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徐大红,胡 萍,杨 群,李习瑾
(贵州省铜仁市气象局,贵州 铜仁 554300)
2020年6月29日18时—30日01时(北京时,下同),铜仁市东部的碧江、江口、松桃3县交界区域突发短时强降水(历时8 h),大暴雨、特大暴雨集中出现在6月29日18时—30日02时,过程中有6个区域自动站降雨量超过200 mm,其中江口县坝盘乡降雨量最大达280.1 mm,江口县城区降雨量达205.1 mm,最大小时雨强为江口县水泥厂乡139.8 mm,雨强创历史极值,国家站江口县城雨量达次极值。此次特大暴雨过程具有突发性、极端性、降水时段高度集中的特点,造成江口县、碧江区、松桃县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直接经济损失7437.84万元,江口县因灾受伤3人,碧江区坝黄镇死亡1人。
由于此次特大暴雨过程具有极端性、突发性、降水时段高度集中性,同时当天08时关键区域的天气尺度环境场信号弱,数值模式及主观预报对此次暴雨过程的预报效果不是很理想,暴雨量级偏小。
本文运用贵州省预报业务常规资料和地面自动站加密观测资料进行分析讨论。采用MICAPS4.1分布式数据和NCEP/FNL1°×1°逐6 h再分析资料,用于分析天气尺度环境场配置;采用地面国家站和地面区域自动站逐小时风场、雨量、气温来分析中小尺度系统的生消移动。
2020年6月29日18时—30日01时,铜仁市东部突发特大暴雨,统计29日08时—30日08时的24 h雨量(图1),特大暴雨中心集中出现在铜仁市碧江区、江口、松桃3县境内,第一个强降水时段集中在29日19—22时,碧江区、江口县有5个区域自动站为特大暴雨,江口县坝盘乡连续2 h雨强超过100 mm(29日21时106.8 mm·h-1、22时119.8 mm·h-1),最大小时雨强达119.8 mm·h-1,江口县城区小时雨强达115.4 mm·h-1;22时后雨带有所西移,出现第二个强降水时段29日23时—30日01时,江口县水泥厂乡4 h雨量为253 mm,最大小时雨强出现在30日00时达139.8 mm·h-1,突破了铜仁市有气象记录以来小时雨强历史极值,具有极端性。
图1 2020年6月29日08时—30日08时铜仁市降雨量Fig.1 Rainfall in Tongren City from 08:00 on June 29 to 08:00 on June 30, 2020
暴雨天气是在有利天气尺度环流背景下,多种尺度的天气系统共同配合作用下产生的,因此首先对产生特大暴雨的天气尺度环境场进行初步分析。
铜仁6.29特大暴雨发生时期,29日08时—30日08时,200 hPa(图略)上的高空西北风急流带位于35~45°N之间,急流核位于新疆北部—内蒙南部—华北南部,我国淮河以南地区处于高空急流南侧的弱西北气流控制,贵州省一直为弱的高压环流辐散下沉区中,贵州北部西北风风速的水平切变基本维持在30 m·s-1左右。分析6月29日08时—30日08时的500 hPa、700 hPa、850 hPa、地面的4层综合分析图(图2),500 hPa中高纬地区维持两槽一脊形势,29日08时高压脊位于贝加尔湖西侧95°E附近,29日20时—30日08时高压脊东移维持在100°E附近;29日08时高压脊前我国内蒙古东部—东北地区为宽阔的冷涡槽区,29日20时—30日08时冷涡槽区东移到日本岛。中低纬地区29日08时,川南—滇北为一短波槽,副热带高压(以下简称副高)588 dagpm西伸点广西西部,副高北界两广北部、脊线位于22°N左右,贵州省偏西北气流(暖温脊区),29日20时副高东南退到广西东部,30日08时继续东退到广东西部,川滇槽发展南伸稍东移到滇中部。700 hPa,29日08时横切变位于重庆北部一线,贵州省西南风8~10 m·s-1, 有西南风急流广西东北—湘中部—江苏南部;29日20时,重庆中部横切变线南压到贵州铜仁市北部,广西中部—怀化为8~12 m·s-1的西南大风速区,但≥12 m·s-1西南急流已东移到江西北部—浙江中部;30时08时重庆西南部形成人字形低涡切变,低涡北段切变压在重庆南部,铜仁市北部切变线消失,广西北部—湖南南部8~10 m·s-1的西南大风速区,≥12 m·s-1西南急流已东南移到福建北部。850 hPa,29日08时重庆东部切变,西南风急流广西西部—湘中部—浙江北;29日20时贵州省的北部切变线南侧转为偏南气流,急流减弱为8~12 m·s-1, 且铜仁市西部为暖温脊区、市东部毗邻湖南有冷温槽区自安徽—湖北伸向湖南北部;30时08时贵州毕节形成人字形低涡切变,低涡北段切变压在铜仁市西北部,广西河池—湖南怀化8~12 m·s-1的西南大风速区。地面图上,贵州省北部风场辐合线维持并先南后北小幅摆动,形态基本呈东西向压在铜仁市东南部。
图2 2020年6月29日08时(a)、29日20时(b)、30日08时(c)、30日20时(d)500 hPa、700 hPa、850 hPa、地面场的综合分析Fig.2 08: 00 (a), 20:00 (b) on June 29,2020, 08:00 (c),20:00 (d) on June 30, 2020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500 hPa, 700 hPa, 850 hPa and ground field
以上分析发现,此次铜仁东部6.29特大暴雨是一次对流性极端暴雨,发生于副高588 dagpm由广西北部东南退到广西东南—广东中部的进程中,同时高层中高纬为东北冷涡后部,我国西北—西南—华中地区为大范围的西北气流影响的天气背景下。在29日08时、20时、30日08时这3个时次中,高空200 hPa我国淮河以南地区受高空急流南侧的西北气流控制;500 hPa内蒙—东北冷涡槽维持东移,铜仁市位于低涡槽后的偏西北气流,高空急流的出口区右侧,副高西伸脊点位置偏东、并减弱东南退到广东;700 hPa重庆北部横切变先南压到铜仁市北部后减弱消失;850 hPa重庆东部切变先东南移到铜仁市东北,且铜仁市东部有冷平流自湖北—湖南输送入,低层切变线南侧的偏西南气流仅为8~12 m·s-1,关键区域显著的低空急流未建立,仅有铜仁市东部毗邻的怀化站出现12 m·s-1风速脉动,地面贵州省北部有东西向辐合线维持,大尺度环流形势对此次暴雨过程为弱强迫信号。
前面分析发现,此次极端性特大暴雨的产生背景是高空西北气流、副高先期偏南且发生期持续东南退,关键区域铜仁市有中低层切变影响,但距离特大暴雨发生区位置稍远且后期北抬或消失,低空急流未明显建立但特大暴雨发生区的毗邻站有12 m·s-1风速脉动,天气尺度系统总体偏弱。为了清晰发现一些中小尺度可能成因,我们从以下方面进行探讨。
发生在铜仁市东部的暴雨天气,通常采用怀化的探空数据,来讨论该区域暴雨过程的大气探空层结条件。
29日08时(图3a),怀化站整层风随高度顺转为暖平流,对流有效位能CAPE为1169.5 J·kg-1、最大上升速度W_CAPE值为48.4 m·s-1、SSI指数强度为302,同时还存在一定的CIN为46.1 J·kg-1对流抑制有效位能,区域上空大气呈高能高湿、不稳定能量积蓄状态;同时,该时刻的抬升凝结高度LCL为915.4 hPa。到29日20时(图3b),近地层有弱偏东气流侵入,低层到500 hPa层为暖湿平流,干冷平流层抬升至500~350 hPa之间,大气不稳定层结增强,CAPE值、W_CAPE值、SSI指数增强至1909.4 J·kg-1、61.8 m·s-1、317,LCL降低至935.9 hPa,CIN降低为0 J·kg-1,能量及对流上升条件迅速增强,对流凝结高度下降到近地层,对流云体得到迅速发展。因此,此次暴雨过程是在大气处于上干冷下暖湿的潜势不稳定配置、对流参数CAPE、W_CAPE、SSI指数较强且快速增大、LCL高度明显降低的环境探空中发生和加强的。
图3 2020年6月29日08时( a)、20时( b)怀化站T-lnP图和风廓线Fig.3 T-lnP diagram and wind profile of Huaihua Station at 08: 00 (a) and 20: 00 (b)on June 29, 2020
表1 铜仁市东部最近探空站怀化站特大暴雨过程期间探空要素变化Tab.1 Changes of sounding elements during heavy rainstorm at Huaihua Station,the nearest sounding station in eastern tongren city
从6月29日08时、20时、30日08时这3个时次高中低层地面环境场及关键区探空特征分析发现,特大暴雨发生期地面上维持有一条东西向的辐合线,其位置基本在贵州中北部—铜仁市南部一带小幅摆动,中间变化特征较粗略,其与造成特大暴雨雨团的对应关系如何;且低层到近地层在暴雨发生时有冷温平流和弱偏东风的输送,这两个因子是否为重要触发因子,还有必要深入分析。下面采用地面国家站、贵州省区域自动站逐时资料来进行分析。
4.2.1 地面辐合线触发对流作用 分析贵州省区域自动站29日18时—30日01逐时资料发现(图4a),29日15—16时在铜仁市松桃南部至石阡东北部有弱的东北风与西南风辐合线(2~4 m·s-1),分散小雨;29日18—20时辐合线东移到江口中部—碧江北部(2~4 m·s-1),3个时次位置维持少动,19时辐合线北侧有松桃东北风加大6 m·s-1、碧江东北部的东风增大10 m·s-1,辐合线南侧碧江西南部南风增大6 m·s-1,显示地面风场辐合加强,气流小涡旋特征显现,相应19—20时辐合线两侧江口松桃碧江区域降雨站点增多,小时雨强增大,并有6个站点出现≥50 mm·h-1的短时强降雨;29日21—22时,碧江西部—江口东部一带的小涡旋辐合特征明显,其西北维持8 m·s-1的北风,相应在涡旋中心西南部出现江口坝盘106.8 mm·h-1(21时)、119.8 mm·h-1(22时)、碧江坝黄107 mm·h-1、江口县城115.4 mm·h-1(22时)的雨强,涡旋东部北部出现10站≥50 mm·h-1的雨强;29日23时—30日01时,随着辐合线北侧北风减弱为4 m·s-1、南侧南风有所加强为6 m·s-1,辐合线西北移,对应≥50 mm·h-1的雨强区西北移动,雨强的密度强度均明显减弱。
通过以上分析发现,在特大暴雨发生初期有地面辐合线维持少动,雨强最强期地面辐合两侧南北风增大,切变辐合加强为涡旋辐合,且至少维持2个时次,后期辐合线北风风速减小,南风增大辐合减弱西移,雨强减小,铜仁市东部的特大暴雨过程结束。
4.2.2 地面东北路径冷温度平流触发能量锋生 分析MICAPS4.1分布式数据的地面国家站区域自动站1 h资料发现(图4b),此次特大暴雨产生地面上,18—19时有弱冷温平流自湖南北部(L冷中心阮陵24 ℃)持续向西输入,在铜仁市东南部相对高温舌区(N暖中心万山镇30 ℃)的碧江北部—江口中部一线前端等温线密集区△T梯度达-5 ℃,冷暖平流交汇形成能量锋生,进而触发对流;20—21时随着冷平流的持续输入,24 ℃冷中心线到达铜仁市碧江北部—松桃南部—江口西北部,近地层能量锋区△T梯度仍达-3 ℃,冷暖温度平流的能量锋区继续维持并增强,促进该区域气流辐合抬升运动维持并加强;22—01时冷平流的持续深入西进,越过梵净山到达印江东部,23 ℃冷中心线控制松桃—江口—印江,对流降雨云团随之西移,碧江—江口的特大暴雨结束。
图4 2020年6月29日18时—30日01时铜仁市国家站区域自动站逐时风场及雨量(a),6月29日18—23时铜仁市国家站区域自动站逐小时地面温度(b)Fig.4 Hourly wind field and rainfall of tongren city national station regional automatic station from 18: 00 on June 29, 2020 to 01: 00 on June 30, 2020 (a). Hourly ground temperature of regional automatic station of tongren city National Station from 18: 00 to 23: 00 on June 29,2020(b)
前面对地面辐合线触发对流和冷温度平流触发能量锋生作了分析,暴雨尤其是特大暴雨的发生必须有深厚的上升对流并且发展维持,因此我们对特大暴雨中心附近(27.5°N、109°E)上空的温湿特征θse场及气流垂直运动做剖面分析。图5a~5c的850 hPaθse、500 hPa露点锋分析可见,29日14时从贵州西部伸向重庆南部有360 K的高能舌,θse能量锋区位于湖北西南部,500 hPa存在2条分别位于湖北南部和贵州东南部的露点锋,铜仁市位于2条干冷露点锋夹心的暖湿高能区;29日20时—30日02时850 hPaθse360 K的高能舌西南退至贵州铜仁市西南部,500 hPa湖北南部露点锋东南移、贵州东南的露点锋南退;暴雨大暴雨区位于500 hPa南北部露点锋之间、850 hPaθse360~364 K高能区的冷暖空气交汇区。图5d~5f的垂直方向上,29日14时—30日02时,中层600~700 hPaθse位于重庆—湖北的干冷空气不断下传、西进到暴雨区的低层800~900 hPa高度上,在暴雨区域上空有明显东南和西南气流汇合形成的垂直环流,有增长到-140 Pa·s-1中心的上升运动区明显向上伸展,同时θse锋区梯度加大、也更加倾斜,说明暖湿空气的爬升更为强烈,暴雨的强度也随之加大维持。
图5 2020年6月29日16时—30日02时850 hPa风(箭头)、假相当位温(等值线, 单位:K)和500 hPa露点温度(阴影,单位:℃)(a~c) , 沿116°E的假相当位温(等值线,单位:K)和垂直环流分布(箭头, 单位:50-1m·s-1)、上升运动区(填色, 单位:Pa·s-1)(d~f)Fig.5 850 hPa wind (arrow), pseudo equivalent potential temperature (isoline,unit∶ K) and 500 hPa Dew point temperature (shadow, unit∶ ℃)from 16:00 on June 29, 2020 to 02:00 on June 30, 2020(a~c), pseudo equivalent potential temperature along 116°E (isoline, unit∶ K) and Vertical circulation distribution (arrow, unit∶ 50-1·m·s-1), ascending movement area (color filling, unit∶ Pa·s-1)(d~f)
跟踪分析此次铜仁东部(江口东部—碧江西部)特大暴雨的铜仁多普勒天气雷达监测的组合反射率因子演变图(图6)发现,回波的发展演变分为2个阶段。第1阶段为6月29日18时01分—20时08分,18时01分江口东部回波A、碧江西北部回波B、C生成后,呈西南—东北向缓慢移动的列车效应(图6a),在19时11分(图6b)ABC合并于碧江西北部至松桃南部,40 dBz以上回波面积扩大,3个50~55 dBz强回波中心稳定位于碧江西部坝黄镇、北部德胜屯,坝黄镇21时的小时雨强达107 mm·h-1,该阶段雨强超100 mm·h-1的有2站、超雨强超50 mm·h-1的有10站。第2阶段为29日20时08分—30日01时(图6c~图6e),回波带呈西向列车移动进入江口县,50 dBz以上的强中心也西移进入江口,特大暴雨开始在江口中西部产生;21时11分—23时02分回波强中心50~60 dBz影响江口县城至东南部的坝盘乡一带,坝盘乡最大小时雨强119.8 mm·h-1、江口县城115.4 mm·h-1,该阶段雨强超100 mm·h-1的有2站、雨强超50 mm·h-1的有9站;29日23时—30日00时后,降雨回波继续西北移,中心强度减弱45~50 dBz,江口西部的小时雨强超100 mm·h-1的1站, 雨强超50 mm·h-1的有3站;30日01—02回波继续西移减弱,雨强迅速减小到16.3 mm·h-1,铜仁市东部特大暴雨过程结束。
图6 铜仁雷达回波组合反射率因子演变(a、b、c、d、e)和29日22时04分反射率因子剖面(f)Fig.6 Evolution of radar echo combination reflectivity (a,b, c,d, e) and reflectivity factor profile at 22:04 on June 29 (f)
此次特大暴雨过程的最大降雨出现在江口县城—坝盘乡,其中在29日20—22时小时雨强超过100 mm·h-1有4站次、小时雨强超过50 mm·h-1有19站次,坝盘乡连续2 h雨量均超100 mm·h-1,过程雷达回波最大反射率因子为58 dBz,最大回波顶高为14 km,最大垂直液态水含量为19.8 kg·m-2。分析21时06分的0.5°仰角径向速度PPI(图7a)为 “S”型的零速度线,碧江西部至江口东部区域为风的低层辐合;同时刻19.5°仰角径向速度PPI(图7b)为 反“S”型的零速度线,碧江西部至江口东部区域为风的高层辐散区。这种风的低层辐合、高层辐散共轭配置极有利于周围水汽聚合抬升,降雨得到加强;同时刻的3.4°仰角径向速度PPI(图7c)的特大暴雨发生区域有风的气旋式辐合,正的最大速度达20 m·s-1,负的最大速度达13 m·s-1,中层气旋式辐合明显加强,抬升运动增强维持,大暴雨的雨强增大、范围也扩大。
图7 6月29日21时06分铜仁雷达径向速度图(a、0.5°仰角,b、19.5°仰角,c、3.4°仰角)Fig.7 Radial velocity map of Tongren radar at 21:06 on June 29 (a 0.5 elevation angle, b 19.5 elevation angle and c 3.4 elevation angle)
此次特大暴雨过程发生区域在铜仁雷达站西南方上空半径50 km范围内,雷达VWP产品可以有效地反映暴雨区上空的风场结构变化特征。分析29日18时30分—30日01时的逐时VWP产品演变图(图8)发现,此次过程高中低层的风均未达急流,中低层南风风速最大为8 m·s-1,高层西北风速最大12 m·s-1,但是南北风的高度、风切变在暴雨强弱阶段发生了变化。29日14—18时的铜仁雷达VWP产品上有整层深厚的“ND”层,大暴雨前1 h“ND”区开始萎缩发生断裂,底端抬高,低层2.7 km以下出现2~6 m·s-1的西南风,说明低层水汽含量增加。29日19时—30日00时,“ND”区完全消失,低层西南风高度逐渐抬升,19时05分达3.7 km,20时31分达4.0 km,21时达4.3 km, 22时04分达4.9 km,西南风速也增大到4~8 m·s-1,暖平流及水汽湿层向上伸展;在近地层0.9 km高度处,20时31分开始到22时45分由之前的东南风转变为偏东风,偏东风的风速达6~8 m·s-1,风向的顺转角度加大,风的垂直切变加大;西南暖湿气流向上伸展、且风速增大,近地层风向的变化加大风切变,有利此时段暴雨回波的加强维持。自22时33分开始西南风高度开始降低至4.3 km,23时02分西南风高度继续降低至4.0 km,30日00时01分西南风高度降低至3.7 km,且30日00时07分—01时01分的4 km附近开始出现 “ND”区,“ND”区域随时间推移上下扩展,该区域降雨强度开始减弱至停止。
图8 铜仁雷达29日18时30分—30日01时VWP产品图Fig.8 VWP product map of Tongren Radar from 18: 30 on June 29 to 01: 00 on June 30
此次铜仁市东部的特大暴雨过程,铜仁市气象台的24 h暴雨落区基本一致,但大暴雨、特大暴雨漏报,预报强度明显偏弱。回顾当天的预报思路,主要是对在高空西北气流主导下,副高东南退过程中的北界位置,低层切变位置偏北,低空西南急流位置偏东偏南中但有临近站点风速脉动,地面辐合线摆动情况下东路弱冷温平流深入的共同作用理解不够;同时EC 数值模式对降水强度和落区预报偏差大,影响了预报员对大暴雨、特大暴雨可能性的预报。下面参考对比EC全球模式的预报产品和中尺度华南模式、华东模式的降水预报产品,从产生特大暴雨的关键天气系统来分析预报偏差原因。
经多年的预报业务检验,EC模式对形势场的预报能力明显优于其他模式。前文分析可知,高空500 hPa29日08时副高北界位于广西北部,29日20时副高北界东南退到广西东南部,同时高层中高纬为东北冷涡稳定维持,重庆、湖北、贵州均为西北冷涡后部西北气流影响。图9对比检验分析可见,EC模式对副高的东退趋势预报基本一致,但对北界位置预报比实况偏北,影响了预报员对系统影响位置偏北的判断。同时,由于28日20时预报的冷涡槽比29日08时预报偏西,移动偏慢;暴雨区域上空实况西北气流在2个时次的预报场差异大,28日起报的是偏西气流,而临近时刻29日08时起报的是弱脊前西北气流,是预报员判断暴雨发生区夜间过弱脊的形势,降雨不强的一个原因。
图9 2020年6月29日20时500 hPa实况场(a)、28日20时起报的29日20时500 hPa预报场(b)、29日08时起报的29日20时500 hPa预报场(c)Fig.9 500 hPa Live field at 20:00 on June 29, 2020 (a),500 hPa forecast field at 20:00 on June 28, 2020 (b) and 500 hPa forecast field at 20:00 on June 29, 2020 (c)
前文分析可知,6月29日08—20时,700 hPa重庆北部横切变先南压到铜仁市北部后减弱消失,850 hPa重庆东部切变先东南移到铜仁市东北部,再西北推到铜仁市西北至贵州西部。发生暴雨时,低层切变线南侧的偏西南低空急流未建立,仅有铜仁市东部毗邻的怀化站出现12 m·s-1风速脉动。图10的29日20时中低层实况风场与最近2个时次的EC数值预报风场对比检验发现,700 hPa 2个时次起报的29日20时重庆北部横切变的预报比实况位置偏北,未进入贵州省,贵州风速预报仅4~6 m·s-1,广西—贵州—湖南也未建立西南急流。850 hPa 2个时次起报的对29日20时重庆东南部切变的预报比实况位置明显偏西偏北,广西—贵州—怀化风速预报仅8~10 m·s-1,未有西南急流建立。而实况场上850 hPa 切变线已压在铜仁市中部,产生此次特大暴雨的一个主要影响系统。正是由于700 hPa、850 hPa切变南压、东移的速度偏慢,未进入铜仁市,西南急流未建立,由此判断水汽的输送辐合抬升弱,使得预报员对产生暴雨系统影响位置、可能的强度判断不足。
图10 2020年6月29日20时700 hPa实况场与不同时次起报的预报场(a)、2020年6月29日20时850 hPa实况场与不同时次起报的预报场(b)(黑色:实况场,蓝色:28日20时起报的预报场,紫色:29日08时起报的预报场)Fig.10 Live field at 20: 00 on June 29, 2020 and forecast field reported at different times (a),The live field at 20: 850 hPa on June 29, 2020 and the forecast field reported at different times (b) (Black: live field, blue: forecast field reported at 20: 00 on the 28th, purple: forecast field reported at 08: 00 on the 29th)
前文分析可知,6月29日08时—30日08时的天气尺度环境场配置为副高东南退、高空西北气流主导下的,预报场的中低层切变未进入铜仁市,未有西南低空急流,地面有辐合线弱强迫抬升配置下发生的特大暴雨。预报员对天气影响系统的未来变化作出初步判断后,参考对比EC模式、华南模式、华东模式的降水预报(图略),发现EC模式预报暴雨区强度明显偏弱、位置偏小,且临近时次预报更弱,与实况误差最大;华南模式预报了大暴雨的强度,但落区位置南北差异大,且临近时次预报位置与实况误差大;华东模式预报了特大暴雨的强度,落区位置2个时次起报比较稳定,与实况特大暴雨落区位置有一定误差。相比而言,华东模式的降水预报对此次特大暴雨过程的预报较好。
①此次特大暴雨发生的天气尺度环境场为副高由广西北部东南退到广西东南—广东中部的进程中,我国东北部沿海有冷涡稳定维持,铜仁市位于冷涡槽后的西北气流,700 hPa、850 hPa切变铜仁市北部,中低空急流输送未建立,中高层为暖平流,低层及近地层有弱冷平流东路输入,地面铜仁市南部辐合线维持摆动的弱强迫系统的综合配置特征。
②在西北气流影响下区域的天气尺度环境场特征为中上暖近地冷、有一定的潜势不稳定对流层结下,地面辐合线稳定维持,地面辐合线附近南北风增强,促使地面小尺度对流涡旋的生成、发展、增强,促使潜势不稳定对流层结转化为对流不稳定层结,持续增强了特大暴雨发生的动力抬升条件。
③此次过程中,低层600~700 hPa有东北方向冷平流下传西送到800~900 hPa高度上,近地层东路弱冷空气向铜仁市侵入,触发特大暴雨发生区低空θse能量锋生,且θse锋区的梯度加大、斜压性增强,致使暴雨区域上空东南和西南气流的垂直环流上升区明显向上伸展,暖湿空气沿着锋区的爬升得到维持和加强,暴雨维持时间、强度也随之加大。
④此次过程的雷达回波演变,回波先东北向后西向的2个阶段列车效应,径向速度图显示有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共轭配置、中层气旋式辐合,VWP产品图显示有西南风暖湿平流的向上伸展到中层、近地层风向转变导致风切变增大,这些特征有利于暴雨的加强维持。
⑤全球模式EC对副高东退位置预报较好、北界位置预报偏北,中低层切变位置预报偏北,西南风速、降雨量级预报明显偏小;华南和华东中尺度模式对降雨强度预报有指示意义,但落区也有明显偏差。相比之下,华东模式对此次特大暴雨多次的预报能力最好。
⑥预报铜仁市东部西北气流影响的弱强迫背景下的暴雨落区和强度,应重视低层和近地面的风场辐合信息、冷暖空气预报信息,尤其关注位于铜仁市东部的湖北、湖南方向东输的低层冷温槽平流和地面东路入侵的弱冷空气触发抬升作用。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