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狂飙突进时期叙事谣曲《莱诺蕾》内容赏析

时间:2024-08-31

远 思

(北京大学 外国语学院,北京 100871)



狂飙突进时期叙事谣曲《莱诺蕾》内容赏析

远 思

(北京大学 外国语学院,北京 100871)

《莱诺蕾》是德国狂飙突进时期叙事诗,讲述的是女主人公追随亡夫骑马死去的故事,讽刺性地表达了反战和反基督教思想。《莱诺蕾》体现了狂飙突进运动的精神,诗中注重表达主观感受,强调感情的抒发和个性的解放,同时反对基督教保守僵化的教条,表现了德国新兴资产阶级对封建意识形态的有力冲击。

《莱诺蕾》;狂飙突进;感情抒发;思想觉醒

一、作者生平与作品简介

戈特弗里德·奥古斯特·毕尔格(1747-1794),出生于德国勃兰登堡州普鲁西亚市,是狂飙突进时期的诗人,德国浪漫主义叙事诗的创作者,其风格反映了18世纪晚期欧洲叙事诗的风貌。

毕尔格出身乡村牧师家庭,18世纪60年代毕尔格就读于哈勒大学的神学专业与哥廷根大学的法学专业。在哥廷根求学期间毕尔格与启蒙运动家约翰·埃里西·毕思特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共同研究莎士比亚,并翻译其著作《麦克白》,随后他又结识了哥廷根林苑派诗人,致力于叙事诗的创作。[1]德语中的叙事诗(Ballade)一词近似于英语的ballad,常以“神话、传说、历史故事或当时发生的事件为题材,”题材多取自于民间。[2]

毕尔格创作的叙事诗故事情节荒诞离奇,在他的诗作中也常常含有对政治和宗教的讽刺。他的滑稽诗、教育诗和爱情抒情诗反映了感伤主义和阿纳克里翁诗派的传统。长篇叙事谣曲《莱诺蕾》是毕尔格一生创作的最著名的诗作,是德国叙事诗发展的里程碑。《莱诺蕾》发表于1773年,诗中因涉及反基督教的渎神思想而在当时引起极大轰动。此诗是毕尔格受德国当时民间流传的同名民歌启发而作。民歌《莱诺蕾》只有12节,每节3行,曾被阿尔尼姆收入民歌集《儿童的奇异号角》,而毕尔格的叙事诗则有32节,每节8行。民歌和毕尔格的再创作,两者的主题虽然都是反对战争,但毕尔格突出针对性,将故事背景点明为普鲁士与奥地利争夺西里西亚的七年战争,同时抨击基督教的虚伪性,让女主人公直接喊出:“上帝没有怜悯之心!”毕尔格在原民歌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情节,让少女最终随死者骑马而去,这样增设的情节更具有戏剧性,震撼人心。

二、《莱诺蕾》内容分析

毕尔格创作的《莱诺蕾》全诗共32节,每节8行,格律为抑扬格。诗人模仿路德翻译《圣经》赞歌用的三四音步形式,韵脚工整,前4行为交替韵,后4行为双韵,形式为:ababccdd。诗中语言没有华丽辞藻,而是平实质朴,富有生活气息。正如毕尔格一再强调的那样,他的诗歌创作中语言注重保留民间风味,诗歌的民间性才说明它们是真正完美的“图章”。[3]从内容上看,全诗可分为三段:第1~4节交代了故事的背景,莱诺蕾的未婚夫威廉前赴战场,参加普奥两国争夺西里西亚的战争,战争已经结束,威廉下落不明。第5~12节描写了莱诺蕾与母亲的对话,莱诺蕾向母亲哭诉失去心上人的痛苦,母亲安慰她,并劝她向上帝求救。愤怒的莱诺蕾指责上帝没有怜悯之心,认为自己的伤痛无法消解。第12节为过渡节,总结了莱诺蕾对上帝的怀疑和愤怒,同时交代了时间变化:夕阳已经西沉,夜晚已经开始,引起下文骑士亡魂的出现。第13~32节讲述了骑士威廉的亡魂在深夜里归来,带莱诺蕾上马向远方飞奔,最终奔向了死亡。第三段中屡屡出现对死亡的暗示,诸多意象层层递进,情节扣人心弦。其中,第13~18节为骑士和莱诺蕾的对话,是故事的发展阶段。骑士从波西米亚远道驰来,莱诺蕾出门迎接,但骑士拒绝进门,而是要带莱诺蕾离开,共赴婚床。此时诡异的气氛已经开始酝酿:黑马开始刨地,马刺叮当作响,风呼啸着穿过山楂树。当莱诺蕾问起骑士的家在哪里,婚床在哪里,骑士只回答“六块木板两块小短板,又小又静又清凉”,很明显暗示这是死人的棺材,但莱诺蕾却并未觉悟,只沉浸在与威廉团聚的快乐当中。第19~28节描述了威廉带着莱诺蕾在黑夜里飞奔的情形。这里其实是莱诺蕾在悲愤绝望中产生的幻觉。飞马奔驰过程中有三种描述:开始时是掠过牧场、荒原、田野,如同在现实世界中奔驰;之后是群山、城镇飞过,画面已超出现实;最后是天空、星辰飞驰,那已是鬼神世界。[4]实际上这一段中已有种种迹象表明随着飞奔的进行莱诺蕾已渐渐远离现实的世界:乌鸦窃窃私语,池塘里铃蟾哀鸣,旋风呼啸吹过榛树林,树叶沙沙响;停尸车向莱诺蕾靠近,棺木和棺床驯服地紧紧跟随,刑场上流浪汉在跳舞。险恶的自然环境中一系列诡异的画面描写得生动形象,惊心动魄。在第28节中,时间已经流逝,黑夜就要结束,意味着飞奔即将到达终点,而到达终点之时,也是莱诺蕾丧命之时。第29~31节,当骑士敲开铁门,黑马生出双翼,他们已经彻底来到冥界。骑士的甲胄脱落,变成了骷髅,这时莱诺蕾才恍然大悟,但一切已晚,死神已经降临。最后第32节点题,鬼魂在月光中跳舞,带有说教意味地警戒人们不能对上帝出言不逊,否则没有好下场。“你已摆脱了你的躯体,上帝对灵魂会仁慈悲悯!”从最后这句话可以看出作者对虚伪的宗教进行的讽刺。

三、狂飙突进运动精神在《莱诺蕾》中的体现

毕尔格作为歌德的同时代者,也是狂飙突进运动浪潮的中坚力量。这场兴起于德国18世纪70年代的文学革命所反映的自由、天才、个性解放、反对封建传统教条等主要精神,在毕尔格的作品《莱诺蕾》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一)感情的抒发与宣泄

狂飙突进运动的最大特点就是注重感情的抒发和个性的解放。它继承了启蒙运动中“自然与人权”的思想,充分肯定个人发展的无限可能,但与理性至上的启蒙运动相反,它倡导感情自由的流露和宣泄。从本诗中可以发现,毕尔格对莱诺蕾的描写非常注重其主观感受的表达。历经七年战争的磨难,饱受丧夫之痛的莱诺蕾完全沉浸在自己强烈的情绪当中,她的喜怒哀乐在诗中表现得一目了然。当她得知未婚夫没有归来,她“徒然跌坐在地,拨乱乌黑的发髻,露出愤怒的表情”;当她向母亲哭诉自己的痛苦,她觉得“世界已将我背弃”;当母亲劝她皈依宗教,她疾呼自己“内心焦灼的痛,没有圣礼可以抚平”;于是她最后无法释怀对未婚夫的牵挂,直接表达出宁愿一死求得解脱的心愿:“死亡,死亡才是我的宿命!我多么企盼我不曾出生!”这一系列的表达以及感叹号频繁的使用表现了莱诺蕾激烈愤怒的情感,在她的生命里,未婚夫威廉是她快乐的动力:“没有威廉的地方是地狱,有他的地方才是天国。” 爱情的地位至高无上,主宰着她的所有情绪,其他一切都只如浮云而已。

(二)思想的觉醒与反抗

狂飙突进运动作为一股文学革命的浪潮,是德国新兴资产阶级对封建意识形态的有力冲击。反对封建主义,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反对基督教保守僵化的教条和传统的处事态度,狂飙突进诗人认为是这些阻碍了人的社会生活及精神生活发展。《莱诺蕾》一诗中,作者通过莱诺蕾与母亲这两个形象形成的鲜明对比对基督教进行了抨击。

母亲代表的是旧时代保守的宗教思想和处事态度,她认为只要虔诚地信仰上帝,就可以消解在人世间遭受的痛苦。当她看到倒地哭泣的莱诺蕾时,说的第一句话便是“上帝圣主请怜恤”,当她劝慰女儿时,也只是让她诵念祷文,参加圣礼,想想上帝和天国,从而转移尘世的苦恼。而对待爱情,母亲可以说是理性冷静甚至麻木不仁的。她给莱诺蕾提出了这样的假设:“听着,孩子!或许那个负心汉,在遥远的匈牙利将你背叛,已经跟他人订结下姻缘?”这说明在母亲的思想观念里,情感并不重要,婚姻在那个兵荒马乱的时代也只是女性的一个保障而已。而这一切都是尘世的苦恼,只要皈依宗教,这一切烦恼都可以得到解脱。

对于母亲的宗教思想,莱诺蕾是彻底否定和反叛的。对于宗教的慰藉作用,她直接指出,一切“都是徒劳虚幻”,“上帝也不能让我心宽,我的祈祷又有何用?”在生离死别面前,她依旧无助。当母亲求助上帝时,莱诺蕾多次喊出“上帝也没有怜悯之心”。这句话表现了莱诺蕾对宗教的失望。而对于圣礼,莱诺蕾则道出真言“没有圣礼愿让死者复生”。这句话直接表现了宗教礼教仪式的虚伪无用和对人性的束缚,正如狂飙突进运动所说的那样,“一切封建道德,一切虚伪的宗教说教都是束缚人的,统治者正是借用这些来压抑人的觉醒”,[5]但市民阶级的思想已经开始觉醒,莱诺蕾的哭诉就是对封建意识形态的巨大反叛。

(三)生命的解脱与升华

虽然莱诺蕾对宗教进行了大胆的怀疑和批判,但在封建的体制下,在战乱的世道中她仍然无能为力,这也表现了狂飙突进运动的思想局限性。莱诺蕾虽有批判的勇气,但思想过于天真单纯,过于偏激,只会批判,但没办法解决问题;只会抱怨,但没办法与背弃她的世界和解,最后只有死亡才可以解脱。

作为狂飙突进诗歌中的女主人公,莱诺蕾强烈反对宗教对思想的束缚,遵从自己内心的愿望,一心追求爱情的幸福。但在爱情面前她是盲目的,任性的,所以她才为了爱情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诗中从第15节开始多次渲染死亡的气氛,但莱诺蕾丝毫无所察觉,只沉浸在见到威廉的快乐和对新婚的期盼中。而骏马飞奔的过程,既是带莱诺蕾奔向死亡,也是在完成心灵的解脱。例如第19、23、26节中对飞奔的重复描写,既渲染了黑夜里疾行的惊心动魄,也表现了莱诺蕾在意识恍惚中心灵随威廉一起自由驰骋。

在驰骋的过程中,三次景物从身边飞闪而逝,“向左,向右,过眼如烟云,牧场,草地,农田如此飞逝,”“山峦,树影,灌木丛,如何掠过眼前,村庄,城市,小镇,如何飞闪!”以及最后天空繁星都飞掠而过。这驰骋越发没有疆界,越发天马行空,就仿佛一场奇幻的旅程,仿佛这是莱诺蕾奔向自由之路。但是现实是残酷的,生命要想解脱,想得到真正的心灵自由,就必须用死亡来换取。

然而当第20、24、27节中威廉反复提醒莱诺蕾“死亡正在飞奔”时,莱诺蕾却毫无畏惧,始终回复“Ach nein!-Doch laβ die Toten!”“Ach! Laβ sie ruhn, die Toten!”以及“O weh! Laβ ruhn die Toten!”可见莱诺蕾一心追求生命的解脱,面对临近的死亡也执迷不悔。

当骑士到达墓地,身上的甲胄脱落之时,死亡露出了真面目,莱诺蕾带着对爱情的执着进入了死神的怀抱。从某种程度来说,莱诺蕾的死与同是狂飙突进文学主人公的少年维特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在莱诺蕾的死亡里,人们看到了肉体的毁灭,这种毁灭是对社会的绝望,同时人们更看到绝望中所表达的强烈渴望,这渴望是“爱的升华,生命的升华” 。[5]这也正是狂飙突进运动中经常表现出的对死亡的态度:为了追求永恒的自由,追求至死不渝的爱情,献出生命也在所不惜。

四、结语

《莱诺蕾》是毕尔格叙事谣曲的巅峰之作。《莱诺蕾》情节扣人心弦,主人公饱含充沛的情感,宁死追求爱情,对基督教的反叛精神集中反映了狂飙突进运动的思想。《莱诺蕾》形式工整,语言质朴,内容奇幻,思想深远,不愧为德语文学的艺术瑰宝。

[1]The Editors of Encyclopdia Britannica. Gottfried August Bürger[EB/OL].http://www.britannica.com/EBchecked/topic/85051/Gottfried-August-Burger.

[2]陈壮鹰.歌德的叙事谣曲“夜魔王”和“渔夫”[C]∥叶廷芳,王建.歌德和席勒的现实意义.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

[3]Gottfried August Bürger[EB/OL].http://de.wikipedia.org/wiki/Gottfried_August_B%C3%BCrger.

[4]德语诗歌赏析:狂飙突进及古典时期——毕尔格lenore赏析[EB/OL].http://de.tingroom.com/yuedu/shige/14972.html

[5]魏朝晖,益文杰.《少年维特之烦恼》中的死亡意识与狂飙突进运动中的民众思潮[J].时代文学,2011(7):153-154.

(责任编辑 文双全)

Analysis and Appreciation of the BalladeLenorein the Hurricane Period

YUAN Si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1, China)

The balladeLenorein the Hurricane Period of Germany narrates the story of the heroine death in riding the horse in pursuit of her deceased husband and expresses sarcastically the thought of anti-war and anti-Christianity, in which it reflects the spirit of the movement in the Period, pays more attention to the outpouring of the subjective sensation,emphasizes the emotional expression and the personality liberation, argues against the conservative and rigid doctrine in the Christianity, and represents the powerful conflicts to the feudalistic ideology by German newly-arising bourgeoisie.

Lenore; the Hurricane Period; emotional expression; ideological awakening

2015-07-09

远 思(1989-),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博士研究生。

I516.072

A

1671-9247(2016)02-0026-03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