曾指出,吸入剂技术错误是COPD 患者病情控制不佳的原因之一[3],通过检索国外文献发现,吸入器的错误使用率普遍偏高[4],且有多达25%的患者从未接受过吸入剂技术指导。国内研究表明,随着病程的延长,COPD患者对于吸入制剂的期望值会不断下降,难以相信病情可因此改善,可能不按剂量、时间用药[5],从而降低其按时按量服药的依从性,直接影响最终治疗效果。因此对患者进行适当的用药干预是确保药物治疗效果的关键内容,临床药师具有丰富的药学知识、临床经验,积极发挥临床药师药学干预作用,既能减少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又可以提高患者的配合度和对疾病的认知程度,进而增强治疗效果。

3.1 COPD 患者药学干预前后疾病状态分析在本研究中,临床药师秉承以患者为中心的用药信念,将药学干预应用于COPD 患者的治疗全过程中,由于患者大多为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记忆力逐渐减退,用药依从性也会随之下降,因此患者在治疗前、治疗中和治疗后均需要接受临床药师系统化、个性化的药品指导、监督和服务[9]。在为患者进行药学干预过程中,临床药师不仅需要向患者普及COPD 相关知识及使用吸入制剂的正确方法、注意事项,在治疗中还需密切注意患者的心理状况,加强电话随访,让患者和家属能够真正理解正确使用吸入制剂对于提高治疗效果是具有重大意义的。

最终研究结果显示,入选COPD的50名患者,未进行药学干预前,78%患者疾病状态为非常严重,22%患者疾病状态为严重,在药学干预1 个月后,“非常严重”患者状态比例大幅下降为“严重”患者状态,而在药学干预3 个月后,“严重”患者状态从94%下降为56%,没有“非常严重”患者状态,由此可见通过药学干预,可以有效改善COPD 患者的疾病状态,而且干预时间越长,患者疾病状态改善也更加明显,在这次研究中,经过3 个月的药学干预后,44%的患者患者疾病状态转为“中等”,这也是从侧面反映出临床药师药学干预的重要意义,由临床药师指导的患者用药教育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进而可以增强药物疗效,改善患者疾病状态,降低药物不良反应。

3.2 COPD 患者药学干预前后CAT 评分比较CAT 评分总共有8 个条目,就内容来看,每个条目问题的针对性都很强,而且覆盖面很广,包括了呼吸困难严重程度、咳嗽、睡眠、社会活动以及心理影响等。研究表明,CAT 评分与临床常用的指标如肺功能FEV1%、急性加重次数等有较好的相关性,一般而言,经过有效治疗后,COPD患者的CAT 评分会明显下降,对应其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这也意味着疾病的控制状况越好,因此通过比较患者药学干预前后CAT 得分情况,是有助于判断患者药物治疗效果。

此次对照实验中,50 名COPD 患者药学干预前CATP 评分为(32.12±1.86)分,干预1 个月后得分为(25.78±1.86)分,干预3 个月后得分为(20.72±3.15)分,经过配对方差分析后,P值<0.0001,表明药学干预前后患者CAT 评分具有显著性差异,另外与干预1个月疗效相比,干预3个月治疗效果具有显著性提高,表明患者的生存质量得到了提高。另外,随着干预时间的延长,CAT评分也越低,表明患者疾病控制状况也越好,与史东明[6]、李涛[7]等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4 结论

综上所述,在COPD 的治疗过程中,从临床药师地角度对患者开展药学干预,指导患者正确使用吸入制剂并反复强化相关用药技术指导,可以不断提高吸入装置使用的正确性及科学用药水平,进而改善COPD 患者吸入制剂的治疗效果,但是仅靠临床药师的指导是远远不够的,更需要加强随访交流,另外患者的配合以及家属的理解与敦促对于治疗效果的提高也是非常重要的。本次实验研究存在病例数偏低,实验样本量不够充足;实验中患者吸入剂技术掌握难度不同,本次实验没有对此进行具体区别分析;所选择的疗效评价指标较为单一,干预结果可能没有显著性差异;研究角度不全面等问题。同时需注意患者年龄分布情况以及患者所使用的吸入器装置等,为患者提供个体化的给药方案。另外经过药学干预3个月后,患者的吸入剂技术还存在一定问题,需继续加强用药指导与电话随访。

经过临床药师积极有效的药学干预,加强用药技术指导、帮助COPD 患者正确规范使用吸入器装置,患者的疾病情况有了显著的改善,也有效地提高了生存质量。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