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何 斌,胡 菲
(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江苏 镇江212028)
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中国高等教育步入了内涵式发展、高水平建设的新阶段。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进程看,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对高素质技术型、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与当前高等职业教育的有效供给之间并不平衡、不充分,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亟需提升。
2016 年9 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在北京发布。这一研究成果及其相关理念,为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工作提供了标准和范式,必将成为新时代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有力抓手。
2014 年,教育部下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1]。受教育部委托,北京师范大学林崇德教授牵头带领北京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院校的近100名研究人员,历时三年科学论证,形成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有关成果报告。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3 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6大素养,具体可以细化为国家认同等18个基本要点[2]。其6大素养之间相互联系、互为补充、融合共进,在不同的情境中整体发挥作用(详见图1)。
图1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整体框架
按照这一框架体系,结合高职院校技术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定位,不难推断,中国高职院校学生的核心素养应该至少包括:良好的思想品质和文化积淀、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严谨的科学精神和学习习惯、健康的身心发展和社会责任意识等核心要素。只有参照这样的核心素养体系,才能培养社会需要的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
目前,从很多高职院校学生个体发展和院校综合培养的现实情况看,人文与科学精神教育有缺位,学生个体发展和社会使命感有缺失,高职院校在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上尚有不少问题。
一是高职院校学生的自卑心理较重,没有彰显青年的时代自信。高职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其中大部分人缺乏自信心和荣誉感;社会对高职教育存在一定的偏见,让原本就慵懒散漫的高职学生更加难以沟通。谈到职业院校的学生,往往会与“学习差”“习惯差”“不靠谱”等划上等号,造成高职学生普遍的心理落差和自卑情绪,这与新时期党和国家所倡导的“四个自信”、特别是文化自信有较大偏离,不利于青年的成长和社会的未来发展。
二是高职院校的育人文化大多自发形成,缺乏应有的文化自觉。当前很多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是自发形成的,其形成与发展没有经过科学的梳理,缺乏系统性。而现代高职教育所倡导和呼唤的,应该是一种文化的自觉,即在了解自身文化基因的基础上,创造条件对这些基本特点进行现代的解读,进而融会贯通,让原有的文化基因在当下的土壤上,向未来展开一个新的起点,使其成为社会多元建构中的一个组成部分[3]。
三是很多高职院校育人实践呈碎片化、零散性特征,缺乏丰富的内涵与外延。目前很多高职院校育人实践更多关注课堂教学和学生实习环节的基础性工作,没有从院校整体设计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高度去建设与规划,往往局限或侧重于项目化开展、应需性布置等状态,缺乏有效的整体设计和实施路径。
四是一些高职院校文化建设和育人实践未经过科学论证,功能标签化。一些高职院校在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时,没有真正思考受众、特别是学生群体的切实文化需求,没有经过有效的调查研究,缺乏客观全面的认知,更习惯采取标签式的方式,将文化和学生综合素养作为静态的物品看待,更多呈现于纸上,忽略了“润物于无声”的人文滋养。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现存的众多高职院校建设背景、发展情况各不相同,学生培养的质量和水平也参差不齐。进入新时代,在教育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对高质量教育的需求和教育质量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的形势下,高职院校唯有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加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才能逐步缓解矛盾,实现科学发展。
青年时期,是一个人从依赖走向独立、从幼稚蜕变成熟、从被动迈向主动的“黄金成长时期”。这个时期的青年极易受到所处环境和身边人的影响,需要学校和社会的正面引导,尤其需要核心素养的培植浇灌,让个体能够朝全面发展的人的终极目标不断前行,最终达成个体的科学发展。
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下,高等院校的治理能力日益成为学校发展质量的重要参照。从院校治理的内容看,既包括学校制度科学、治学管理严谨、后勤保障有力等显性内容,更应该囊括和体现在人才培养的质量、社会评价与服务等方面。唯有培养出高质量、得到社会认可的学生,才能真正展示学校的治理能力和发展水平。从这个维度而言,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既是目的,也是归宿。
新时期,“互联网+”和多元价值取向的社会背景下,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已然成为关系社会和谐、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决策。而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来看,大学生的价值观是否正确将会直接影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状况。由此,当代大学生应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作为价值导向和学习指南,培养相应的技术技能,提升综合素养,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合格人才。
加强学生的核心素养培育,已经成为众多高等院校的发展共识,以培养一线技能型、应用型人才为主体目标的高职院校,更要在教育理念、教育方式和文化营造等方面注重核心素养的孕育,为新时代、新发展做出新贡献。
高职院校应该立足新背景下教育发展的新要求,转变过往“规模发展”、急功近利的教育思维,更加关注“人的全面发展”,主动将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人才培养体系。进一步探索改革教育模式,注重承载知识和技能的基本品质和关键能力的培养,逐步形成以“专业技能+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高职教育模式[4]。以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为例,该校立足“人文素养+职业能力=可持续发展素质”的办学特色,总结凝练了“一体两翼”的教育教学体系,涵盖了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所需的相关知识、关键技能和人文品质,设计了相关培养环节与流程,为人才培养的质量提供保障。
“互联网+”时代,单纯的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实践课程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发展的现实需要,必须设计融合多学科、交叉性的教学与课程体系。高职院校要围绕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整体设计,着力构建并完善更加系统、科学、融合的课程体系,聚焦人文精神、专业技能和学生的自我发展。如,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创新提出“三大专业组合”的建设思路,以同学科“跨学院”交互、同学院“跨专业”交叉、同专业“跨方向”培养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与课程设置的新探索。同时,创新开设了“卓越工匠班”,鼓励有提升学历层次、专业拓展发展需求的学生在既有课程的基础上创新提升,学校定期邀请校外行业专家“小班化”授课。
文化的力量无形无状,却不可忽视。高职院校要根据自身发展积淀、行业特色,有意识地开展文化育人工作,丰富校园文化内涵,拓展文化活动外延,以校本文化为学生核心素养培育做好引领和支撑。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沿袭学校创始人“吕凤子”的文化衣钵,将“爱与美”文化融入校园建设、学生发展的各方面,坚持围绕校本文化开设“人文知识导读”等校本课程,大力实施文化育人工作,取得良好的社会反响,毕业生就业率常年保持98%以上。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一大特色。高职院校要打好“校企协同”这张牌,将校内专业、课程的建设、学习,与企业的实践实习环节有机结合、互嵌共通,以校企共育核心素养的方式,为学生核心素养的持续提升奠定基础。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一直坚持校企深度融合,将订单班人才培养、教学实践与实习、学生创新创业等内容相结合,通过长期的、有针对性的校企共同参与教育教学工作,为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增加新的内容。
要着力打破只重知识、技能和结果的考核评价体系,建立基于核心素养的学业质量考评标准,将课程内容要求、核心素养要求有机结合,明确学生在完成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习后,在知识技能运用以及能力素养等方面应达到的质量程度[5]。特别是要加大考评结果的综合运用,进而改善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力争为每位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在学分制探索实施中,加大了应用知识与能力的分值比重,对毕业实践环节更加注重用人单位对学生个体综合发展潜质的评价,不以分数、成败论英雄,鼓励学生在创新创业中自我成长。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